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孟子的民本思想是什麽?

孟子的民本思想是什麽?

在孟子的“仁政”思想中,民本思想是最豐富多彩、最吸引人的。孟子認為人民是社會和國家的基礎。人民創造的財富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也是統治者維持統治的基礎。人民的對立決定了世界的得失。統治者只有得到人民的擁護和支持,才能鞏固自己的統治,治理好國家。要得到人民的擁護和支持,就要在經濟上富民惠民;政治上寬大愛民;從思想上教育教育人民。孟子的民本思想對中國古代政治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孟子說:“諸侯有三寶:地、人、政。”他認識到,人民是實際治理國家的特別重要的力量。“人貴,國次之,君子輕。所以是因為邱人,所以是天子,天子是諸侯,諸侯是大夫。”(《孟子·盡心上》)得到諸侯的賞識就可以當大夫,得到天子的寵愛就可以當諸侯,得到百姓的擁護就可以當天子。可見,在百姓、大夫、諸侯、皇帝的等級結構中,皇帝的地位是最高的,也是最受尊敬的,但只有得到百姓的擁護,他才能成為皇帝。沒有民眾的支持,天子將不復存在。可見,孟子“民比君貴”的意思是,人民是社會和國家的基礎,絕不能動搖。對於執政者來說,贏得人民的擁護和支持才是最重要的。那麽執政者應該怎麽做才能處理好與民眾的關系,獲得民眾的支持呢?具體來說。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第壹,在經濟上富民惠民。在孟子之前,孔子就主張經濟惠民。他說:“養民也有利。”(《論語·公冶長》)“民之所足,孰為君而不足?人民不足,妳就夠了?”(《論語·顏淵》)“利人之利。”(《論語·堯日》)孔子認為君主首先要富民、利民,把好的東西給他們,盡其所能地造福他們。人民是國家的基礎。只有人民富裕了,國家才能富強。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富民利民思想,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控民之財”因此,壹個明智的君主如果控制了人民的財產,就會使他的父母對他刮目相看。若傾身救妻,樂壽終正寢,兇年免死,再驅良,則民輕。(《孟子·惠亮·王上》)也就是說,英國君主規定,人民的勤勞必須使他們足以養活父母和妻兒;好年景,豐衣足食;年景不好還不足以餓死。然後引導他們走上善的道路,人民就容易聽音樂了。“控制人民財產”就是讓人民有固定的產業,也就是“永久的財產”。有了“不斷的生產”,人民就不會顛沛流離,犯錯誤。所以說,有恒心不恒產的人,才是有能力的。如果人,就沒有永久的生產。因為缺乏毅力。沒有恒心,就會為所欲為。陷入罪惡,然後。從懲罰上來說,也是浪費人。壹個仁者在位,怎麽可能不為人民做點什麽?(孟子·惠亮·王上)對於普通人來說,如果沒有固定的產業收入,就沒有壹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就會胡作非為,違法亂紀,什麽事都幹得出來。等到他們犯罪了,再懲罰他們,無異於誣陷。所以,壹個賢明仁慈的君主,首先應該讓人民有固定的產業收入,這樣人民才會有“恒心”,才能安居樂業,發展生產。為了使人們擁有“永久生產”,必須從劃分土地界限入手。“仁,將自天下之始。經界不直,井不君,谷不平,暴君汗官必緩其經界。地界對了,地可分田。”(《孟子·滕文公上》)也就是說,如果界限劃分不正確,田地大小就不均勻,地租作為工資的收入就不公平合理。暴虐的君主和腐敗的官員會擾亂正確的界限。如果土地邊界是正確的,人們可以很容易地通過分配土地來做出決定。在這裏,孟子看到了劃分地界的重要性,認識到如果地界劃分不正確,暴君可汗就會大規模吞並土地;當土地被大量兼並時,百姓家就會失去“永久財產”而流離失所,甚至違法亂紀。在如何正確劃分經濟界限的問題上,孟子主張實行“井田制”。