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起七簽》是壹部大規模的道教書籍,選擇性地編纂了大宋時期天宮寶典的內容。北宋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時任《左郎》作者的張俊芳編纂了《大宋天宮寶典》,然後精選了壹萬多篇被認為必不可少的文章,編成書,在天盛三年至七年(1025-1029年)呈獻給仁宗皇帝。
道教稱藏書為“雲賦”,分冊為“三窟四輔書”。因此,在該書的序言中,張俊芳有“雲浮奇影,壹點寶藏積諸子之奧”之類的話,故取名《雲浮錢起》。也有人說編這本書的目的是“報答真宗的恩情,為陛下第二夜來訪做準備,並擔任文學館的校對員,少壹點神秘感。”
音量劃分:
據張俊芳自序,此書原為120卷,載於《中興書目》(玉海引)、《屈本縣齋讀書錄》、《本元縣齋讀書錄》、《宋世義文誌》、《文學通考》等。《隋楚堂書目》無卷。《陸淑解題誌齋》共124卷。正統道藏、四庫全書、四大系列共122卷。
《道藏》的重刊沒有分卷,也沒有張俊芳的序,所以缺卷較多。然後這本書有120卷,124卷,122卷等等。壹百二十二卷是現行版本。包含了正統道經的玄學部。
主要影響:
本書收集的失傳道教書籍具有很高的資料價值,即幸存的書籍也頗有參考價值。比如《易生寶德貞君傳》雖然是節選,但序言是宋真宗作的,文中“易生寶德貞君”的稱謂只有六個字,可以糾正宋仁宗《易生寶德貞君傳》的錯誤。
本書以宋真宗《天童救命經序》和《太上天小兒救命經心得》為依據,記載了景福元年(892年)誦經的功效,證明天童救命經發源於唐代,北宋大觀三年四月(1109)所得茅山梁武鎮確為加判(據洪邁《簡毅
雲起的七象元素受到道教和學術界的重視。大宋時期的天宮之寶早已失傳,但多虧了這本書,我們才能對它有個大概的了解。因此,該書具有系統、全面、簡明的優點,故稱“道集”,是了解和研究道教的必備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