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本甲狀腺炎為臨床慢性病,是壹種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癥,具有壹定的遺傳性。本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發生,早期癥狀不明顯,多數人是因為甲狀腺腫、甲減就診才發現的,有壹過性甲亢期、穩定期、甲減期等不同階段表現。
病由肝經循行部位 責之心脾腎肝
在中醫的角度上來講,橋本氏甲狀腺炎通常歸屬於中醫學“癭病”“癭瘤”“癭勞”等範疇。病因病機為稟賦不足,情誌失調,勞倦內傷,導致肝脾腎臟腑功能失調,正氣虧虛,氣滯痰凝,血行瘀滯,痰凝血瘀,壅聚於頸前而成。久病耗氣傷陰,以致氣陰兩虛。久病及腎,腎陽虧虛,命門火衰,陽損及陰,可致陰陽兩虛。部分陰不制陽,可致肝火上炎,成為致病因素。因此聶春華指出,橋本氏甲狀腺炎病機雖復雜,但不外虛、郁、痰、濕、瘀五端。從臟腑而論,本病之病位在肝經循行部位,肝主疏泄,疏泄情誌與氣機,甲狀腺為肝經所絡屬,因此會影響到心脾腎。
治以疏肝健脾 化痰消 癭
該病以憂思抑郁或惱怒氣結,即影響肝之疏泄,又損傷脾之運化,使氣機郁滯,氣不行津,凝聚成痰,結頸前,日久血行受滯,癭腫加重。若肝木疏泄太過,則導致肝火,肝陽過亢,甚至有的心火亦亢,表現機體代謝功能亢進,產生心悸、心煩易怒等壹系列郁火傷陰癥候。若肝木疏泄不及,可致脾腎功能減弱,甚至脾腎虧虛,產生甲減,表現有怕冷肢體腫脹等壹些了脾腎陽虛癥狀。
聶春華自擬“平甲消癭湯”,由香附、丹參、梔子、茯苓、浙貝母等藥組成。方選香附疏肝理氣、調經止痛;丹參改善心臟功能、活血祛瘀、調經止痛、除煩安神、涼血消癰等;梔子活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茯苓可提高抵抗力,防止癌細胞侵害、利水滲濕,健脾,寧心;浙貝母清熱散結、化痰消癭,以助化痰降濁行氣祛瘀之力。諸藥相合,***奏提高免疫力、疏肝理氣、化痰降濁、活血化瘀、健脾益氣之功效,標本兼治,直切病機。
臨證應用時,根據其臨床表現,在本方基礎上隨證化裁。在臨床辨證中,聶春華註重從舌脈變化探知痰瘀之側重,如舌苔白膩,脈弦滑,為肝郁脾虛證;舌尖紅、苔薄黃,脈弦數者,為心肝火旺證;舌質舌質紅,脈細或細數者,則為氣陰兩虛證,脈證合參,隨證加減,每獲良效。
病案舉隅
呂某,女,41歲,河北保定市人,2020年4月21日來院初診。患者於2019年11月21日在當地醫院體檢發現甲狀腺腫物及甲功異常,平時經常伴有胸悶腹脹、憋氣、等不適癥狀,之後就診於當地醫院,給予西藥治療,服用藥物約4個月,甲狀腺腫物無好轉,甲功異常無好轉,患者自發病以來怕冷、乏力、無心慌,頸部疼痛及壓痛,頸部無壓迫感。納呆,食少,睡眠不好,體重增加約10kg,大小便正常。形體偏胖,便溏不爽,月經周期不規律,量少,舌苔白,脈沈細。體溫36.7 脈搏51次/分 呼吸 20次/分,血壓 114/82mmHg.
西醫診斷:橋木氏病 (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甲狀腺功能減退癥。中醫診斷:頸部腫大,伴有畏寒肢冷,面色萎黃,肢體虛腫,食少納呆,舌苔白膩,脈沈細無力。治法:益氣健脾,祛痰降濁,活血化瘀,溫陽補腎。
方藥:香附15g 丹參15g 梔子15g 茯苓15g 浙貝母15g。根據其臨床表現,在本方基礎上***7劑,每日1劑。分早晚飯後半小時溫服。囑患者少食肥甘厚味及辛辣之物,忌酒或飲酒有度。
二診:2020年4月28日,睡眠好轉,仍胸悶腹脹,便溏不爽,苔白,白膩苔漸退,脈細,根據其臨床表現,在本方基礎上酌情增加多味藥。微調繼服20劑。
三診:2020年5月18日,乏力,怕冷,胸悶腹脹諸癥明顯減輕,舌淡紅稍暗,苔白略膩,脈象比首診時有力。復查各項指標:血清遊離甲狀腺素測定(FT4)降低: (結果:6.24 範圍: 12-22 pmol/I),總T4降低:(結果:44.21 範圍:66-181 nmol/I)血清促甲狀腺激素測定(TSH)增高: (結果:86.67 範圍: 0.27-4.2 uIU/mL)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增高): (結果:104.34 範圍: 0-34.00 IU/mL);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測定(TGAb)增高: (結果:134.27 範圍: 0-115 IU/mL),根據其臨床表現,在本方基礎上隨證化裁。微調繼服20劑。
三診復查報告單顯示
四診:2020年6月7日,各癥狀皆無,舌淡紅,苔薄白,脈略弦。復查各項指標正常:血清遊離甲狀腺素測定(FT4)正常: (結果:15.74 範圍: 12-22 pmol/I)血清促甲狀腺激素測定(TSH)正常: (結果:2.67 範圍: 0.27-4.2 uIU/mL)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正常: (結果:16.01 範圍: 0-34.00 IU/mL);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測定(TGAb)正常: (結果:56 範圍: 0-115 IU/mL)。
該患者經治療近兩月,諸癥悉平,近期隨訪未復發,達到臨床控制標準。
7月22日復查報告單顯示
按該患者由於脾腎陽虛證,故畏寒肢冷,面色萎黃,肢體虛腫,食少納呆;痰濁中阻,濁陰不降,氣機不暢,則見胸悶;濕盛困脾,脾失健運,因而腹脹,便溏不爽;舌苔白膩,脈沈細無力,為痰瘀互結,氣機不暢之征。聶春華認為,脾腎陽虛型的橋本患者,應從益氣健脾,溫陽補腎是關鍵,壹面分型治療,壹面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標本兼顧,方能取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