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我國是什麽時候開始被稱為中國的?

我國是什麽時候開始被稱為中國的?

壹、於省吾先生在《釋中國》壹文的論證,“中國”壹詞至遲出現在西周初年,目前所見到的最早的證據,是1963年在陜西雞賈村出土的壹口“何尊”(尊為古代的灑器,用青銅制成)上的銘文。銘文寫道“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則遷告於上天曰:‘余其宅茲中國,自之辟民’”(周武王在攻克了商的王都以後,就舉行了壹個莊嚴的儀式報告上天:“我已經據有中國,自己統治了這些百姓。”)銘文的前面還提到“惟王初遷,宅於成周,復稟武王禮”;可見是周成王時的紀錄。

二、“中國”壹詞之地域觀念演變考

“中國”壹詞所指範圍,隨著時代的推移而經歷了壹個由小到大的擴展過程。當《尚書》上出現“中國”時,僅僅是西周人們對自己所居關中、河洛地區的稱呼;到東周時,周的附屬地區也可以稱為“中國”了,“中國”的涵義擴展到包括各大小諸侯國在內的黃河中下遊地區。而隨著各諸侯國疆域的膨脹,“中國”成了列國全境的稱號。秦漢以來,又把不屬黃河流域但在中原王朝政權統轄範圍之內的地區都稱為“中國”,“中國”壹名終於成為我國的通用名號。19世紀中葉以來,“中國”則成了專指我們國家全部領土的專用名詞。

事實上,“中國”壹名雖有三千年文字記載的歷史,但它僅僅是壹種地域觀念,從夏、商、周開始直至清末,從來沒有壹個王朝或政權曾以“中國”作為正式國名。“中國”正式作為國名,始於辛亥革命以後。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成立,國際上通稱Republic of China,簡稱China(“中國”)。至此,“中國”壹名才成為具有近代國家概念的正式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