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王曇首文言文閱讀答案

王曇首文言文閱讀答案

1. 《宋書·王曇首傳閱讀答案(附翻譯)》古詩原文及翻譯

作者:(08全國Ⅱ)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題。

王曇首,瑯邪臨沂人,太保弘少弟也。幼有業尚,除著作郎,不就。

兄弟分財,曇首唯取圖書而已。辟瑯邪王大司馬屬,從府公修復洛陽園陵。

與從弟球俱詣高祖,時謝晦在坐,高祖曰:“此君並膏粱盛德,乃能屈誌戎旅。 ”曇首答曰:“既從神武之師,自使懦夫有立誌。”

晦曰:“仁者果有勇。”高祖悅。

行至彭城,高祖大會戲馬臺,豫坐者皆賦詩,曇首文先成,高祖覽讀,因問弘曰:“卿弟何如卿?”弘答曰:“若但如民,門戶何寄。”高祖大笑。

曇首有識局智度,喜慍不見於色,閨門之內,雍雍如也。 手不執金玉,婦女不得為飾玩,自非祿賜所及,壹毫不受於人。

太祖為冠軍、徐州刺史,留鎮彭城,以曇首為府功曹;鎮江陵,自功曹為長史,隨府轉鎮西長史。高祖甚知之,謂太祖曰:“王曇首,沈毅有器度,宰相才也。

汝每事咨之。”及即位,以曇首為侍中。

誅徐羨之等,平謝晦,曇首之力也。 晦平後,上欲封曇首等,會宴集,舉酒勸之,因拊禦床曰:“此坐非卿兄弟,無復今日。”

時封詔已成,出以示曇首,曇首曰:“近日之事,釁難將成,賴陛下英明速斷,故罪人斯戮。臣等雖得仰憑天光,效其毫露,豈可因國之災,以為身幸?陛下雖欲私臣,當如直史何?”上不能奪,故封事遂寢。

時兄弘錄尚書事,又為揚州刺史,曇首為上所親委,任兼兩宮。彭城王義康與弘並錄,意常怏怏,又欲得揚州,形於辭旨。

以曇首居中,分其權任,愈不悅。曇首固乞吳郡,太祖曰:“豈有欲建大廈而遺其棟梁者哉!賢兄比屢稱疾,固辭州任,將來若相申許者,此處非卿而誰?亦何吳郡之有?”時弘久疾,屢遜位,不許。

曇首勸弘減府兵力之半以配義康,義康乃悅。七年,卒。

太祖為之慟,中書舍人周赳侍側,曰:“王家欲衰,賢者先殞。”上曰:“直是我家衰耳。”

(節選自《宋書·王曇首傳》)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壹項是 ( )A。

除著作郎,不就 就:赴任B。與從弟球俱詣高祖 詣:拜訪C。

乃能屈誌戎旅 乃:於是D。 若但如民,門戶何寄 但:只是答案 C解析 “乃能屈誌戎旅”的“乃”應譯為“竟然”。

9。以下各組句子中,分別表明王曇首“受賞識”和“善治家”的壹組是 ( )曇首有識局智度 沈毅有器度,宰相才也A。

B。 壹毫不受於人 婦女不得為飾玩誅徐羨之等,平謝晦 此坐非卿兄弟,無復今日C。

D。 閨門之內,雍雍如也 豈可因國之災,以為身幸答案 B解析 A項“曇首有識局智度”是說曇首有才智度量,並不是受賞識,“壹毫不受於人”是說曇首廉潔,而不是善治家。

?C項?“誅徐羨之等,平謝晦”是說曇首的功績,而不是受賞識,“閨門之內,雍雍如也”是善治家。D項“此坐非卿兄弟,無復今日”是說曇首受賞識,而“豈可因國之災,以為身幸”是說他“明大理”,而不是善治家。

而B項中“沈毅有器度,宰相才也”是高祖對太祖說的話,可見王曇首受賞識,“婦女不得為飾玩”是曇首善治家的表現。 10。

下列對原文的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壹項是 ( )A。王曇首是太保王弘之弟,自幼就很優秀,兄弟間分財產,他只拿取圖書。

