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物學中登峰造極的著作
天下第壹藥典
展示5000年中華文明獨特風采
影響中國的經典著作
影響歷史進程的100本書之壹
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醫藥書
《本草綱目》為明代著名本草學家、醫學家、博物學家李時珍所撰,被譽為"東方藥學巨典"。此書是作者在繼承和總結明代以前本草學成就的基礎上,進行多方考證,歷時數十年而編成的壹部藥物學巨著。
《本草綱目》集中體現了中國古代醫學所取得的最高成就,是取之不盡的中華醫藥學知識寶庫,素享"醫學之淵海"、"格物之通典"之美譽。其涉及內容極為廣泛,如在生物、化學、天文、地理、地質、采礦,以及歷史學等方面都有壹定的成就,所以可以說是壹部有著世界性影響的博物學著作。自問世以來,壹直以其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之雄姿獨占中國古代藥學之鰲頭,成為中國古代藥學史上部頭最大、內容最豐富的巨著,曾被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譽為"中國的百科全書",成為歷代醫者和讀書人孜孜以求的必修書。
中國博物學家中的"無冕之王"李時珍寫的《本草綱目》這部偉大著作,至今仍然是研究中國文化史、化學史和其他各門科學史的壹個取之不盡的知識源泉。
--《中國科學技術史》
明人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壹部藥書,它為我國中藥學和植物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李時珍根據古籍的記載和自己的親身實踐,對各種藥物的名稱、產地、氣味、形態、栽培、采集、炮制等做了詳細的介紹,並通過嚴密的考證,糾正了前人的壹些錯誤。他在書中介紹和考證了許多來自南亞的藥物,並廣征佛書,給其中許多藥物註出了梵文譯名,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著名醫藥學家 薛克翹
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在藥物發展史上有巨大貢獻,是我國傳統醫學的經典著作,是現今研究中藥的必讀書籍,在國際上有七種文字譯本流傳。
--《藥理學總論》
《本草綱目》中的水
讀《本草綱目》就是讀李時珍,因為這和讀其他書籍不同,妳面對的不僅僅是壹些文字,打開書頁就能感受到壹股善意,這個名為李時珍的長者壹直活在這本書中,他用我們聽得懂的語言和我們說話,我經常被他的語言所折服,常常情不自禁地朗誦起來。多麽有味啊,不僅僅是藥味,同時充滿著文學的意味和做人的品味。
李時珍說藥,有時娓娓道來,有時平平直說,有時富於詩意,有時又如戲劇。使妳覺得他不是在說藥,而是在說變化多端的世事,在說豐富多彩的人生,在說壹物降壹物的妙理。生病的人讀著這樣的文字,漸漸減輕了自己的病痛;沒病的人看到他的文字,就像欣賞到壹篇篇美文,至少我是這樣。真不應該僅僅將《本草綱目》看成壹本藥書,他教人養身,也教人如何看待大自然,同時教人養德養心。
人生在世,怎能不讀這樣的美文?如果有人沒有讀過李時珍,請看我特地為您從《本草綱目》中做的摘錄,僅僅是水的壹部分,就足以見到他的智慧之美了。
李時珍說--
"露水。露是陰氣積聚而成的水液,是潤澤的夜氣,在道旁萬物上沾濡而成的,味甘,性平,無毒。秋露水稟承夜晚的肅殺之氣,宜用來煎潤肺的藥,調和治疥、癬、蟲癩的各種散劑。
"臘雪。凡是花都是五瓣,雪花卻是六瓣,六是陰數。冬至後第三戌為臘。臘前的雪,很宜於菜麥生長,又可以凍死蝗蟲卵。臘雪,瓶裝密封後放在陰涼處,數十年不會壞。用臘雪水浸過的五谷和種子,則耐旱而不生蟲;灑在桌幾和床席上,則蒼蠅、蚊子自己就飛走了;浸泡過的各種果實,不蛀蟲,難道不也是除蝗蟲的效驗嗎?春天的雪有蟲,水也易敗壞,所以不收取。
"夏冰。冰是太陰之精。水性很像土,能變柔為剛,這就是所說的物極必反。味甘,性大寒,無毒。宋徽宗吃冰太多,傷了脾胃,禦醫治療沒有效果,便召楊介去診治,楊介用大理中丸。徽宗知道後說,服了多次了。楊介說,皇上的病,因吃冰太多而得,臣因此用冰來煎此藥,是為治致病原因。徽宗服後,果然痊愈。"
瞧,是不是很有意思?在他的書裏,滿世界都是藥,藥草、藥木、藥石、藥谷、藥獸、藥水等等,甚至於人的部分,諸如牙齒頭發也可做藥。在他的書裏,藥物各有屬性,有毒,無毒。若得當,有毒也是好藥,不當,則無毒也傷身體。由此可見,服用是否得當,與做人壹樣,也是有正道、邪道之分的,而正道、邪道全在於壹個恰當,關鍵能不能去患。至於上面所說的水的變化,更使人看到大千世界不可窮測之理。
希望這短短的摘錄能夠激起您了解這位智者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