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漢代修建的這幾座長城的作用有哪些?

漢代修建的這幾座長城的作用有哪些?

漢昭帝以後,漢宣帝繼續築城屯戍,對西域進行有效管理。公元前67年,漢宣帝派侍郎鄭吉在渠犁築城屯田。

公元前60年,漢宣帝又任鄭吉為都護西域騎都尉,設置西域都護府於烏壘城,以管理西域烏孫、大宛、康居、桃槐、疏勒、無雷等36屬國,以後西域屬國發展為50個。

漢代修建的這幾座長城,保存到後來,留下了很多的長城遺址,其中,位於河西走廊西端的甘肅省安西境內的漢長城有150千米,烽燧70座,城障3處。

這段長城東起甘肅玉門蘑菇灘,沿甘新公路南側,疏勒河北岸,逶迤向西,與甘肅敦煌境內的西堿墩相連。

這些漢長城及沿線的城障烽燧,是漢代河西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西漢王朝構建河西乃至整個北方防禦工程的歷史縮影。雖經千百年來的風雨剝蝕,仍然巍然屹立在戈壁荒漠中,堪稱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漢長城之壹。

在這段長城中,玉門關境內的漢代長城遺址,歷經了幾千年的風雨侵蝕,雖然失去了原有的雄偉風貌,但仍依稀可辨其大致輪廓。這段漢代長城,全長70多千米,保存較完整的壹段約20千米。最高部分約有2.3米,最低部分則只有0.3米。

這座漢長城,若以紅柳層計算,最高部分有7層,最高處約2.5米,最厚處約4米,每層紅柳厚約0.2米,砂石和土層最厚處約2米,紅柳層上下有芨芨草,厚約0.1米,最頂部的積砂層厚約0.4米。它是河西走廊漢代長城遺址中保存最完好的地段之壹。這段以砂石、紅柳和黃土為主要用料的古長城。雖然歷經了幾千年的風雨侵蝕,失去了原有的雄偉風貌,但大致輪廓仍依稀可辨。

在這段長城附近還有壹處著名的敦煌漢長城遺址。這裏的長城結構並無磚石,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造。

因為,在我國的敦煌北湖、西湖壹帶,生長著大片紅柳、蘆葦、羅布麻、胡楊樹等植物。古人在修建長城時,就用這些植物的枝條為地基,上鋪土、砂礫石再夾蘆葦層層夯築而成。以此分段修築,相連為墻。長城內則在低窪地鋪蓋細沙,稱為“天田”,以觀察腳印之用,是壹種防禦措施。

在這條長城沿線,每隔5千米左右還築有烽燧壹座。這就是古籍中所寫的“十裏壹大墩,五裏壹小墩”的烽火臺。

每座烽燧都有戍卒把守,遇有敵情,白天煨煙,夜晚舉火,點燃報警,傳遞消息,所燃煙火遠在約為5千米外都能看到。

敦煌境內的烽燧約有80多座,玉門關西湖壹帶保存得最為完整。漢代烽燧多呈底寬上窄的方柱形,主要建在長城內側。

築造結構主要有3種:壹是用黃膠土夯築而成;二是用天然板土、石塊夾紅柳、胡楊枝壘築而成;三是用土坯夾蘆葦砌築而成。

烽燧大都建在較高的地方,壹般都高達7米以上。有的殘高10米左右。烽燧頂部,四邊築有不高的女墻,形成壹間小屋。有的頂部後來還可以見到屋頂塌陷的遺跡和殘木柱等。

古代的烽燧大的叫“障”,小的叫“亭”,主要起舉火報警,傳遞消息的作用。漢代烽火信號標誌有5類,可分為烽、表、煙、苣火和積薪。其中前3種主晝,苣火主夜,積薪晝夜兼用。

這5類烽火信號,並非各自孤立使用,壹般是根據敵情組合使用。例如,有敵情10人以上者,白天點壹堆積薪,舉兩烽;夜間點壹堆積薪,點亮苣火。500人以上者,白天點兩堆積薪,舉3烽;夜間點兩堆積薪,點3苣火。

在古代用這種方法傳遞軍情,比馬跑的速度要快得多。從敦煌至長安用馬傳遞需要15天左右,用點烽燧傳遞只需要三天兩夜就可到達,這是古代人民了不起的創舉。

除這兩段長城,在我國的河北省承德境內、甘肅省金塔縣和內蒙古自治區陰山以北的烏拉特草原等地,還有幾處著名的漢長城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