從軍後隨高祖外出,高祖要眾人賦詩,曇首先寫成。王弘對他評價甚高,高祖也很高興。

B。王曇首性格沈穩,喜怒不形於色,同時治家有方,家庭融洽。

太祖也賞識曇首,晉升他的官職,並遵高祖交代,遇事咨詢曇首。曇首果然在平定國難中貢獻很大。

C。王曇首在平定謝晦事中有功,當時封賞他的詔書已經擬就,但曇首婉拒不受,認為自己雖盡微薄之力,皇上即便偏愛,也無法面對史臣。

封賞事於是擱置下來。D。

曇首看出義康為權力之事心中不快,於是堅持要求調任吳郡。太祖打算重用曇首,未答應他的請求。

曇首勸說其兄王弘讓出部分兵力,才化解了彼此的矛盾。答案 B解析 B項太祖“並遵高祖……遇事咨詢曇首”有誤,原文只說高祖對太祖說“汝每事咨之”,並未寫太祖“遇事咨詢曇首”。

11。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⑴既從神武之師,自使懦夫有立誌。譯文:⑵近日之事,釁難將成,賴陛下英明速斷。

故罪人斯戮。譯文答案 (1)既然參加了英明勇武的軍隊,自然會使怯懦者具有堅強的意誌。

?(2)近日的事,禍端將要釀成,幸虧陛下英明果斷,因而嚴懲了罪人。? 解析 第(1)句中“從”是“參加”的意思,“自”是“自然”的意思。

第(2)句中“釁難”是“禍端”的意思,“罪人斯戮”是賓語前置句式,正常語序應為“斯戮罪人”,譯為“嚴懲了罪人”。 參考譯文王曇首,瑯邪臨沂人,是太保王弘的小弟弟。

年輕時有學問和品德,被授予著作郎,不去就任。兄弟分割財物,曇首只拿圖書而已。

被征召為瑯邪王大司馬的屬員,跟從大司馬修復洛陽園陵。與堂兄王球壹同拜見高祖(曾良策註:劉裕);當時謝晦坐在高祖旁邊,高祖說:“這個人既是貴族又有大德,卻能夠在軍營裏委屈他的誌向。

”曇首回答說:“已經跟從了神明英武之師,自然使得懦弱的人樹立誌向。”謝晦說:“仁慈的人果真有勇氣。”

高祖聽了很高興。來到彭城,高祖在戲馬臺大會賓客,參加宴會的人都寫詩;曇。

2. 蒲松齡《聊齋誌異任秀》的文言文閱讀及答案

選文

蒲留仙先生《聊齋誌異》,用筆精簡,寓意處全無跡相,蓋脫胎於諸子,非僅抗於左史、龍門①也。相傳先生居鄉裏,落拓無偶,性尤怪僻,為村中童子師,食貧自給,不求於人。作此書時,每臨晨攜壹大磁罌②,中貯苦茗,具淡巴菇③壹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陳蘆襯,坐於上,煙茗置身畔。見行道者過,必強執與語,搜奇說異,隨人所知;渴則飲以茗,或奉以煙,必令暢談乃已。偶聞壹事,歸而粉飾之。如是二十余年,此書方告蕆④。故筆法超絕。 (鄒弢《三借廬筆談》)

註釋

(1)[左史、龍門]指左丘明和司馬遷。左丘明著《左傳》,司馬遷生於龍門。②[罌(yīng)]大腹小口的瓶或罐子。③[淡巴菇]煙草的舊音譯名。④[蕆(chǎn)]完成。

練習

1、解釋文中帶點的詞。

居( ) 於( ) 置( )

語( ) 是( ) 方( )

2、比較下列各組詞的不同意義。

①為 為村中童子師( ) ②故 故筆法超絕( )

凡為足下道者( ) 溫故而知新( )

3、用文的話概述《聊齋誌異》的特點:

4蒲松齡“筆法超絕”的原因是什麽?

