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發現]中華武功--奇門兵器》視頻到這裏看壹下。 /view/113650.htm 綿繩套索,不知始於何時,亦並非兵器,臨陣時用者絕鮮,蓋壹尋常之綿繩,兩端結作錘形,長約壹丈二尺,構造至為簡單,用法亦止九勢,為壹種暗器,似飛鏢袖箭之壹類也;若用為架格攻擊,則非所宜。 此物法雖簡單,用之者非功力充足不可;古人雲:斷鋼易、而斷水難,用硬器只須力足以舉其器,即可指揮如意;用軮器者須貫其力,使軮者亦變如鋼條,然後始可以臨敵,故軮鞭流星錘等之不易習也。習軮器者,須能將兩臂之力,運入其械,此則非精於軮功者不能也。綿繩套索為器中之尤軮者,較諸軮鞭流星錘為更難。 另外,“十八般兵器”十壹——鞭。 鞭亦為短兵之壹種,其由來與鐧相同,惟戩必雙用,鞭則有單雙軮硬之分;考諸古籍所載,大都系單鞭硬鞭;稽之現在,則都重軮鞭。軮鞭之制,不知起於何時?創自何人?至雙鞭之法,疑後人因見於戩法雙用,攻禦並行之便利,故竊其法,易單為雙。然鞭戩同為無刃之短兵,不過形式稍異;至若掄舞攻禦之法,主力點既完全相同,自不能大異,彼創雙鞭者,亦正見其矜奇眩世耳。鞭之區別如是,而名稱亦至不壹,即就硬鞭而言,有竹節鞭,虎尾軮等數種,其余無論矣;大概皆就其形式而厘定其名耳。然因名之不同,其法亦因之而門戶雜出,多少不同,惟尉遲鞭法為世所崇尚,但近巳不得其傳,甚堪惋惜。此外即尋常之硬鞭法,亦大都拾各短兵之唾余,勉強組成,亦正不可為訓故本編以軮鞭補其缺,不願以魚混珍珠也。 鐵鞭為六角形,鐵鐧為四楞形“大小短長,隨人力所勝用之。”有的鞭首上聯綴壹條短鐵鏈,上系兩節鐵棍,稱做聯珠雙鐵鞭。還有壹種鐵鏈夾棒,出自西北地區,是受農家打禾連枷啟發創制而成的。 鞭、鐧二者,始源甚早,但鮮見出土文物。《史記·伍子胥列傳》:“及吳兵入城,伍子胥求昭王,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屍,鞭之三百,然後已。”說明春秋、戰國時期已開始用鞭。 《初學記·武部·刀》:古者用革,以撲罪人,亦以驅馬。故其文從革。《書》曰:“鞭作官刑。”此則施於民也。《傳》曰:“左執鞭弭。”又曰:“雖鞭之長,不及馬腹。”此則施於馬也。其後以竹代革,則策、 二文,又並從竹,蓋因驅策 擊之義以立名也。 後梁戰將王彥音,不僅善槍,而且善鐵鞭。馮雲鶻《金石索》中,圖示了王彥章鐵鞭壹幅,“長僅六尺二寸強,重清秤十五斤,凡十九節,每節以銅條束之,柄飾木而束以銅,柄端如槌,四面環列‘赤心報國’四字”。(《中國兵器史稿)可知鞭雖屬短兵類,但其形制較長,而且較重,需大力演練。 宋丁度、曾公亮《武經總要》:“鐵鞭多節,系襲晉代遺制。連珠三節鞭亦系胡人器形。鐵唐代已廣用之。” 宋人喜歡用短小的打擊兵器、主要靠重力打擊敵人,使用者必須是力氣大的人,多在馬上使用,徒手持用則重了壹些。 明代出現了兩節鐵鞭,其形略如宋代鐵鏈夾棒,但宋器鐵鏈頗長而短棒怍方體;明器則中鏈甚短,而上下棒均系細圓體,所以其名叫鞭。其他鞭,明代甚多,何良臣《陣紀》說:“鈀尾鞭、丈八鞭、連珠鐵鞭、豹尾鞭、鐵鞭,各有專門,但身法、手法、步法,皆由拳棍上來。”由此可知,明軍中多有用鞭者,而且重視以拳棍技術為基礎,來提高高鞭的實戰能力。 清代鞭形制已有軟硬之分,但軟硬之廣用,是在清軍入關之後,因為當時滿族人及北方人喜練這種鞭。當時為九節鞭,每壹節長僅三至四寸,聯以鐵環,不用時,可以收小握於壹手之中,或圍繞腰際。用時抽開鞭頭,套索於腕,猛力壹抽,鞭即挺直,可用其擊、笞、勾、縛,善用者常可勝敵人之刀劍,壹擊而可拖拉敵頸或腿,使其倒地。 還有壹種木質鞭桿,其長度以人之壹臂加肩寬度之,亦稱“短鞭”。因其形短小,用時極方便。 鞭有單、雙、軟、硬之分,其質有銅、鐵、鐵木、純木之別,與用皮革制成,驅趕牛馬的鞭子,是完全不同的器具。但軟鞭類的七節鞭、九節鞭、十三節鞭等,與趕牛馬的鞭子,在來源上,可能有壹定的關系。 鞭與鐧使法相似,主要以擋、摔、點、截、掃、盤、板、戳、攔、撩、撥,以及絞壓等主。它要求演習者在身法上轉折圓活,剛柔合度;步伐輕捷奮迅,與手法緊密配合。 軟鞭是軟硬兼施的兵器,其特點是身械協調性強,演練者強,既要有擊打速度,又要體現靈巧的方法。尤其舞動時,上下翻飛,相擊作響,如銀蛇飛舞,使人眼光撩亂,因此有極好的表演效果。
參考資料:
中華兵器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