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誰能告訴我《玉海》是怎樣的壹本書?

誰能告訴我《玉海》是怎樣的壹本書?

筆者把玉海樓與《玉海》和文天祥三者放在壹起,並非故弄玄虛,它們之間確有壹定的歷史淵源。

溫州人都知道玉海樓在晚清時與寧波的天壹閣、嘉興的嘉業堂、湖州的百百宋樓並稱浙江晚清著名的四大私家藏書樓。玉海樓還因為主人是位成績卓著、著作等身的學者和愛國教育家而名聲大顯,上世紀90年代被列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1964年,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郭沫若前來參觀時,用“玉海”二字寫了副藏頭聯:“玉成桃李海湧波瀾”。上聯寓獎掖後進,下聯意指學術成就。對樓與主人的功績及對後世的深遠影響給予形象而貼切的評價,這大概是孫氏父子所始料未及的吧!

不過,當初孫衣言、孫詒讓父子用“玉海”來命名自己藏書樓的用心卻是十分深邃的,也留給後人回味。歷史上最先啟用“玉海”來命名自己著作的是南朝齊代(479—502年)的文人張融,可惜著作現已失傳。他向別人解釋取名用意時說過:“蓋以玉比德、海崇上善”。意義也頗新穎。約800年後,南宋有位博學多識的禮部尚書王應麟(1223—1296),壹生著作甚富,擁有《困學紀聞》等23種巨著,其中有部200卷的鴻篇,也是用“玉海”來命名。此書按天文、地理、臺閣、宮室、服食、器用等240韻類分別匯述,是部集中大量文史學術資料的類書。與《太平禦覽》、《太平廣記》和《冊府之龜》合稱為宋代四大類書而著名書林。王應麟自己認為這個書名有“如玉之珍貴、若海之浩瀚”的意思。孫氏父子取此恐怕只是他們的原意之壹。

孫氏父子更清楚王應麟不但是位飽學之士,更有壹雙識才的慧眼,寶?四年(1256),宋理宗讓這位禮部尚書擔任殿試復試考官,理宗認為初試排在第七的那份試卷最優,打算提為首位,讓王復核。王應麟看了這份卷子後頓首對皇帝說:“是卷古說若龜鑒,忠肝如鐵石,臣敢為(皇上)得士賀。”(見《宋史》卷438、《儒林》卷8)後來唱名時(科考試卷均糊名密封)是文天祥的卷子,便成了狀元。王應麟以文識人,果然沒有看錯人。以後文天祥在國家危難關頭,毅然以自己家財起兵勤王,全力抵抗元兵。出使元軍時第壹次被拘,脫險南下溫州,召集各路兵馬繼續抗元。第二次在廣東五坡嶺兵敗被俘,元帥張弘範挾他過零丁洋,逼他寫信勸宋將張世傑投降,遭到他堅決拒絕,並寫《過零丁洋》詩以明誌,詩中有:“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跟他後來在大都(北京)被押時不屈,死時寫的《正氣歌》壹樣,為世所誦,成為歷代人們所崇敬學習的民族英雄。

於是,玉海樓的命名,又透露孫氏父子的另壹層深意,那就是孫氏不僅希望這些如玉的書籍提供後人開展學術研究、弘揚先進傳統文化;更希望後人以玉比德,以海崇善,湧現大批為國育才、識才的教育家和大批建國、保國的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