據說,牛郎是南陽城牛家莊的壹個不幸孤兒,依哥嫂過活。嫂子馬氏為人刻薄,經常虐待他,他被迫分家出來,靠壹條老牛自耕自食。這條老牛很通靈性,有壹天,織女和諸仙下凡遊戲,在銀河洗澡,老牛勸牛郎去取織女的衣裳,織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婚後,他們男耕女織,生了壹兒壹女,生活十分美滿幸福。不料天帝查知此事,派王母娘娘押解織女回天庭受審,壹對恩愛夫妻被活活拆散。老牛不忍他們妻離子散,於是觸斷頭上的牛角,變成壹只小船,讓牛郎挑著兒女登上牛角船,騰雲追去。眼看快迫上織女了,王母娘娘忽然拔下頭上金釵,在天空壹劃,裂出了壹條波浪滾滾的天河。牛郎無法過河?只有在河東與織女遙望對泣。他們的堅貞愛情,感動了喜鵲,無數喜鵲飛來,用身上五彩的羽毛,化成壹座跨越天河的彩橋,讓牛郎織女奔上鵲橋,在天河上相會。王母娘娘無奈,只好允許牛郎和織女每年七月七日由喜鵲架橋在天河上會面壹次。
後來,每到農歷七月初七,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擡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壹年壹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乞巧節習俗
七夕之夜,人們仰望星空,觀賞牛郎織女相會的習俗由來已久。古籍中就有漢代人觀星的記述,到唐代,此俗更為盛行。白居易在《長恨歌》中描寫的“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就是記敘的唐玄宗與楊貴妃“七夕”觀星時發生的愛情故事。原來,七夕之夜,楊貴妃觀看牛郎織女星時,觸景生情,不禁痛哭起來,唐玄宗百般勸慰也無濟於事。過了好久,楊貴妃才吐露心曲:妾遙望織女牛郎星,真羨慕他們夫妻長久,妾恐自身不如也。唐玄宗明白了個中緣由,於是這位老夫與他的少妻互相盟誓。世世為夫婦,永遠不分離。”愛情是人類永恒的主題,由於牛郎織女的故事美妙動人,直至今天,人們描述夫妻恩愛,無不以“牛郎織女”來借代。
乞巧,就是婦女們向織女乞求智巧。如《荊楚歲時記》所載,南北朝時的乞巧方法是“旨彩縷穿七孔針”,七孔針大概是壹端有七個針孔的特制“乞巧針"吧!婦女們來回用絲穿針,穿得快的自然就得巧了。後來,這種穿針的活動,更帶有比賽的性質。元人陶宗儀《元氏掖庭記》就記載道:七夕前,婦女們登上九引臺,以五彩線穿九尾針,比賽看誰先穿九個針孔。先穿好的人便得巧。
古代婦女的乞巧活動,大致分為兩種:壹是“蔔巧”,即蔔問自己將來是笨是巧,能巧到什麽程度。唐代的婦女每於七夕,就捉取小蜘蛛放在盒中,看第二天是否結網,如果蛛網結得圓正且密,就表示她得巧,能做壹手好女紅。這種以蛛網蔔巧的記載,詳見於《開元天寶遺事》:唐明皇與楊貴妃在華清宮遊宴,七夕讓宮女陳瓜果、插鮮花,設酒宴於庭中,乞福於牛郎織女。乞巧時“各提蜘蛛,閉於小盒中,至曉,開視蛛網疏密,以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間亦效之。”
乞巧,隨著婦女們的需求不斷增加,向織女討巧的範圍也逐步擴大,有的希望自己手巧,更希望自己貌美,或找千如意郎君,或早得貴子,等等。民間有這樣壹首《乞巧歌》流傳,它表達了廣大婦女追求美好生活的情趣.
乞巧節的各地區的習俗
在山東濟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動很簡單,只是陳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結網於瓜果之上,就意味著乞得巧了。而鄄城、曹縣、平原等地吃巧巧飯乞巧的風俗卻十分有趣: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壹枚銅錢、壹根針和壹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裏,乞巧活動以後,她們聚在壹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
諸城、滕縣、鄒縣壹帶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淚”,因為是牛郎織女相會所致。膠東,魯西南等地傳說這天喜鵲極少,都到天上搭鵲橋去了。
在今日浙江各地仍有類似的乞巧習俗。如杭州、寧波、溫州等地,在這壹天用面粉制各種小型物狀,用油煎炸後稱“巧果”,晚上在庭院內陳列巧果、蓮蓬、白藕、紅菱等。女孩對月穿針,以祈求織女能賜以巧技,或者捕蜘蛛壹只,放在盒中,第二天開盒如已結網稱為得巧。
紹興農村,這壹夜會有許多少女壹個人偷偷躲在生長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靜之時如能聽到牛郎織女相會時的悄悄話,這待嫁的少女日後便能得到這千年不渝的愛情。
浙江金華壹帶,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殺壹只雞,意為這夜牛郎織女相會,若無公雞報曉,他們便能永遠不分開。
廣西西部,傳說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壽。此水名“雙七水”,人們在這天雞鳴時,爭先恐後地去河邊取水,取回後用新甕盛起來,待日後使用。
廣州的乞巧節獨具特色,節日到來之前,姑娘們就預先備好用彩紙、通草、線繩等,編制成各種奇巧的小玩藝,還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裏用水浸泡,使之發芽,待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為“拜仙禾”和“拜神菜”。從初六晚開始至初七晚,壹連兩晚,姑娘們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飾,壹切都安排好後,便焚香點燭,對星空跪拜,稱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連拜七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