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口技》的翻譯和原文和作者!!答的好有財富懸賞!!!!!

,《口技》的翻譯和原文和作者!!答的好有財富懸賞!!!!!

作品原文

(多次入選初中語文課本,課文版本對作品原文存在刪改) 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於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壹桌、壹椅、壹扇、壹撫尺而已。眾賓團坐。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壹下,滿坐寂然,無敢嘩者。 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搖其夫語猥褻事,夫囈語,初不甚應,婦搖之不止,則二人語漸間雜,床又從中戛戛。既而兒醒,大啼。夫令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夫起溺,婦亦抱兒起溺,床上又壹大兒醒,絮絮不止。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溺瓶中聲,溺桶中聲,壹時齊發,眾妙畢備。滿座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也。 既而夫上床寢,婦又呼大兒溺,畢,都上床寢。小兒亦漸欲睡。夫茀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婦夢中咳嗽之聲。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壹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壹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壹處也。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而忽然撫尺壹下,群響畢絕。撤屏視之,壹人、壹桌、壹椅、壹扇、壹撫尺而已。 本文作者:林嗣環。 節選自《虞初新誌·秋聲詩自序》(北京文學古籍刊行社1954年版)。題目為後人所擬。《虞初新誌》是清代張潮編選的筆記小說。 林嗣環,字鐵崖,福建晉江人,清代順治年間進士。後死於杭州。

編輯本段被刪改後的課文

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於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壹桌、壹椅、壹扇、壹撫尺而已。眾賓團坐。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壹下,滿坐寂然,無敢嘩者。 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語。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又壹大兒醒,絮絮不止。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壹時齊發,眾妙畢備。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 未幾,夫齁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婦夢中咳嗽。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壹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壹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壹處也。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忽然撫尺壹下,群響畢絕。撤屏視之,壹人、壹桌、壹椅、壹扇、壹撫尺而已 。

編輯本段譯文

原文譯文

京城裏有個善於表演口技的人。正趕上有人擺酒席大請賓客,就在廳堂的東北角設置了八尺寬的屏風,讓表演口技的人坐在屏風中,只有壹張桌子、壹把椅子、壹把扇子、壹塊醒木罷了。許多賓客圍著屏風而坐。壹會兒,只聽見屏風中醒木拍了壹下,全體都靜悄悄的,沒有壹個人敢大聲說話。 遠遠地聽到深深的小巷中有狗叫聲,接著就有婦女驚醒後打呵欠和伸懶腰的聲音,她搖著丈夫說起夫妻之間的事。丈夫說著夢話,開頭不怎麽答應她,婦女把他搖個不停,於是兩人的說話聲逐漸間隔混雜,床又從中發出“戛戛”的響聲。過了壹會兒孩子醒了,大聲哭著。丈夫叫妻子撫慰孩子餵奶,孩子含著奶頭哭,婦女又哼著唱著哄他。床上另壹個大孩子醒了,大聲嘮叨個沒完。在這時候,婦女用手拍孩子的聲音,口裏哼著哄孩子的聲音,孩子含著奶頭的哭聲,大孩子剛醒過來的聲音,床發出的聲音,丈夫責罵大孩子的聲音,同時響起,各種絕妙的效果都有了。滿座的賓客沒有壹個不伸長脖子,斜著眼睛,微微笑著,默默贊嘆,認為奇妙極了。 過了壹會兒,丈夫打呼嚕聲響起來了,婦女拍孩子的聲音也漸漸停下。隱隱聽到有老鼠活動的聲音,盆子、器皿歪倒了,婦女在夢中發出了咳嗽聲。賓客們的心情稍微松弛下來,逐漸端正了坐姿。 忽然聽到壹人高聲呼喊“起火了!”丈夫起來高叫,婦女也起來高叫,兩個孩子壹齊哭。壹會兒,成百上千的人高聲喊叫,成百上千個小孩哭喊,成百上千只狗狂叫,當中還夾著劈裏拍啦的聲音和房屋倒塌的聲音,著火爆炸聲,呼呼的風聲,千百種聲音壹齊響起;又夾著成百上千個呼救的聲音,拉塌燃燒著的房屋時壹齊用力的聲音,搶救東西的聲音,潑水的聲音。凡是壹切應該有的聲音,沒有不具備的。即使壹人有壹百只手,每只手有壹百個手指,也不能指出其中壹種;壹人有壹百張嘴,每張嘴有壹百個舌頭,也不能說清其中壹個地方。在這時賓客們沒有壹個不變了臉色,離開席位,捋起衣袖,伸出手臂,兩腿打著哆嗦,差點兒都要爭先跑開。 忽然醒木壹聲,所有的聲音都沒有了。撤掉屏風再看,只有壹個人、壹張桌子、壹把椅子、壹把扇子,壹塊醒木罷了。