閱讀提示

本文敘述了蒲松齡先生寫《聊齋誌異》時搜集素材的故事。

答案:1。在; 向; 放置; 動詞,說話; 這樣;才

2.為:擔任,動詞;

向,介詞。

故:所以,副詞;

舊的(知識),名詞。

3.用筆精簡,寓意處全無跡相,蓋脫胎於諸子,非僅抗於左史、龍門也

4.長期大量的從民間搜集整理素材

譯文

蒲松齡在作此書的時候,每天攜帶壹個大瓷器,裏面裝滿濃茶,並帶壹包煙草,放在行人路過的大道旁,下面用蘆席墊著,他自己坐在上面,將煙草擺在席子旁邊。見到走路的人經過,必定要拉住(他),和他說話。搜集奇異(的故事),講說離奇(的事情)。隨便(經過的)人們知道什麽(都可以);(路人)渴了,則恭恭敬敬地請人喝茶,或恭敬地奉上煙草,壹定要使路人盡興方才讓其停止。偶然聽到某壹件事,回家以後就加以粉飾加工。像這樣經歷了二十余年,《聊齋誌異》這本書才告完成。

3. 郝景春傳文言文閱讀答案

譯文供參考:

郝景春,字和滿,江都人。鄉試中舉,授鹽城教諭,因犯過失而罷職歸家。啟任陜西苑馬寺萬守監錄事,後調為黃州照磨,代理黃安縣事。到任剛三日,農民義軍突然來攻城,景春等堅守八天八夜,義軍撤走。

崇禎十壹年(1638),升任房縣知縣。農民起義軍領袖羅汝才率九營之眾向熊文燦請降,文燦同意受降,而汝才又猶豫起來。景春單騎至義軍兵營去勸說,並與汝才及其同黨白貴、黑雲祥歃血為盟。汝才到文燦軍門投降,而所部諸營分駐於竹奚谷、保康、上津,自己與貴、雲祥駐於房縣城郊。當時,鄖陽各縣城墻都被破壞,只有房縣有賴於景春安撫,大體上可以防守。然義軍雜處其間,居民日夜不安。景春與主簿朱邦聞、守備楊道選壹方面修理防禦工事,壹方面與義軍諸營和睦相處。

崇禎十二年(1639)五月,張獻忠在谷城舉兵反明,約汝才壹同行動。景春子郝鳴鑾還是生員,有萬夫不敵之勇,他對其父說:“房縣城為敵攻擊目標,僅疲憊瘦弱的士兵不過二百人,城何以守住?”便穿上鎧甲去見汝才說“:妳難道不念曾與我父親燒香盟誓之言嗎?希望妳慎重,不要與張獻忠壹同作亂。”汝才假意允諾。鳴鑾察覺出汝才的允諾並非真心誠意,回來與道選領兵登城防守,而獻忠所遣前鋒已至城下。鳴鑾等斬義軍將領上天龍,遣使向熊文燦求援,去了十四次,都未見到文燦。

不久,義軍大隊人馬至房縣城下,獻忠兵打白旗,汝才的隊伍打紅旗。忽然兩軍合在壹起並力圍攻。義軍將領白貴、黑雲祥向城上高呼:“把城讓給我們,保證無事。”獻忠又令張大經來勸降。景春在城上大罵,鳴鑾且守且戰,堅持了五天五夜。義軍損失不少,獻忠左足受傷,其心愛戰馬也被殺死。守軍指揮張三錫開北門放汝才入城,城被攻破,道選在巷戰中犧牲。大經促使汝才勸景春投降,景春不肯。又問他府庫財物何在,景春厲聲道“:庫藏若還有財物,妳們也破不了城!”義軍殺壹典史、壹守備來恐嚇他,景春終不屈服,與其子鳴鑾壹道被殺。其仆陳宜和朱邦聞壹家都死。朝廷聞知,贈景春尚寶少卿,建祠奉祀,後又改贈太仆寺少卿。

4.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

小題1B小題2C小題3D小題4C小題5(10分)(1)①他(曇首)自己手不拿金器玉器,家裏的女眷也不準拿金玉做飾物、玩物,如果不是從俸祿、賞賜得到的,他絕不從別人那裏收取壹分壹毫東西(他絕不收取別人壹分壹毫的東西)。

