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由之法,即包括中草藥在內的,借符咒禁禳來治療疾病的壹種方法。
“祝”者咒也,“由”者病的原由也。“祝由”的概念很廣,包括禁法、咒法、祝法、符法,以及暗示療法、心理療法、催眠療法、音樂療法等,並非僅僅祝其病由而愈其病。有些病原因已明,可是祝之不愈,這說明祝法不起作用,就要改用禁法,或符法,或配合藥物治療。
壹 歷史源流
在上古時代,醫師就是巫師,差不多全世界各民族都是壹樣。巫師運用他的法術,驅使鬼神,為人民解災、救難、治病。他們甚至能起死回生。所以,在古代,“巫醫”兩個字總是連在壹起的。到後世,用藥物治病的醫道發明了,出現了不用巫術的醫師,於是“巫”與“醫”才分了家。
祝由科是巫師的後裔,他們的來源很古。東漢時,張魯創設“鬼道教”,這個教門是事鬼的,也是巫師的流變。北魏時,寇謙之倡立“道教”,刪去“鬼”字,表示他們是事神而不事鬼,又采用老子哲學的思想基礎,於是成為壹門新的宗教,其實是受了佛教的影響。
祝由科在唐宋以後,成為壹種以符咒治病的醫科。他們被道教排斥,認為是邪門。其實道教中也還有用符咒治病的道士。
“祝由”壹說,從現存典籍來看,最早見於《黃帝內經》中的《素問》和《靈樞》。據這兩本書的描述和“祝由”壹詞的本義,“祝”是指“祝禱”,多半是由“巫”來承擔的,因為“巫”和“祝”在古代基本上具有同樣內涵[1]。“由”則指病因、病由。因此“祝由”就是根據病因之所在,用祝禱去治病的方法。
《素問》說它是壹種“古之治病”的方法,是通過“移精變氣”的手段來達到其去除病因的目的。由此可知,“祝禱”只是人們可以目睹的表面形式,真正實質性的除病過程是在超越感觀以外的“移精變氣”中去進行的。“往古”之時,人們沒有復雜的心理活動,心誌內守,“內無眷慕之累”,身處自然之中,順應四時變化,在那樣的“恬憺之世”,人身正氣強固,病“邪不能深入”,因此“移精祝由”就足以把病治好了。到了黃帝、歧伯那個時代,人就已經變得不那樣順應自然了。“憂患緣其內,苦形傷其外”,又不順應四時氣候變化,逆著寒暑節氣行事,使得“賊風”、“虛邪”頻頻襲人,內傷“五臟骨髓,外傷空竅肌膚”,乃至小病變大病、大病則造成死亡。這壹來,祝由的方法也就不像過去那樣有效了。
又據《靈樞》,祝由這種治病方法,自來就善治那種突如其來、既無外因又無內因的怪病。這種病壹般人都歸於鬼神所為,因此由巫來祝禱就是理所當然的了。但歧伯認為,其中也有病邪留在體內“未發”,壹旦病者心中情誌波動,“血氣內亂”、正邪“兩氣相搏”而成病的。由於這種病的病因(物質結構)極其微細,“視之不見、聽而不聞”,因此就像鬼神引起的壹樣。當黃帝問為甚麽可以祝禱而治愈時,歧伯回答說,古代那些巫,由於知道各種疾病的克制方法,又預先看到病是從哪裏來的,因此用祝禱來治療就能奏效。
按《歷代職官表》所載,“祝由”治病的方法在周代至唐代以前的官方醫療機構中都沒有被提到,但是在唐代的“太醫署”中卻是四大科之壹,只不過名字叫作“咒禁”,更加強調其“祝禱”的內涵以及禱詞的“咒語”性質。唐代的“太醫署”既是醫學教育機構,又是醫療單位,在編制上分為四科:醫科、針科、按摩科、咒禁科。其中醫科又設有體療、少小、瘡腫、耳鼻口齒和角法等不同專業。每壹科中設“博士”壹人,其余依次設有“醫師”、“醫工”、“醫生”若幹人,在醫科和針科中還各有“助教”壹人,次於“博士”、高於“醫師”。在當時的“咒禁科”中設有“咒禁博士”壹名、“咒禁師”兩名、“咒禁工”八名、“咒禁生”十名。
從唐代以後到明代以前,“祝由”或“咒禁”的名稱又不見於官方記載了。明代的最高醫療管理和教育機構是“太醫院”。太醫院中設有十三科:大方脈、小方脈、婦人、瘡瘍、針灸、眼、口齒、接骨、傷寒、咽喉、金鏃、按摩、祝由。壹方面,祝由治病的方法又重新得到了官方最高醫療機構的承認和扶持;另壹方面,祝由科已經是十三科之末了,因此有“祝由十三科”之稱。到了清初,太醫院的科別設置減為十壹科,祝由科被排斥出了太醫院。明代以後,似乎祝由科便再沒有回到過官方醫療機構的花名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