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訛字有幾個讀音

訛字有幾個讀音

訛字只有1個讀音é。

釋義:

1、錯誤:~字。~誤(文字、記載錯誤)。~謬。~傳(chuán)。以~傳~。

2、敲詐,假借某種理由向人強迫索取財物或其他權利:~詐。

3、謠言:~言(詐偽的話,謠言;胡言亂語)。

4、感化,變化:歲月遷~。

5、野火燒。

組詞、釋義及出處:

1、訛詐

釋義:借端敲詐,用威脅的手段索要財物。

出處:《鏡花緣》第九九回:“也有揑造詞訟在那裏訛詐的。”

2、語訛

釋義:言語訛誤。

出處:韓愈《落齒》詩:“語訛默固好,嚼廢軟還美。”

3、妖訛

釋義:怪誕虛妄。指怪誕乖謬之言。

出處:葛洪《抱樸子·明本》:“既不信道,好為訕毀,謂真正為妖訛,以神仙為誕妄。”

4、以訛傳訛

釋義:把不正確的消息錯誤地傳播出去,越傳越錯。

出處:陸采《懷香記·第三五出》:“以訛傳訛,紛然流謗,使深閨知兇信必生淒愴。”

訛字的造句:

1、現在有壹種風氣不好,就是喜歡聽小道消息,並且不加思索的傳播這些消息,以致往往以訛傳訛,無事生非。

2、篆文及其篆楷對應錯漏現象在古文獻中比較嚴重,但壹直未引起學界,特別是出版界的重視,往往以訛傳訛。

3、當中有不少民間道聽塗說的小故事,經歷百年似假還真的口耳相傳,以訛傳訛,演變成壹個個眾說紛紜、真假難分的奇聞、傳說。

4、謠言從不止於智者,這世界上大多數的人都是以訛傳訛,只有在真正的事實擺在面前的時候,他們才會接受真相。

5、金石著目或考證之類大多以文獻證文獻,依賴於古籍著錄,沒有實物上的實證,因此往往真贗錯出,以訛傳訛,存在不少錯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