課文譯文

京城裏有壹個善於表演口技的人。壹天,正好碰上有壹家大擺酒席請客,在客廳的東北角上安放了壹個八尺寬的屏風,這位表演口技的藝人坐在屏風中,裏面只放了壹張桌子、壹把椅子、壹把扇子、壹塊醒木罷了。客人們圍繞而坐。壹會兒,只聽得屏風裏醒木壹拍,全場靜悄悄的,沒有壹個人敢大聲說話。 只聽到巷子裏壹陣狗叫聲,就有壹個婦人被驚醒,打著哈欠,伸著懶腰,她的丈夫說著夢話。不久,小孩子醒了,大聲哭著。丈夫也醒了。婦人撫摸著孩子,給他餵奶,孩子口裏含著乳頭啼哭,婦人用手拍著孩子,壹面輕聲哼唱哄他睡覺。又壹個大孩子醒了,連續不斷地說個不停。這時候,婦人用手拍孩子的聲音,口中嗚嗚哼唱的聲音,小孩子含著乳頭啼哭的聲音,大孩子剛剛醒來的聲音,丈夫大聲呵斥大孩子的聲音,同時響了起來,各種妙處都具備。全場客人沒有壹個不伸長脖子,偏著頭看,微笑著,默默贊嘆著,認為好極了! 不久,丈夫的鼾聲響起來了,婦人拍孩子的聲音也漸漸拍壹會兒停壹會兒。隱隱地聽到老鼠活動的聲音,啃碗等器物,傾斜翻倒,婦人在夢中咳嗽。客人們心情稍微放松了,身子漸漸坐正了。 突然有壹個人大聲喊道:“著火了!”丈夫起身大叫,婦人也起身大叫,兩個孩子壹齊哭了起來。不久,成百上千的人大喊起來,成百上千的小孩哭了起來,成百上千的狗叫了起來。中間夾著劈裏啪啦房屋倒塌的聲音,烈火燃燒發出的爆裂聲,呼呼的風聲,成百上千種聲音壹齊響了起來;還夾雜著成百上千人的求救聲,眾人拉倒燃燒著的房子時壹齊用力的呼喊聲,在火中搶奪物品的聲音,潑水的聲音。凡是應該有的聲音,沒有壹樣沒有。即使壹個人有上百只手,壹只手上有上百個指頭,也不能指明其中任何壹種聲音;即使壹個人有上百張嘴,壹張嘴有上百條舌頭,也不能說出其中的壹個地方。在這種情況下,客人們沒有壹個不嚇得變了臉色,離開座位,揚起衣袖,露出手臂,兩條大腿打著哆嗦,幾乎都想爭先恐後地逃跑。 忽然醒木壹拍,各種聲音全部消失。撤掉屏風壹看裏面,只有壹個人、壹張桌子、壹把椅子、壹把扇子、壹塊醒木罷了。

時間量詞

少頃 既而 是時 壹時 未幾 忽 俄而 忽然 1.表示突然發生:忽 忽然 2.表示同時發生:壹時 3.表示相繼發生:既而 4.表示在特定的時間內發生:是時 5.表示過了很短時間就發生:俄而 少頃 未幾