②陛下雖然想偏袒我(微臣),但是怎樣面對秉筆直書的史官呢(但是面對梗直的史官又怎麽辦呢)?(2)①兄弟分財,曇首唯取圖書而已。②既從神武之師,自使懦夫有立誌。

③手不執金玉,婦女不得為飾玩,自非祿賜所及,壹毫不受於人④臣等雖得仰憑天光,效其毫露,豈可因國之災,以為身幸?陛下雖欲私臣,當如直史何?⑤以曇首居中,分其權任,愈不悅。曇首固乞吳郡[3分。

答對壹點給2分,答對兩點給3分。必須是“直接體現”。

] 解析 小題1分 析:在文言文閱讀當中,辨析重要詞語的含義正確與否,有時就需要結合具體的語境,根據上下文推斷出其詞義,B項解釋不正確,由原文上下句大意內容可知,B項,豫:參與。所以選B。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2分 析:此類文言虛詞題,壹般要結合具體語境,去判定某壹虛詞的具體用法和意義。C於:介詞,“在”。

A.乃:副詞,“竟”;副詞,“才”。B.因:連詞,“於是”;介詞,“乘”,“借”。

D.以:連詞,表目的;連詞,表原因。所以選C。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3分 析:斷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讀幾遍,以便對全文內容有整體的感知,把能斷開的先斷開,然後逐步縮小範圍,再集中精力分析難斷句,憑借和語境(上下文)的關系,作出相應調整。找虛詞、察對話、依總分、據修辭 、對稱 、反復、辨句式。

本題可註意表時間的詞需要斷句;人名、官職、“曰”等詞斷句。考點:能為文言文斷句。

能力層級為運用E級。小題4分 析:此題要在準確把握文意的基礎上,帶著選項回到原文進行比較分析,作出判定。

C項,只是“封詔已成”,並未“下詔”;文中是“封事遂寢”,可見最終也沒有封賞成。所以選C。

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小題5分 析:此題要在準確把握文意的基礎上,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理解文中某些關鍵性語句,如重點實詞、虛詞意義、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成分省略和詞類活用等,用規範的現代漢語把它表達出來。此題翻譯時需要註意的關鍵詞句有:第壹分句補回主語“他”;第二分句補上“拿金玉”;“私”“當”。

第二問,可在感知文意的基礎上,從文中找到表現王曇首“美德”的事例,直接提取出來兩個即可。考點: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

能力層級為理解B。篩選文中的信息。

能力層級為C。參考譯文:王曇首,瑯邪臨沂人,太保王弘最小的弟弟,年輕時就有學問和美德。

被授予著作郎,卻不赴任。兄弟分割家產時,曇首只拿圖書而已。

被征召為瑯邪王大司馬的屬員,跟從大司馬修復洛陽園陵。壹次,與堂弟王球壹同拜見高祖,當時謝晦坐在高祖旁邊,高祖說:“這個人既是貴族,品德又為人稱頌,卻能夠在軍營裏委屈自己的誌向。”

曇首回答說:“跟從了神明英武之師,自然就使得懦弱的人樹立誌向。”謝晦說:“仁慈的人果真有勇氣啊。”

高祖聽了很高興。來到彭城,高祖在戲馬臺大會賓客,參加宴會的人都賦寫詩作;曇首最先寫好,高祖看完後,便問王弘:“妳的弟弟與妳相比怎麽樣?”王弘回答說:“如果他只像平民百姓那樣,家裏又怎能讓他住下?”高祖大笑。

曇首有識見器度,喜、怒不表現在臉上,家庭和和睦睦。他自己手裏不拿金器、玉器,家裏的女眷也不準拿金玉作飾物和玩物,如果不是從俸祿和賞賜得到的,絕不從別人那裏接受壹絲壹毫的東西。

太祖任冠軍將軍、徐州刺史,留鎮彭城,任命曇首為府功曹。太祖鎮守江陵,曇首由功曹升任為長史,又隨府調任鎮西長史。

高祖非常賞識他,對太祖說:“王曇首沈穩堅毅,有識見,有器度,是宰相之才,妳遇事都應該同他商量。”等到太祖即位,任命曇首為侍中,誅除徐羨之等人,以及討平謝晦叛亂,有賴曇首之力。