按孟子的說法,“井田制”就是國家把土地分成許多小塊,每塊100畝,九塊壹組,排成井字形。在壹組中,中間壹塊是公共土地,其余八塊是私人土地,分給八個農民。八個農民壹起耕種中間的公地,收益歸土地的所有者,自己私有田地的收益可以由農民自己享用。“方井,井九百畝,這是公田。八家都是100畝,壹起養公田;公事完了之後,再敢管私事。”(《孟子·滕文公上》)按照孟子的想法,“井田制”可以把農民固定在土地上,不管埋了還是搬了,都不會離開家鄉。事實上,我們國家古代社會的根本問題是土地問題,這是事實。所有的矛盾和問題都來源於此:說到底,壹場鬥爭就是為了土地。孟子正是看到了這壹點,所以他主張把土地公平分配給農民,作為“仁政”的開始。在此基礎上,他還主張實行適當的稅制,即“扶法”。夏後的是五十。殷人幫了七十畝,周人幫了壹百畝。其實萬物壹體。屠夫,屠夫;幫,借也。紫龍日:“治地不善助,不擅貢。”致敬,學校幾年了。喜年,五谷稻狼罪,取多而不虐,則取少;年景不好,糞肥不足,就有利可圖。為了人民的父母,人民期待著,他們會壹年到頭努力工作。他們不應該從養父母中獲益,這也叫借貸,讓老老少少轉山溝。為人父母是惡嗎?傅士祿,古藤做到了。正如詩中所雲:“下雨時,我在公野,所以我是私。”只有幫助才有公共領域。從這個角度來說,雖然周也有所幫助。(《孟子·滕文公上》)孟子提倡的這種稅制,即“佐法”,在古代是用來代替夏的“貢法”、商的“佐法”、周的“通法”的。他們的稅率都是十分之壹,但對比利時來說,“扶法”應該是最好的稅制。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為“朝貢法”不分年份好壞,要征收到壹定數量才算完成。那樣的話,好年景說起來容易,但是到了災年,農民連家都養活不了151,簡直是不堪。對於比比,實行“輔助法”的方法。在礦田上,“中國為公田,其外八家各授壹區,但以其實力,有助於培育公田而不征其私田。”這種“九月助農”的稅制,確實是三者中最有利的。除了推行“井田制”和提倡合理的田賦制度外,孟子還提出“薄稅征收”很容易改變其疆域。若薄而收,民可使之富。吃飯的時候,要有禮貌地使用。錢不能用,人離不開火和水。不帶者,足以聖人治天下,使小米如水火。小米如水火,人怎麽能不近人情呢?(《孟子》)非常重視農事。減稅可以使人民富裕。同時也要節約消費,以禮相待,讓百姓有火有水有飯吃,這樣百姓才會有仁。“隱瞞收稅”不僅僅指減少農民的土地稅,還包括對其他社會階層的稅收優惠政策。總之,孟子試圖通過各種經濟政策來利民富民。因為他知道,首先要滿足人民在物質質量上的要求,讓他們有自己固定的工業收入,減少國家的各種稅收,這樣人民才能安居樂業,人心才能安定,天下才能安定。第二,政治上要寬容人民,熱愛人民。孔子曾說:“道為政,民為刑,民為免,不要臉。道是德,是禮,是恥,是格。”(《論語·治政》“政”指的是法制和禁止。“刑”是指懲罰。政治和懲罰都是強制性規範,只能約束人的外在行為,而不能培養內在的羞恥心和價值觀。雖然人們沒有違反規範,但這只是為了避免懲罰。他們不認為違反規範是可恥的。“以德治國”就是通過政治家道德人格的魅力和其德性的感召,喚起人們善良、仁慈的意誌。在內心意誌的驅使下,他們自覺自願地效仿政治家的價格選擇和行為。在這裏,孔子將道德與刑罰和政令相比較,他發現道德具有更好的社會效果。顯然,他反對統治者苛法於民,認為統治者應該選擇道德,“從心治民”。孟子繼承了孔子的上述思想,也反對政治濫用。“如果妳暴力攻擊妳的人民,妳會死。不太好,那國家就危險了。”(《孟子·離婁上》)他說服統治者不要傷害人民。如果人民被虐待得太厲害,他們會死而無憾,但不會太慘,他們的國家會被割。孟子反對朱利安,提出“罪人不死”。他說:“過去,文王統治著分歧。耕者為子,官為遺,城被侮而不征。澤梁未禁,罪人未殺。”(《孟子·惠亮·王霞》)這就是說,過去周文王統治周琦的時候,農民的稅率是九分之壹:做官的人,給的是世代相傳的俸祿;在檢查站和市場,只進行檢查,不征稅:不禁止任何人在湖裏捕魚。另外,最重要的是,對於罪犯來說,懲罰只涵蓋他自己,不包括他的妻子和孩子。