註釋

善:擅長 會:適逢,正趕上。 宴:舉行宴會。 廳事:大廳,客廳。 施:設置,安放。 屏障:指屏風、圍帳壹類用來隔斷視線的東西。 撫尺:藝人表演用的道具,也叫“醒木”。 但聞:只聽見。但:只。聞:聽見。 坐:通座 然:...的樣子。 滿坐寂然:全場靜悄悄的。坐,通“座”座位。 犬吠:狗叫(聲) 驚覺欠伸:驚醒後打哈欠,伸懶腰。欠伸:打哈欠,伸懶腰 乳:餵奶。 嗚:指輕聲哼唱著哄小孩入睡。 絮絮:連續不斷地說話 壹時:同時 眾妙畢備:各種妙處都具備,意思是各種聲音都模仿得極像。畢:全、都。 側目:偏著頭看,形容聽得入神。 默嘆:默默地贊嘆。 未幾:不久。 齁(hōu):打鼾。 作作索索:老鼠活動的聲音。 傾側:翻倒傾側。 意少舒:心情稍微放松了些。少:稍微。舒:伸展、松弛。 稍稍:時間副詞,據《詞源》釋為“隨即”,這裏是漸漸。 中間(jiàn):其中夾雜著。 力拉崩倒:劈裏啪啦,房屋倒塌。力拉:擬聲詞。 曳屋許許(hǔhǔ)聲:(眾人)拉塌(燃燒著的)房屋時壹齊用力的呼喊聲。曳:拉。許許:擬聲詞。 凡所應有,無所不有:應有盡有。形容聲音之雜。 名:說出。 股:大腿。 走:逃跑。 絕:消失。 稍稍:漸漸。 壹詞多義 1.坐:眾賓團坐(坐下) 滿坐寂然(同“座”,座位) 2.乳:婦撫兒乳(餵奶) 兒含乳啼(乳頭) 3.而:既而兒醒(表時間副詞的詞尾,不譯) 婦拍而嗚之(連詞,表並列) 4.妙:眾妙畢備(妙處) 以為妙絕(好) 5.指:手有百指(手指) 不能指其壹端(指出) 6.絕:以為妙絕(極) 群響畢絕(停止)

編輯本段課文斷句

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於/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壹桌、壹椅、壹扇、壹撫尺/而已。眾賓/團坐。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壹下,滿坐/寂然,無敢嘩者。 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語。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又/壹大兒醒,絮絮/不止。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壹時/齊發,眾妙/畢備。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 未幾,夫/齁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婦/夢中/咳嗽。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壹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壹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壹處也。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忽然/撫尺壹下,群響/畢絕。撤屏/視之,壹人、壹桌、壹椅、壹扇、壹撫尺/而已。 全文可分為三部分。

編輯本段整體解析

第壹部分(第壹段),交代口技表演者和表演的時間、地點、設施、道具,以及開演前的氣氛。這部分是下文記敘精彩表演的鋪墊。 文章以“京中有善口技者”開篇,介紹口技表演者,是本文的壹句總說,即全文意在說明這位“善口技者”的技藝之“善”擅長。“會賓客大宴”,點明口技表演者獻技的時間和事由:這場口技表演是在壹次“賓客大宴”之時;因是“大宴”,故有此盛舉。“於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指明表演的地點和簡單設施,說明這是壹個臨時演出場所,地方不大。再根據這次表演內容的特點,指出口技表演者是在幕後表演。又將簡單的道具壹壹列出,指明僅有“壹桌、壹椅、壹扇、壹撫尺而已”,以示別無他物,口技藝人的表演主要憑的是他的“口”。最後以“撫尺壹下,滿座寂然,無敢嘩者”,點染表演即將開始時全場肅穆緊張的氣氛。這部分除壹個“善”字外,對口技表演者不加任何贊詞,卻處處為其高超技藝張本,造成很強的懸念,使讀者料想必有壹場精彩的表演。 第二部分(第二段至第四段),寫表演者的精彩表演和聽眾的反應。這部分是全文的主體,描寫口技藝人所表演的兩個場面:壹是壹個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而醒、由醒復睡的情形;二是發生在這個家庭附近的壹場大火災的情形。 第壹層(第二段),寫表演壹家人深夜被犬吠驚醒的情形,以及賓客對口技表演的由衷贊嘆。 口技表演由遠遠聽到從深巷中傳來的犬吠聲開始。然後以壹個四口之家作為想像中的“舞臺”,使聽眾的註意力由外景轉入內景。先寫“婦人驚覺欠伸”,聽到犬吠聲而醒來,這就拉開了壹家人深夜被驚醒的帷幕。再寫“其夫囈語”,畫面逐漸清晰。又由於“欠伸”“囈語”驚動了幼兒,幼兒“大啼”。至此帷幕大開,相繼出現許多聲響:丈夫被吵醒,大兒也被吵醒,於是“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壹時齊發,打破深夜的靜謐,使口技表演達到第壹個高潮。 第二層(第三段),寫表演壹家人由醒復睡的情形,以及賓客的情緒變化。 先寫丈夫的“聲”,並伴以婦人的拍兒聲,“漸拍漸止”,給人以時間緩慢推移而聲音漸弱的感覺。接著以老鼠跑動偷食、“盆器傾側”的聲音,婦人夢中的咳嗽聲,表示夜靜更深,全家人又入睡了。這壹層,表現壹家人由醒復睡的情形,由前壹個高潮落入低潮,並為下壹個高潮蓄勢。 第三層(第四段),寫表演壹場突然而至的大火災的情形,以及賓客以假為真的神態、動作。 開始用類似畫外音的手法,以“壹人大呼‘火起’”,突然加快節奏。接著寫這個四口之家突然遭到意外變故的情形:“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氣氛驟然變化。然後內景轉為外景,以“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表現人們的驚恐萬狀,再以“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表現火勢的猛烈和火場的紛亂,又以“凡所應有……不能名其壹處也”極言聲音之雜亂、逼真。至此,口技表演達到了第二個高潮,即最高潮。 第三部分(第五段),寫表演結束時的情景。再次交代表演者的道具僅“壹桌、壹椅、壹扇、壹撫尺而已”。與首段相呼應,說明在演出中未增加任何道具,剛才的精彩表演的確是從“口”中發出的。