謝晦被平定後,太祖想要封賞曇首等人,正趕上宴會聚集,太祖舉杯勸酒,乘機撫著禦座說:“如果沒有您兄弟二人,就不會有我今天這個禦座。”當時封賞的詔書已經寫成,太祖拿出來給曇首看,曇首說:“近日的事情,叛亂將要形成,由於陛下英明快速決斷,所以罪人才被誅殺。

我等雖然得以仰借天光,報效微薄之力,怎麽可以趁國家發生災難之時,來牟取自己的寵幸呢?。陛下雖然想偏愛我,但是面對秉筆直書的史臣又該怎麽辦呢?”太祖始終不能改變曇首的想法,因此封賞的事也就擱置了。

當時王曇首的兄長王弘擔任尚書,又是揚州刺使,曇首被皇上寵愛信任,在兩宮任職。彭城王義康與王弘壹起任職,心裏常常怏怏不樂,他又想得到揚州刺史的職位,在言語上也表露了出來。

因為曇首在朝中任職,義康擔心他分了自己的權力和職位,更加不高興。曇首壹再請求太祖讓他到吳郡任職,太祖說:“哪有想要建造大廈卻舍棄棟梁的?妳的兄長接連多次稱自己有病,堅持要辭去揚州刺使的。

5. 王復傳文言文閱讀答案

王復,字初陽,固安人。正統七年(1442)考中進士。授予刑科給事中。聲音洪亮,容貌壯美,善於陳述自己的想法上奏。提升為通政參議。也先侵犯京師,邀約大臣出去迎接上皇。眾人不敢前去,王復請求出行。於是升遷為右通政,代理禮部侍郎,與中書舍人趙榮偕同前往。敵人露出刀刃夾道威脅他們,王復等人不為此而恐懼。返回後仍擔任通政事務,再升遷為通政使。

成化元年(1465),延綏總兵官房能上奏追趕襲擊河套部眾,皇帝降旨獎勵犒勞。王復認為七百裏奔赴作戰不恰當,並擔心因企求意外成功而挑起爭端,請敕令告誡曉諭,皇帝認為他說得對。晉升為尚書。

錦衣千戶陳玨,本來是畫工。到去世時,侄子陳錫請求繼承百戶。王復說:“世襲雖然是先帝的命令,然而不是戰功,應不許可。”於是停止。

毛裏孩侵擾邊境,皇帝命令王復出京巡視陜西的邊疆守備。從延綏到甘肅,觀察地勢,進言說:“延綏東起黃河岸邊,西至定邊營,縈繞二千多裏。險要關口全在內地,而境外並無屏障,只憑墩堡來防守。軍隊反而駐紮在裏面,老百姓卻居住在外面。敵人壹旦入境,官軍還沒有行動,老百姓已經被掠奪完了。再加上西南抵達慶陽,相隔五百多裏,烽火不能連接,寇賊到了,老百姓還不知道。請遷移府谷、響水等十九個堡壘,置於接近邊疆的重要之地。而從安邊營至慶陽,從定邊營至環州,每二十裏築墩臺壹個,***計三十四個。隨著地勢修建壕溝和城墻,以求聲息相聞,易於防守抵禦。”奏章呈上去後,皇帝都聽從了他的建議。

改派王復到工部。王復嚴格遵守法令制度,聲名超過在兵部。當時中官請求修築皇城西北面的回廊,王復提議放緩這件事。給事中高斐也說災害頻繁,不宜役使萬人作無益的事情。皇帝都不許可。中官率領騰驤四衛軍的,請求發給棉上衣和鞋褲。王復堅持不許可,說:“朝廷制造這些東西,本來是給出征的士兵,使得即日出發,不用煩勞去縫制。京軍則每年供給冬衣的布和棉花,這是已成的制度,怎能改變?”大應法王割實巴去世,中官請求建寺造塔。王復說:“大慈法王都只建了塔,沒有建造寺廟。現在不應該創立這個制度。”於是只是命令建塔,還是派遣四千名士兵供其役使。

