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解讀齊齊哈爾歷史文化中的漁獵因素(上)

解讀齊齊哈爾歷史文化中的漁獵因素(上)

石器時代齊齊哈爾歷史文化壹瞥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古代的齊齊哈爾,幅員遼闊,無人居住。哪裏還能有人類生存?甚至提到石器文化,大家第壹反應就是考古學家梁思永和以五福、滕家崗為代表的昂昂溪新石器文化遺址。我們腳下的這片熱土真的這麽荒涼嗎?石器時代只持續了大約7500年嗎?在這裏,不用我多說,讓考古發現告訴妳。

石器證明,它是黑龍江省西南部小興安嶺與松嫩平原交匯處,北緯47°的著名寒黑土。這裏地勢北高南低,北部和西部是小興安嶺南麓,中部和南部是嫩江沖積平原——這只是幾億年來地殼變化的結果。發源於伊勒胡裏山的嫩江,順勢而下,與數不清的溪水、風交融,綿延千裏。在吉林省松原市匯入松花江,奔流至黑龍江入海。

事情發生了變化,大約在3萬年前,全球氣候正在經歷冰河時期的變暖。此時,齊齊哈爾地區已有遠古人類活動的跡象。1982年,黑龍江省水文地質學家在齊齊哈爾發現了已知最早的人類活動遺跡,即齊齊哈爾市龍江縣景星鎮以南六公裏的漢水右岸二級階地景星舊石器文化遺址。確定是2萬到3萬年前。此後,考古人員在附近發現了三處屬於同壹石器文化類型的舊石器文化遺址:景星鎮姚剛、七棵樹鎮望海屯和七棵樹鎮正陽畜牧場。以燧石、瑪瑙、石英為原料采集出土的鑿子、刮刀、細石芯、細石葉、石屑等,都是由粗糙、粗糙的材料制成。考古學家認為,井陘舊石器文化類型填補了該地區乃至黑龍江省史前文化發展序列中的壹個缺失環節,對研究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的過渡,探索細石器的產生、發展和時空關系具有重要意義。

仿佛轉眼間,齊齊哈爾地區又壹次迎來了萬年後的新復蘇。當時氣候溫和,湖泊沼澤密布,植被茂盛。大型猛獁象、東北野牛、盤羊、野豬、普氏羚羊和野鹿出沒在綠草如茵的山丘上。大型水鳥生活在湖的周圍,水中有豐富的魚類。嫩水先民依山傍水而居,有的活動在嫩江兩岸的高伏地區,有的行走在大興安嶺余脈山麓之間,食其發,飲其血。他們使用原始的工具,如切割器、發夾狀的裝置、刮刀、尖的裝置、雕刻器、切割器、石屑、石核、石葉、骨器等。他們與自然和諧相處。這種場景在約壹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中得到了演繹,如龍江縣的半拉山、昂昂溪的大興屯、訥河市的清河屯、神泉子、富裕縣的庫木、小屯和梅裏斯區的大哈蔔、芒格圖、黑崗子,碾子山的社東山、山坡屯。特別是昂昂溪大興屯舊石器文化遺址,由於文化遺存豐富,被專家鑒定為早期獵人的臨時營地。

考古學家認為,上述舊石器大多屬於磨光石器,反映了從磨制石器向磨制石器的過渡過程,是舊石器時代晚期到新石器時代早期古代人類生活的標誌,是漁獵文化的壹種類型。祖先們穿著獸皮或樹葉制成的衣服,學會了用火,吃燒烤食物,住在山洞裏。著名考古學家賈蘭坡從碾子山、半拉山、大興屯出土的石器及其加工工藝來看,認為嫩江流域舊石器文化與華北地區的小石器傳統有關,應該是華北舊石器文化向北的延續。這些遺址的發現不僅為研究中國北方舊石器文化與中國東北地區的關系提供了重要證據,而且對研究中國、東北亞(包括日本列島)和北美的古代文化起源也具有重要價值。

幾年前,我去碾子山遊玩時,路過社東山,發現那個深洞已經被有關方面用土填好了。當時,齊齊哈爾文管站的考古學家李龍先生在這個洞穴附近發現了許多大型鍛造石器,應該是古人類的棲息地。我覺得如果在這裏布置壹個古代人類活動場景,會是壹個不錯的景點。或許有關方面並不清楚“蛇洞”的價值。如果他們有,以安全為借口關閉就沒意思了。2017年7月,去碾子山采風,發現洞口已經掛了工地牌子,在洞裏考察簡直太簡單了。

據文管部門統計,到目前為止,齊齊哈爾地區已發現13處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存,但實際上嫩江流域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遠不止這些,只是其中壹部分未被發現,還有壹部分淹沒在尤努爾庫區。2002年,尼爾基水庫蓄水前,考古學家在嫩江上搜尋,以搶救洪水淹沒區的歷史遺跡。在訥河市學田鄉神泉屯東北約400米處,考古人員發現了壹處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古人類遺址——神泉石器時代2號,出土了石錐、石葉、楔形石芯、刮刀、剁器、尖器等石器3000余件,被稱為“石器加工廠”。其中有壹個瑪瑙石錐,玲瓏剔透,工藝精湛,堪稱極品。隨著尼爾基水庫的建成蓄水,嫩江兩岸淹沒了許多石器、青銅器、早期鐵器、遼金及清代遺存。

(作者:張首晟)

齊齊哈爾新聞傳媒中心編輯整理自齊齊哈爾人民網。

舊石器時代(2)嫩江(1)石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