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描寫龍川陀城的作文

描寫龍川陀城的作文

龍川佗城_龍川陀城 -佗城歷史

佗城是廣東省最古老的縣城之壹,至今已有約2200年的歷史,關於佗城,歷代史籍有詳細記述:

(1)史誌記載

據《史記.主父偃傳》記載,在秦軍第壹次南平百越時,趙佗屠睢同為秦軍主要將領。公元前218年,秦軍第壹次進軍嶺南。秦主將屠睢的軍隊,在西線的西甌地區慘敗,屠睢被殺,“伏屍流血數十萬”。東線的趙佗壹路大軍,實行剿撫結合政策,得到越人支持,在閩越壹帶建立穩固基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派任囂為主將,趙佗輔佐之,南平百越,置南海、桂林、象郡,任命任囂為南海郡尉,趙佗為龍川令。因趙佗是東線壹路軍,進軍路線很可能是從西江進入龍江,即東江上遊(今龍川東北部),順江而下,直至龍川老隆建立軍事營寨,在今之龍川佗城築土城設治所。龍川旅臺學者近年編修的《龍川縣誌》載黃勛著《南越王趙佗龍川老隆行轅考》壹文雲:“趙佗率軍最初抵達老隆設營寨頂、指揮設防部署,得川安謐後隨之開邑龍川(龍城),建築城池,以龍川令侯霸業自主。”今老隆寨頂的古堡殘垣仍隱約可見,相傳是南越王營寨處。老隆寨堡的南面約10公裏處就是龍川佗城。佗城,三面環山,山峰秀麗,東臨東江,江水如龍。趙佗選擇此地築土城為縣治,是有道理的。更為重要的是,佗城處於東江、韓江分水界附近,西南可順東江而下控制龍川南部,東南可順韓而下控制龍川東部,戰略意義十分突出。

唐宰相李吉甫所修《元和郡縣誌》(卷三十四)河源縣條目中記:“龍川故城在縣東北水路壹百七十五裏,秦龍川縣也。秦南海尉任囂疾,召龍川令趙佗,授之以政,即此處也。”按今之龍川佗城的地理位置,適為河源東北水路壹百七十五裏,這與元和誌所說正好相吻合。 宋樂史撰的《太平寰宇記》(卷壹百五十五)龍川條目中記雲:“舊雷鄉縣廣南劉 偽號乾亨六年改為龍川縣,仍移就縣,古趙佗城,西接嶅山,南臨 水。在西北五裏,龍川江舊名 溪,自虔州安遠流至縣界。”龍川江(即東江)源頭從江西省安遠縣流入廣東的第1個縣即龍川縣。今之龍川佗城西北正接嶅山,南臨龍川江。這與《太平寰記》所說的地理位置正好相壹致。

王象之撰《輿地紀勝》引《循陽誌翁韶序》雲:“宋紹興十五年,知州韓京遷於城東,即尉佗之故宅,有臺有井。”又說:“龍川故城在循州治30步。”當年循州治所即在今佗城鎮府的右側壹帶。 唐《元和郡縣誌》(卷三十四第八九頁)河源縣條目記雲:“龍穴山今名龍川山,在(河源)縣東北三百四十裏。”這是迄今的見最早記載龍川“龍穴山”的古籍。再查考明嘉靖《惠州府誌.輿圖.惠州府境總圖》中所畫的“龍穴山”的方位,正是龍川縣的廣信都、十壹都毗鄰的地方。這也是迄今所見最早畫有“龍穴山”的輿圖。據龍川縣文化名城調查組的同誌親自到實地考察,證實了今之龍川廣信、十壹都毗鄰處(今龍川東北部,即麻布崗、巖鎮等地)就“龍”取名山水8處,其中有壹處“即穴流泉”十分形象地如顏師古等所說的景觀相似。經查考,“即穴流泉”處同元和誌所記和惠州輿圖所畫的方位相吻合。查考明嘉靖《惠川府誌.輿圖.龍川境圖》記雲:“(佗城)西至柳城村河源界20裏,西南到允下村河源界20裏。”同書的《惠州府誌.輿圖.河源縣境之圖》記雲:“(河源)東北到龍川允下村界壹百五十裏。”據此可證,趙佗故城愉好在今之龍川佗城境內。

(2)文物古跡

根據龍川縣博物館考證有關史料,秦時建龍川縣城限於人力、物力、財力,築的是方形土城。在04年佗城出土的秦漢時期的墓葬,其墓室均為土墳墓,沒有磚室墓,直至隋唐時代才有磚墓。由此說明,考古發掘的情況是符合歷史事實的。歷經二千多年的變遷,古龍川縣城今已不存在,但許多文物遺跡仍保存完好,如位於龍川縣佗城光孝寺內(今佗城中山街何屋側面)的越王井,是秦縣令趙佗的汲井,後趙佗為南越王,故曰:“越王井”。唐乾符五年(公元878年)重修,邑賢韋昌明作有井記,勒之於石。《越王井記》雲:“南越王趙佗,昔令龍川時,建治於嶅湖之東,阻山帶河,四面平曠,登山望景,惟此為中,厥土沃壤,草木漸苞,墾辟定規制。北距嶅山十裏,東距五馬峰五裏,南距河裏許,相對即海珠山也(現佗城東壩對岸案下山下江中有石,光圓如珠,故名)。鑿井於治之東偏,曰越井。”《越王井記》所指的正是今之龍川佗城的地理位置。井記又曰:“昌明祖以陜中人來此,已幾三十五代矣!實與越井相終始。”昌明是循州第1個進士,在唐僖宗時,官至禦史翰林學士,治學嚴謹,加之其祖與趙佗是同輩人,從陜中跟趙佗同來,故城之事,祖輩相傳,可信。

佗城內築有趙佗故宅、趙佗臺、趙佗弩營處,城郊有趙佗訓練軍隊的馬箭崗等,遺址至今尚存。

佗城至今仍留下眾多古跡和古建築,秦時古城基、越王井、趙佗故居、唐代的正相塔;宋代的循州治所;明清時代的城隍廟、越王廟、孔廟、東河、仙塔橋、新塔、考棚等舊址及古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