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裏的蛔蟲的浪漫說法:妳真是我的知音。
知音壹詞來源於俞伯牙與鐘子期(相傳為春秋時代的人)的故事。相傳俞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琴,伯牙每次想到什麽,鐘子期都能從琴聲中領會到伯牙所想。
子期死後伯牙摔掉自己心愛的琴折斷琴弦再不彈琴了因為他沒有知音了,再也沒有更了解他的人了。兩位“知音”的友誼感動了後人,人們常用知音來形容朋友之間的情誼。
《列子》和《呂氏春秋》之後,西漢的《韓詩外傳》、《淮南子》、《說苑》,東漢的《風俗通義》、《琴操》、《樂府解題》等等眾多古籍紛紛援引。這些作品裏,有關伯牙的描述,在內容上更為豐富。例如東漢蔡邑的《琴操》中還記載了伯牙向音樂家成連拜師學習古琴“移情”之法的逸事。
明代馮夢龍的《警世通言》開卷第壹篇是《俞伯牙摔琴謝知音》。在這篇小說中伯牙成了樂官俞伯牙,鐘子期卻成了漢陽的樵夫,上古的壹小段百來字典故此時完全變成了人物、地點、情節樣樣俱全的話本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