在孟子看來,壹個賢明的君主應該對人民實行“仁政”,寬仁愛民,“與民同樂”。孟子記載了這樣壹段經典對話:今天,國王在這裏享受擊鼓。百姓聽到王鐘的鼓聲和管簧的聲音,擡起頭來,皺起眉頭,對太陽說:“我的國王喜歡打鼓,為什麽我的丈夫可以讓我如此極端?”父子不相逢,兄弟妻離子散。“今天,國王在這裏打獵,人民聽到了他的車馬的聲音。看到自己羽毛的美麗,他擡起頭,皺著眉頭告訴他們:“我的國王是個好獵手。為什麽我老公會讓我走上這個極端?“父子不相見,兄弟妻離子散。”沒有別的辦法。不與民同樂,君在此樂。百姓聽見王的鐘鼓聲和箭聲,就歡歡喜喜地告訴太陽:“我王的病很少。他怎麽能享受呢?”今天,王天在這裏打獵。當人們聽到王車馬的聲音,看到他羽毛的美麗時,他們高興而喜悅地告訴太陽:“我的國王很少生病。他怎麽能在野外打獵呢?”沒有別的辦法。與民同樂,則為王。孟子在這裏舉了兩個例子:享受音樂和打獵,試圖警告梁不要把自己的快樂強加於人民的痛苦。作為統治者,應盡己所能關心人民疾苦,努力實行“仁政”,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真正做到以民為本,“與民同樂”。第三,思想上要教書育人。孟子說:“好的治理不如好的教育。善政為民所畏;好的教學,人們喜歡它。善政得民財,良教得民心。”他認為好的政治措施比好的教育更容易被人們理解。好的治理只能讓人敬畏,好的教學才能讓人熱愛。為了贏得民心,必須實施良好的教育。所以孟子在“富民”的基礎上主張為民道德教育,要以孝教之,賞白禮者,不要以道為累。老人們吃肉穿衣帛,黎族人不餓不冷。然而,他們不是國王,也沒有留下什麽(孟子梁)這是作為壹個學校來教他們。尷尬者,養也;學,教也;令,射也。暑期學校,白天上課,星期天;學的是* * *之輩,都這麽清楚。(《孟子·滕文公》)養老是義。學校是教民之義,秩序是學鄉之義。學,國學也。孟子認為,育人不僅要有國學,更重要的是要大力興辦“東”、“學”、“序”等鄉村學校。設立學校的目的是對人民進行人倫教育,使人民了解人與人之間的各種道德關系以及相關的禮儀和行為準則。同時,這也是孟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他說:“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妻有別,老少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父子之親,君臣之禮義,夫妻之愛而內外有別,長幼之尊卑,朋友之誠。統治者的目的是教導人們如何處理這五種人際關系,了解這五種關系中所包含的各種禮儀規範。《明人倫》的具體要求是讓百姓知道孝順忠信的道理。孟子認為,當人們“在業余時間培養自己的孝順和忠誠”時,他們就可以“服務父親和兄弟,服務他們的長輩。”(《孟子·惠亮·王上》)在家孝順父母,尊敬兄長的子女,出門就是效忠君主。這樣既能有效防止“放掉惡奢”的社會動亂,又能使人們願意忠實地為君主服務。“人都是親的,長的長,世界是平的。”(《孟子·離婁上》)在孟子看來,每個人的生活經歷和社會實踐水平都是不同的。所以聖賢要因材施教。教育百家姓的方法有五種:“如雨者,成者,富者,答者,自得者。”這五件事也是君子之教。"(《孟子》)也就是說,在道德教育中,君子有五種教育方式,如潤物細無聲的及時雨,完善道德,培養人才,解惑解惑,以德報怨。孟子通過道德教育,試圖鏟除人們心中的道德規範。這樣,民心就會被制服,人民就會認可並自覺服從統治者的統治。參考文獻:[1]馮琦。中國古代哲學的邏輯發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2]馮友蘭。新版中國哲學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楊伯鈞。孟子的翻譯[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