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梅村先生詩集序》

《梅村先生詩集序》

《梅村先生詩集序》

余老歸空門,不復染指聲律,而頗悟詩理。

以為詩之道,有不學而能者,有學而不能者;

有可學而能者,有可學而不可能者;

有學而愈能者,有愈學而愈不能者。

有天工焉,有人事焉。

知其所以然,而詩可以幾而學也。

間嘗趣舉其說,而聞者莫吾信。

頃讀《梅村先生詩集》,喟然嘆曰:“嗟乎!此可以證明吾說矣”。

夫所謂不學而能者,三侯、垓下、滄浪、山木,如天鼓谷音,稱心而沖口者是也。

所謂學而不能者,賦名六合,句取切偶,如鳥空鼠唧,循聲而屈步者是也,此非所以論梅村之詩。

梅村之詩,其殆可學而不可能者乎?

夫詩有聲焉,宮商可葉也;

有律焉,聲病可案也;

有體焉,正變可稽也;

有材焉,良楛可攻也。

斯所謂可學而能者也。

若其調之鏗然,金舂而石戛也;

氣之熊然,劍花而星芒也;

光之耿然,春浮花而霞侵月也;

情之盎然,草碧色而水綠波也。

戴容州有言:“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間”。以此論梅村之詩,可能乎?不可能乎?

文繁勢變,事近景遙;

或移形於跬步,或縮地於千裏;

泗水秋風,則往歌而來哭;

寒燈擁髻,則生死而死生。

可能乎?不可能乎?

所謂可學而不可能者,信矣。

而又非可以不學而能也。

以其識趣正定,才力宏肆,心地虛明;

天地之物象,陰符之生殺,古今之文心名理,陶冶籠挫,歸乎壹氣,而鹹資以為詩。

善畫馬者曰:“天閑萬廄,皆吾師也”。

安有撐腸雷腹,蟬吟蚓竅,而謂之能詩者哉!

玄黃金碧,入其爐鞲,皆成神丹,而他人則為掇拾之長物;

幺弦孤韻,經其杼軸,皆為活句,而他人則為偷句之鈍賊。

參苓不能生死人,朱鉛不能飾醜女。故曰:有學而愈能,有愈學而愈不能。讀梅村詩者,亦可以霍然而悟矣。

竊嘗謂詩人才子,皆生自間氣,天之所使以潤色斯世,而本朝則多出詞林。

然自高青丘以降,若李賓之、楊用修者,未易壹二數也。豐水有芑,生材不盡,而產梅村於隆平之後。以錦繡為肝腸,以珠玉為咳唾,置諸西清東序之間,俾其鯨鏗春麗,眉目壹世。

輇材小生,不自度量,猥欲以煩聲促節,流漂嘈囋,爭馳尺幅之上,豈不悖哉!

余故略舉學詩之說,以引其端。世之踸踔短垣,呼囂相命者,聞余言,固將交綏引去。

而余以老耋才盡,目瞪吻燥,自詭於儛書焚筆者,庶亦可以有辭也。

順治庚子十月朔,虞山蒙叟錢謙益再拜謹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