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跌打損傷藥物怎麽用
當發生急性軟組織扭挫傷時,如肌肉拉傷、韌帶拉傷,可選用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藥物。比如紅花油可以塗在患處,按摩到局部發熱。同時可口服三七片等藥物,活血止痛。
另外,有小關節挫傷、扭傷時,可選用止痛消腫的藥物,患處可塗抹扶他林霜、芬必得霜等。,和大爹藥丸可以同時服用。雲南白藥可用於外傷出血,同時口服三七片或雲南白藥。
特別需要註意的是,大部分跌打損傷的藥物都是活血化瘀的藥物,所以孕婦禁用。
2.跌打損傷的藥怎麽做?
酒(跌打損傷)接骨
[配方]羊巧(炒黃)、大黃、當歸、白芍各9g,牡丹皮6g,生地15g,土鱉蟲(搗碎汁)10,土鱉蟲(搗碎汁)30,紅花9g,銅粉(下)3g,米酒300ml。
【方法】將前九味搗碎,加黃酒同煎,再加自然銅服用。
【功能】強筋接骨。
主治:跌打損傷,手腳骨折。
【用法】口服。手術接合後,服用1次。
[附註]引自“Tanya內部匯編”
三七大爹酒
[配方]三七、血竭、啤酒花各65438±020克,大黃、桃仁、澤蘭、紅花、當歸尾、乳香、沒藥、秦艽、續斷、杜仲、骨碎補、土鱉蟲、蘇木、無名異、自然銅。馬胗(炒黃去毛)每個150g,七葉壹花90g,三華酒(白酒)15kg。
[方法]切片20片,放入容器中,加入三華酒,密封,浸泡兩個月以上,過濾去渣。
【功能】內服。每次服用15 ~ 30ml,每日服用1-2次。外用。如果疼,每天擦患處2-3次。裂傷傷員應用消毒紗布或棉墊浸濕包紮,每日換藥1次。
【附言】引自博寧經驗集錦。孕婦不宜口服。
創傷酒
配方]柴胡、當歸、川芎各65438±02g,續斷、馬錢子(制)、骨碎補(去毛)、黃芩、桃仁、五靈脂、赤芍、蘇木各6g,紅花、三棱各4g,乳香(醋制)3g,65度白酒65438±0000ml。
【方法】將前14香精研磨成粗粉,混合均勻,裝入布袋,放入罐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30天,壓濾去渣,靜置沈澱,取上清液裝瓶備用。
【功能】舒筋活血,消腫止痛。主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筋骨不適。
【用法】口服。每次服用30-60毫升,每日兩次。也可以外用,擦在患處。
【P.S】引自《中藥制劑匯編》。
跌打損傷常用藥物
片仔癀:
功能:清熱解毒,涼血化瘀,消腫止痛。用於癰、癤、無名腫毒、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口服0.6g,8歲以下兒童0.1.5g ~ 0.3g,每日2 ~ 3次;外用時,用涼開水或醋研末敷於患處(潰瘍患者,可敷於患處周圍),每日數次,經常保持濕潤。還是遵醫囑。
中華大爹丸:
功能:消腫止痛,舒筋活絡,止血生肌,活血祛風。可用於跌打損傷、腰膝酸軟、瘀血阻滯、腫痛、外傷出血。現在臨床上用於軟組織損傷、扭傷、脫位、骨折、類風濕性關節炎等。
骨折挫傷粉:
功能:舒筋活絡、接骨止痛、消腫散瘀。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腰閃、骨傷勞損。
(下跌)萬華石油:
功能:止血、鎮痛、解毒、消腫、生肌。用於跌打損傷、腫痛、水火燙傷、外傷出血,尤其適用於瘀血腫痛的身體各部位閉合性損傷。
活血止痛膠囊:
功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還可用於肩周炎、坐骨神經痛、冠心病心絞痛、婦女月經不調、痛經等。
田七:
功能:化瘀止血,消腫止痛。用於咯血、吐血、鼻衄、便血、外傷出血、外傷瘀血、癰痛、產後血虛、胸腹刺痛。
百寶丹:
功能:祛瘀消腫,止血止痛,散寒通絡,活血解毒。可用於各種疾病,如刀槍外傷、跌打損傷、紅腫熱痛、癰腫、經痛、閉經、風濕關節痛、胃脘痛等。現在常用於婦科,月經不調,慢性胃炎,關節炎。
正骨水:
功能;活血化瘀、舒筋活絡、消腫止痛。用於外傷扭傷,各種骨折脫位。運動前後揉搓,消除疲勞。
骨駁水:
功能:活血化瘀,止血止痛,強筋骨,利關節。用於跌打損傷、骨折脫位、瘀血腫痛、寒濕痹痛等。
打石膏:
功能:舒筋活絡,祛瘀止痛。用於跌打損傷、挫傷、腫痛、類風濕性關節炎。
痛苦折磨著外面的精神:
功能:舒筋活絡,消腫止痛。可用於治療急性軟組織損傷、局部充血、疼痛等。
陽性紅花油:
功能:急救、止痛、消炎、止血。主治心痛、風濕骨痛、跌打損傷、扭傷、刀傷、燙傷、火傷、蚊蟲叮咬。
創傷藥片:
功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可用於跌打損傷、筋骨損傷、瘀血腫痛、腰扭傷、呼吸困難。
血竭粉膠囊:
功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止血、促進傷口愈合。可用於跌打損傷、內傷、血瘀、癰瘡、四肢麻木、閉經、痛經、產後瘀滯等。
克糖痛搽劑:
功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主要用於急性痿
組織扭轉和挫傷。
鄭起止痛膏:
功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幹黃水,除濕。適用於急慢性扭挫傷、外傷瘀血疼痛、肩周炎、腰椎病、頸椎病、骨折、骨質增生疼痛、風濕類風濕疼痛。
傷科七味片:
功能:祛瘀消腫,活血止痛。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和瘀血。現代醫學用於急性軟組織損傷、骨折和骨關節損傷。可用於減輕疼痛,促進手術和傷口愈合。
金申膠囊:
功能:舒筋通絡,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可用於骨折恢復、關節炎、頸椎病、肥大性脊椎炎、肩周炎、坐骨神經痛和慢性關節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