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中國四大醫學名著作者分別是誰

中國四大醫學名著作者分別是誰

《黃帝內經》(作者不詳)、《難經》(扁鵲)、《傷寒雜病論》(張仲景)、《神農本草經》(作者不詳)、

1、《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又稱《內經》,是中國最早的典籍之壹,也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之首。相傳為黃帝所作,因以為名。

但後世較為公認此書最終成型於西漢,作者亦非壹人,而是由中國歷代黃老醫家傳承增補發展創作而來。

正如《淮南子·修務訓》所指出的那樣,冠以“黃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藉以說明中國醫藥文化發祥之早。實非壹時之言,亦非壹人之手。

2、《難經》

《難經》原名《黃帝八十壹難經》,又稱《八十壹難》,是中醫現存較早的經典著作。關於《難經》的作者與成書年代歷來有不同的看法,壹般認為其成書不晚於東漢,內容可能與秦越人(扁鵲)有壹定關系。

《難經》之“難”字,有“問難”或“疑難”之義。全書***八十壹難,采用問答方式,探討和論述了中醫的壹些理論問題,內容包括脈診、經絡、臟腑、陰陽、病因、病機、營衛、腧穴、針刺、病證等方面。

3、《傷寒雜病論》

《傷寒雜病論》 是中國傳統醫學著作之壹,作者是張仲景,至今是中國中醫院校開設的主要基礎課程之壹。2003年非典期間,該書和張仲景便再次成為人們關註的焦點。

《傷寒雜病論》系統地分析了傷寒的原因、癥狀、發展階段和處理方法,創造性地確立了對傷寒病的“六經分類”的辨證施治原則,奠定了理、法、方、藥的理論基礎。

4、《神農本草經》

《神農本草經》又稱《本草經》或《本經》,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壹,作為現存最早的中藥學著作,約起源於神農氏,代代口耳相傳,於東漢時期集結整理成書,成書非壹時,作者亦非壹人。

秦漢時期眾多醫學家搜集、總結、整理當時藥物學經驗成果的專著,是對中國中醫藥的第壹次系統總結。

其中規定的大部分中藥學理論和配伍規則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則在幾千年的用藥實踐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是中醫藥藥物學理論發展的源頭。

擴展資料:

作者資料:

1、扁鵲

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緩,字越人,又號盧醫,春秋戰國時期名醫。春秋戰國時期渤海郡鄭(今河北滄州市任丘市)人。

由於他的醫術高超,被認為是神醫,所以當時的人們借用了上古神話的黃帝時神醫“扁鵲”的名號來稱呼他。少時學醫於長桑君,盡傳其醫術禁方,擅長各科。

在趙為婦科,在周為五官科,在秦為兒科,名聞天下。秦太醫李醯術不如而嫉之,乃使人刺殺之。扁鵲奠定了中醫學的切脈診斷方法,開啟了中醫學的先河。相傳有名的中醫典籍《難經》為扁鵲所著。

2、張仲景

張仲景(約公元150~154年——約公元215~219年),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陽涅陽縣(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人。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後人尊稱為醫聖。

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

在方劑學方面,《傷寒雜病論》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創造了很多劑型,記載了大量有效的方劑。其所確立的六經辨證的治療原則,受到歷代醫學家的推崇。

這是中國第壹部從理論到實踐、確立辨證論治法則的醫學專著,是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壹,是後學者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著作,廣泛受到醫學生和臨床大夫的重視。

百度百科——中醫四大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