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牌沿革
南宋程大昌《演繁露》雲:“行香即釋教之謂行道燒香也。行道者,主齋之人親自周行道場之中;燒香者,熟之於爐也。”從南北朝開始,朝廷即舉辦“行香”法會。唐張籍《送令狐尚書赴東都留守》詩:“行香暫出天橋上,巡禮常過禁殿中。”調名本意即以小曲的形式歌詠拜佛儀式中的繞行上香。《中原音韻》《太平樂府》俱註“雙調”。蔣氏《九宮譜目》入中呂引子。[1][2]
《南史·王弘傳》附王僧達:“何尚之致仕,復膺朝命,於宅設八關齋,大集朝士,自行香。”此調當為佛曲。此調當為重頭曲,後段首旬當用韻,其余宋人之作多如此;蘇軾七首後段首句不用韻,亦可。蘇軾用於詠物、寫景、酬贈、感嘆人生。其另壹首感嘆人生之作:“三入承明。四至九卿。問儒生、何辱何榮。金張七葉,紈綺貂纓。無汗馬事,不獻賦,不明經。成都蔔肆,寂寞君平。鄭子真、產谷躬耕。寒灰炙手,人重人輕。除竺乾學,得無念,得無名。”蘇軾此詞與“清夜無塵”詞影響極大,確立基本情調格局,故多用以感悟人生哲理。辛棄疾四首具嘲諷之意,風格更為恣肆,如《博山戲呈趙昌甫韓仲止》:“少日嘗聞。富不如貧。貴不如、賤者長存。由來至樂,總屬閑人。且飲瓢泉,弄秋水,看停雲。歲晚情親。老語彌真。記前時、勸我殷勤。都休夢帶酒,也莫論文。把相牛經,種魚法,教兒孫。”此調亦用以言情,如洪瑹詞:“楚楚精神。楊柳腰身。是風流、天上飛瓊。淩波微步,羅襪生塵。有許多嬌,許多韻,許多情。十年心事,兩字眉婚。問何時、真個行雲。秋衾半冷,窗月窺人。相為人愁,為人瘦,為人顰。”宋蔣捷《舟宿蘭灣》詞意極為輕快:“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送春歸、客尚蓬飄。昨宵谷水,今夜蘭臯。奈雲溶溶,風淡淡,雨瀟瀟。銀字笙調。心字香燒。料芳悰、乍整還雕。待將春恨,都付春潮。過窈娘堤,秋娘渡,泰娘橋。”此調以四字句和三字句為主,間以兩個上三下四之七字句法。每段前半和緩,結尾由壹個領字領三個三字句而又流暢奔放。每結之三字句須構詞法相同,而又意義連貫,意象優美,音節響亮,具語意回環之藝術效果,故使此調特色顯著。縱觀宋人之作多表達感慨、嘲諷、輕快之情意。[3]
格律說明
正體,雙調六十六字,前段八句四平韻,後段八句三平韻。以晁補之《行香子·同前》為代表。此調以晁詞、蘇詞、秦詞、韓詞為正體,而韓詞壹體填者頗少。 按此五首字句悉同,所辨者在前後段起二句或押韻或不押韻耳。若杜詞之或添字、或減字,趙詞之減字,李詞之添字,皆變體也。 此詞前段起句,後段第壹、二句俱不用韻,晁詞別首“雪裏清香”詞正與此同。又王銑“金井先秋”詞亦與此同,惟前段第三句“幾回驚覺夢初長”,不作上三下四句法異。 葛勝仲詞前段第三句“漸老人不奈悲秋”,“老”字仄聲。晁詞別首後段第壹、二、三句“芳尊移就,幽葩折取,似玉人攜手同歸”,“折”字、“玉”字俱仄聲。
變體壹,雙調六十六字,前段八句五平韻,後段八句三平韻。以蘇軾《行香子·冬思》為代表。此與晁詞同,惟前段起句押韻異。 按晏幾道“晚綠寒紅”詞及蘇軾別首“北望平川”詞皆與此同。又歐陽修詞前段第三句“藍溪水染輕裙”少壹字,後段第三句“向越橋邊青柳朱門”多壹字。查張先集,刻前句作“藍溪水深染輕裙”,後句作“越橋邊青柳朱門”,仍與蘇詞體同,故不另錄。
變體二,雙調六十六字,前段八句五平韻,後段八句四平韻。以蘇軾《行香子·茶詞》為代表。此與晁詞同,惟前段第壹句押韻,後段第二句亦押韻異。 按蘇軾“壹葉舟輕”詞,晁補之“歸鳥翩翻”詞,晁次膺“別恨綿綿”詞,葛勝仲“風物颼颼”詞,趙師俠“春日遲遲”詞,汪莘“策杖溪邊”詞,洪瑹“楚楚精神”詞,黃升“寒意方濃”詞,皆與此同。
變體三,雙調六十六字,前後段各八句、五平韻。以秦觀《行香子·樹繞村莊》為代表。此亦與晁詞同,惟前段第壹句押韻,後段第壹、二句俱押韻矣。 按辛棄疾“白露園蔬”詞,劉過“佛寺雲邊”詞,蔣捷“紅了櫻桃”詞,張翥“水遠天低”詞,元好問“漫漫清池”詞,皆與此同。
變體六,雙調六十四字,前後段各八句、五平韻。以趙長卿《行香子·馬上有感》為代表。此與秦詞體同,惟前後段第六句各減壹字異。 按《太平樂府》雙調詞,前後兩結,壹首“似夢中身,石中火,水中鹽”,“是漢張良,越範蠡,晉陶潛”者,秦觀詞體也。壹首“盼佳音,無佳信,誤佳期”,“見人羞,驚人問,怕人知”者,即此詞體也。
變體七,雙調六十九字,前段八句五平韻,後段八句三平韻。以李清照《行香子·七夕》為代表。此與蘇軾“攜手江村”詞同,惟後結三句各添壹字異,亦襯字也。[2]
變體四,雙調六十六字,前段八句四平韻,後段八句五平韻。以韓玉《行香子·壹剪梅花》為代表。此與晁詞同,惟後段第壹、二句押韻異。
變體五,雙調六十八字,前後段各八句、四平韻。以杜安世《行香子·黃金葉細》為代表。此亦晁詞體,惟前後段第四、五句各添壹字,第六句各減壹字異。句中平仄亦與各家小異。
格律對照
正體
格律對照例詞:《行香子·同前》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中中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中中仄,仄平平。