王復喜歡古籍愛好學習,遵守廉潔約束的準則,跟人相交沒有城府,當官識大體,在工部任職十二年,碰上災害變異,諫官說他衰老,王復請求退休。皇帝不許。過了兩個月,諫官又彈劾王復。皇帝於是傳旨,命令他辭官歸鄉。死後,被贈予太子太保,謐號莊簡。

6. 李崇矩,字守則.文言文閱讀答案

參考答案:

4.C(直:通“值”,價值)

5.C(①是說李崇矩得以免罪;②是周祖的善行;⑤表現李崇矩采用懷柔政策,收服黎人)

6.D(“把自己的財物遺落在洞穴中”分析有誤。原文“崇矩悉抵其洞穴撫慰,以己財遺其酋長”,這裏的“遺”應該翻譯為“贈送”,不是“遺落”)

7.(1)我與史公得到後漢的厚恩,同心盡力,***同輔助王室,但(由於)被奸邪構陷,史公最終遭到大禍,我也僅僅免於壹死。(註意“戮力”“獎”“構”“罹”的翻譯,註意“為……所”被動句式)

(2)趁機上書皇上:“上黨是我的故鄉。我的父親還是用槁草埋葬,希望能讓我護送靈柩回到京師。”(註意“因”“槁”“願”“櫬”的翻譯,註意判斷句式)

參考譯文:

李崇矩字守則,是潞州上黨人。年幼時孤貧,有善行,為鄉裏人所推服。漢祖在晉陽起兵,駐紮在上黨,史弘肇當時任先鋒都校,聽說崇矩的名聲,召來任為親吏,乾祐初年,史弘肇總領禁兵兼任京城巡檢,常常殘殺軍民,身邊的部屬害怕,慢慢都離開了他,只有李崇矩事奉他越發謹慎。弘肇被誅殺時,得以身免。

周太祖與弘肇向來交情很好,即皇帝位後,訪求弘肇的親屬故交,找到崇矩。對他說:“我與史公得到後漢的厚恩,同心盡力,***同輔助王室,但(由於)被奸邪構陷,史公最終遭到大禍,我也僅僅免於壹死。妳是史氏家的故吏,請妳替我尋找他家的近屬,我要憮恤他們。”崇矩推薦史弘肇母親的弟弟福。崇矩歷來主持他家家事,把財產都收集攏來交給福,周太祖贊美他,把他收用在世宗軍中。

宋朝初年,李筠叛亂,任命崇矩率領龍捷、驍武左右射禁軍數千人駐屯河陽,率領所部進攻大會砦,攻克下來,斬敵五百人。改任澤、潞南面行營前軍都監,與石守信、高懷德、羅彥瑰在碾子谷***同大敗李筠的部隊。澤、潞平定時,派崇矩先入城,收管圖冊,管理府庫。趁機上書皇上:“上黨,是我的故鄉。我的父親還是用槁草埋葬,希望能讓我護送靈柩回到京師。”皇帝答應他的要求,賞賜很多。部隊回到京城,正遇判三司張美出任地方官,朝廷任命崇矩為右監門衛大將軍。

開寶初年,跟從皇帝征伐太原。軍隊班師回朝途中,任命崇矩為後殿。駐紮在常山,染上疾病,太祖派太醫診治,命他乘涼車回京城。崇矩叩頭說:“涼車是天子的座車,讓我乘坐此車是加速我的死亡啊!”堅決謝絕得免。

太平興國二年夏天,黃河河防常常決口,詔令崇矩乘驛馬從陜到滄、棣,巡視河堤。這年秋天,出京任邕、貴、潯、賓、橫、欽六州都巡檢使。不久,改任瓊、崖、儋、萬四州都巡檢使,部下軍士都害怕他,崇矩拿出所有的器皿金帛,壹***值錢數百萬,全部分給軍士們,他們才被感動。當時黎賊擾亂,崇矩到他們的洞穴壹壹加以撫慰,把自己的財物贈送給酋長,黎人都感德歸附。換任回朝,授任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雍熙三年,命他代替宋偓,任判右金吾街仗兼六軍司事。端拱元年,去世,終年六十五歲。追贈太尉,贈謚號為元靖。

