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英文參考羊耳旋覆花根【湘雅醫學詞典】
3《中藥大辭典》小毛香小毛香是中藥的名稱,來源於《本草分類》,是湖南醫學記載[1]中菊花的別名。
3.1小毛香別名白牛膽、、白背風、白芷、小毛香[2]
3.2來源及產地:羊耳菊的根或全草(BUChHam。)DC。菊科植物。分布於雲南、四川、貴州、廣西、廣東、江西、福建和浙江。[2]
3.3辛,甘,微苦,性溫[2]。
3.4功能主要用於祛風散寒、利濕、行氣止痛[2]。
1.治療感冒、咳嗽、哮喘、風濕關節痛、神經性頭痛、胃痛、胸悶膈、痢疾、腹瀉和早期血吸蟲病[2]。
2.月經不調,痛經,白帶。煎服:9 ~ 30g。[2]
3.煎洗痔瘡疥瘡[2]。
3.5地上化學成分包括麝香草酚及其丁醚、異麝香草酚、肌醇四磷酸酯等。根皮中含有羽扇豆醇、月桂酸、肉豆蔻酸、齊墩果酸、β谷甾醇等。[2]
3.6藥理作用小鼠腹腔註射湯劑有鎮咳作用[2]。
4 *字典小毛香4.1來源《草藥分類》
4.2拼音姓名ɡXi m:o máo Xiān
4.3小毛香別名有白芷、白芷(本草)、黑骨風(昆明藥用植物調查報告)、尋骨風、鐵心香(四川中藥誌)、白前(泉州本草)。
4.4出處為菊科植物的根。經過漫長的夏天,它被挖掘出來。
4.5原植物形態見文章“白牛膽”。
4.6棲息地分布於四川、廣東、雲南、福建、湖南等地。
4.7性狀根長約10 ~ 30 cm,粗1 cm,外觀較暗。切面硬脆香。
4.8性味辛溫。
①生藥材性味簡介:“味辛,性平。”
②草藥分類:“性熱。”
③《四川中藥誌》:“性溫,味辛,無毒。”
4.9功能主要用於祛風散寒、活血舒筋。治療感冒、咳嗽、哮喘、風濕關節痛和月經不調。
①《生藥材精要》:“祛風,散熱毒,治哮。”
(2)分類藥物:“治咳嗽,從表祛寒。”
(3)《昆明藥用植物考察報告》:“治筋骨酸痛。”
④實用中草藥:“祛風解表,燥濕利水。治療產後感冒、產後血淤癌、妊娠、尿路梗阻。肝炎、胃痛、消化不良、腹痛、感冒咳嗽、牙漏、頸淋巴結腫大。”
4.10小毛香內服用法用量:煎服,3 ~ 5元(鮮1 ~ 2兩);或者泡在酒裏。
4.11附件①治感冒頭痛、風濕骨痛:白牛膽根五元至壹兩,與雞蛋同煮。(泉州本草)
②治黃疸腫:白牛膽鮮根二至四根。和豬肉壹起煮。(泉州本草)
③治小兒疳積:白牛膽壹兩。用水煎服。(泉州本草)
4治牙痛:白牛膽根壹兩。水煮豬肉食品。(湖南藥理學)
4.12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