前歲栽桃,今歲成蹊。更黃鸝久住相知。微行清露,細履斜暉。對林中侶,閑中我,醉中誰。
中平中仄,平平中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中中仄,仄平平。
何妨到老,常閑常醉,任功名生事俱非。衰顏難強,拙語多遲。但酒同行,月同坐,影同嬉。
變體壹
格律對照例詞:《行香子·冬思》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攜手江村。梅雪飄裙。情何限、處處消魂。故人不見,舊曲重聞。向望湖樓,孤山寺,湧金門。
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尋常行處,題詩千首,繡羅衫、與拂紅塵。別來相憶,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邊柳,隴頭雲。
變體二
格律對照例詞:《行香子·茶詞》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綺席才終。歡意猶濃。酒闌時、高興無窮。***誇君賜,初拆臣封。看分香餅,黃金縷,密雲龍。
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鬥贏壹水。功敵千鐘。覺涼生、兩腋清風。暫留紅袖,少卻紗籠。放笙歌散,庭館靜,略從容。
變體三
格律對照例詞:《行香子·樹繞村莊》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倚東風、豪興徜徉。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遠遠圍墻,隱隱茅堂。飏青旗、流水橋旁。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
變體四
格律對照例詞:《行香子·壹剪梅花》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壹剪梅花,壹見銷魂。況溪橋、雪裏前村。香傳細蕊,春透靈根。更水清泠,雲黯淡,月黃昏。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幽過溪蘭。清勝山礬。對東風、獨立無言。霜寒塞壘,風靜譙門。聽角聲悲,笛聲怨,恨難論。
變體五
格律對照例詞:《行香子·黃金葉細》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黃金葉細,碧玉枝纖。初暖日、當乍晴天。向武昌溪畔,於彭澤門前。陶潛影,張緒態,兩相牽。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數株堤面,幾樹橋邊。嫩垂條、絮蕩輕綿。系長江舴艋,拂深院秋千。寒食下,半和雨,半和煙。
變體六
格律對照例詞:《行香子·馬上有感》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驕馬花驄。柳陌經從。小春天、十裏和風。個人家住,曲巷墻東。好軒窗,好體面,好儀容。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燭灺歌慵。斜月朦朧。夜新寒、鬥帳香濃。夢回畫角,雲雨匆匆。恨相逢,恨分散,恨情鐘。
變體七
格律對照例詞:《行香子·七夕》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雲階月地,關鎖千重。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牽牛織女,莫是離中。甚壹霎兒晴,壹霎兒雨,壹霎兒風。[2][4]
(說明:詞牌格律與對照例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詞使用斜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平,表示填平聲字;仄,表示填仄聲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為韻腳。)
典範詞作
宋·晁補之《行香子·同前》
宋·張先《行香子·舞雪歌雲》
宋·蘇軾《行香子·過七裏瀨》
宋·蘇軾《行香子·述懷》
宋·秦觀《行香子·樹繞村莊》
宋·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宋·李清照《行香子·天與秋光》
宋·沈瀛《行香子·野叟歸歟》
宋·黃升《行香子·梅》
宋·辛棄疾《行香子·三山作》
宋·劉辰翁《行香子·探梅》
參考資料
[1]? 潘天寧.詞調名稱集釋.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288
[2]? 詞牌行香子.搜韻網 [引用日期2018-02-09]
[3]? 謝桃坊.唐宋詞譜粹編.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