7. 課外文言文閱讀及答案,龐德字令明

龐德字令明,南安狟道人也。

少為郡吏州從事、、、、、、又賜子會等四人爵關內侯,邑各百戶。會勇烈有父風,官至中尉將軍,封列侯。

註譯:龐德傳龐德字令明,南安郡糩道人。年輕時曾擔任郡吏、州從事。

初平年間,跟隨馬騰攻擊反叛的羌人、氐人,屢次立功,逐漸升到校尉。建安年間,曹操在黎陽征討袁譚、袁尚。

袁譚派郭援、高幹等人在河東郡搶掠,曹操命鐘繇率關中眾將討伐他們。龐德隨馬騰的兒子馬超在平陽抵禦郭援、高幹,龐德擔任先鋒,進攻郭援、高幹,大獲全勝,親自斬了郭援。

被任命為中郎將,封都亭侯。後來張白騎在弘農郡謀反,龐德再次隨馬騰征剿,在兩座崤山之間大破敵軍。

每次出戰,龐德總是攻陷敵陣,打退敵人,在馬騰軍中最為勇猛。後來馬騰擔任衛尉,龐德留在馬超部下。

曹操在渭南打敗馬超,龐德隨馬超逃入漢陽郡,據守冀城。後來又跟馬超跑到漢中,投奔了張魯。

曹操平定漢中,龐德隨部隊投降了。曹操早就聽說龐德驍勇,任命他為立義將軍,封他為關門亭侯,食邑三百戶。

侯音、衛開等人占據宛城叛變,龐德率領部下與曹仁奪取了宛城,斬了侯音、衛開,便往南駐紮在樊城,討伐關羽。樊城的眾將因為龐德的哥哥在漢中蜀軍裏,對他產生懷疑。

龐德常常說:“我蒙受國家恩惠,要為國盡義捐軀。我要親自攻打關羽,今後我不殺關羽,關羽就該殺了我。”

後來他親自同關羽交戰,射中關羽前額。那時龐德總騎白馬,關羽的士兵稱他為白馬將軍,都很怕他。

曹仁讓龐德在樊城北邊十裏的地方屯紮,碰上連著下了十幾天大雨,漢水泛濫,樊城平地水深五六丈,龐德同眾將上堤躲水,關羽乘船進攻,四面包圍用弓箭射堤上。龐德披甲持弓,箭無虛發。

將軍董衡、部屬將領董超等人想投降,龐德都處死了他們。從清晨壹直戰到過午,關羽攻擊更急,箭用完了,就靠近肉搏。

龐德對督將成何說:“我聽說良將不怕死,不茍且偷生,烈士不毀大節來求活命。今天就是我死的日子。”

更憤怒地投入戰鬥,膽氣也越來越壯,但勢越來越大,將士們都投降了。龐德同部下壹名將領、兩名伍長彎弓搭箭,乘小船要回曹仁營中。

因為水大船翻了,弓箭遺失,龐德壹人抱著船沈到水中,被關羽俘獲。龐德站立不跪,關羽對他說:“您哥哥在漢中,我想用您為將軍,為什麽不早投降呢?”龐德罵關羽說:“妳小子,什麽叫投降!魏王率領雄兵百萬,威振天下。

妳們的劉備不過是個庸才,豈能和魏王對敵!我寧肯做國家的鬼,也不當賊人的將。”於是被關羽所殺。

曹操聽說後很悲痛,為他的死而流淚,封他兩個兒子為列侯。曹丕即王位,派使者到龐德陵墓送去謚號。

下詔說:“從前先軫為國捐軀,王雛絕食而死,喪身殉節,前代人都贊美他們。龐德果敢剛毅,赴難立名,當時人們就稱贊他,他的大義在當時就很崇高,寡人懷念他,贈他壯侯的謚號。”

又賜給他兒子龐會等四人關內侯的爵位,各食邑壹百戶。龐會勇猛剛烈有他父親的風格,官作到中尉將軍,封為列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