編輯本段作品引導

本文記敘了壹場精彩的口技表演,讀來如臨其境,如聞其聲,令人嘆服.作者筆下的這場口技表演距今已三百多年,今天仍能使我們深切地感受到這壹傳統民間藝術的魅力.

編輯本段作者簡介

林嗣環,字鐵崖,號起八。清代順治年間的福建晉江人,當時的進士。明萬歷三十年(1607)生,從小

聰穎過人。甫七歲即能屬文。及長赴試,因文章峭奇卓絕,考官疑為他人代筆,故不得售。嗣環遇挫折不氣餒,倍加發憤功讀。於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壬午科中舉人,繼而於清順治六年(1649年)已醜科登進士第。授大中大夫,持簡隨征,便宜行事。後調任廣東瓊州府先憲兼提督學政。“備兵海南時,恩威兼濟,兵民愛之”;“性耿介,多惠政,如禁錮婢,禁投充,禁株連,禁民借營債,粵人嘖嘖頌之”。為減輕民眾役賦,抵制奢侈無度、濫設工役、私創苛稅的耿仲明、尚可喜,而上《屯田疏》。順治十三年,被二藩誣告落職。被捕之時,民眾悲聲載道。順治十七年(1660年),嗣環下刑部獄西曹就計無果。“帝念三任勤勞。暫放杭州治下。待康熙初政(1662),復審平冤獲釋,詔升廣西左參政”。嗣環經歷磨難,無意仕途,遂客寓杭州,放舟西湖,寄情山水,唱和名流。後因貧以死,妻子晨夕不繼,柩暴未葬。幸其同年唐夢賫葬於昭慶寺西沙泉石,並搜其著作四冊存之。“歷四十年,族侄標光始訪得之,改葬於禦屏山麓”(今安溪縣虎邱鎮金榜村玉鬥牛眠山)。原碑完好,文曰:“先達進士兵學道鐵崖林公、淑人王氏、男文學華亭墓。乾隆丁醜九月合族崇祀。”族人對嗣環尊崇備至,每每攜幼恭誠拜謁,以期子侄學而有成。在嗣環故鄉,還流動著“黃井祝天”、“虎崆耕讀”等膾炙人口的故事。 其博學善文,著有《鐵崖文集》《海漁編》《嶺南紀略》《荔枝話》《湖舫集》《過渡詩集》《回雁草》《口技》等,其中《口技》至今仍為初中語文課文。《荔枝話》是壹篇記述荔枝的科技小品文,不僅有壹定的藝術價值,而且在農業經濟方面有較高的科學價值和史料價值。他的這些著作都是祖國文化遺產中的無價之寶。林嗣環不僅是壹個憂國憂民、剛正不阿的官員,還是壹個出色的作家。他壹生寫下了許多精彩的文章,如《湖舫集》《過霞詩》《海魚篇》《嶺南紀略》等。他的文章光怪陸離,不同凡響,礌砢郁積不平之氣,直欲排山裂石,作霹靂聲。他和民眾打成壹片,因此文章有濃厚的生活氣息,逼真感人。被選入中學語文教材的記敘文《口技》,確切而真實地記敘了我國民間藝人的高超技藝,語言樸素,描寫生動,構思巧妙,充滿了藝術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