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萬物,皆環環相圍而生。民被官圍,官被君圍,君被國圍,國被天下圍,天下被宇宙圍,宇宙被造物圍,造物最終又被蕓蕓眾生圍。此為棋道,亦是天道人道。所以,棋以圍命名,正合天地萬物之法則。
棋道,雖以圍地為歸宿,但必以取勢為根本。勢高則圍廣,勢卑則圍小……”
第十二集:衛鞅孟子論戰 人性本善vs人性本惡
館長:本次大論戰,是稷下迎接孟夫子入齊大典. 學無止境,士無貴賤,諸位皆可向孟夫子挑戰爭鳴.
眾人:請孟夫子開講.
館長:孟夫子,請!
孟軻:諸位,儒家創立百余年,大致主張,盡為天下所知,
壹壹重申,似無必要,就請列位就相異處辯駁發問,老夫做答,方能切中要害。
楊朱:在下楊朱,敢問夫子,天下萬物何為貴,何為輕?
孟軻: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眾人:萬歲,民貴君輕!
申不害:在下申不害,敢問夫子,天下動蕩大爭,要害何在?
孟軻:不師周禮,不行仁政,以殺戮征戰為快事,是為要害。
申不害:仁政,周禮,井田制,夫子果真以為可行?
孟軻:國有聖君良將,仁政可行,周禮可行,井田制更可行。
申不害:邦國興亡,夫子寄望於聖王復古,實則人治啊。
孟軻:人治侍德,至少強過先生權術治國。
申不害:在下正告夫子,術治乃法家之學,不是權術之學。
孟軻:如此法家,亂世之學也
衛鞅:大謬! 孟夫子如此斷言,大謬!
孟子:立論當有理有據,足下無端指斥,何其淺薄哉!
衛鞅:夫子大謬,憑據有三。天下學派皆有分支,夫子斷章取義,以術治派為法家全貌,此其壹;法家三派,其根同壹,皆以認同法治為根本,而在推行中各有側重。夫子無視法家根本,攻其壹點不及其余,此其二;法家術治派,是在行法根基之上著重整肅吏治,強化查勘官吏,與搬弄權謀有天壤之別。夫子有意抹煞根本,其論斷之輕率無以復加,此其三。
孟子:妳是何人,法家何派?
慎道:哈哈哈!天下士子聽了!此人衛鞅,我法家法治派名士。
孟子:法治成家成派,老夫未嘗聞也.苛政猛於虎而已,何足論之!
衛鞅:夫子論學先定罪,不足道也。衛鞅唯告夫子,天下治道不在空談,而在力行。法治也好,人治也好,誰能融入大爭潮流而強國富民,誰便是正道!否則便是空談大道貽誤天下,必將為大爭之世所遺棄。
眾人:衛鞅,彩!……
孟子:人性本善 自有法、墨、兵三家而淪喪。不亦悲乎!
衛鞅:夫子立論無據,人性本惡!
眾人:願聞衛鞅之論。對。衛鞅說
館長 :稷下學宮言無不盡,人人可論
孟子:老夫願聞足下性惡之說,以為世人鑒戒
衛鞅:惡,人之本性。因人性有惡,才有法度。天下人生而好利,才有財貨土地之爭奪。生而貪欲,才有盜賊暴力與殺戮。生而有奢望,才有聲色犬馬。人性之惡 必以律法而後正。以法治防範惡意;以法治疏導人性;人性才能向善有序。孟夫子空言性本善,將治世之功歸於人性之善,將亂世罪孽歸於法墨兵三家,無非是要重申仁政、人治與復古之論,回到夏商周三代!此乃縱容惡行,蒙蔽幼稚,真正的大偽之言!
第十六集:衛鞅向秦君闡述強秦之策
衛鞅:“關中土地平坦,沃野千裏,為天下列強所無,何以在秦數百年,卻荒蕪薄收,人煙稀少?渭水滔滔,在秦無險,可謂天賜佳水。何以秦據渭水數百年,坐失魚鹽航運之利,府庫財貨日見空空?老秦人樸實厚重,尚武之風深植朝野。可為何秦國卻沒有壹支攻必克、戰必勝的強大新軍?”
景監:“先生所言,正是君上日夜所思”
衛鞅:“守富饒土地而貧窮,擁強悍之民而兵弱,據山川形勝而淪喪。就在於沒有綜合混壹的強大國力,何謂綜合國力,人口眾多、農工興旺、府庫充盈、甲兵強盛、民勇公戰。有此五者,堪稱強國。而目下之秦國,五無其壹。地小民少、工田不振、國庫空空、甲兵老舊、私鬥成風!”
秦君:“然而如何啊?王道?仁政?還是無為?”
衛鞅:“君上洞若觀火。三道玄談,俱往矣!”
秦君:“渠梁願聞先生新論。”
衛鞅:“強國之道,乃法家精義之學。與前述三道天壤之別。法家強國,務求國家實力增長;務求激勵朝野士氣。”
秦君:“渠梁願聞強國之道。”
衛鞅:“強國範式不同,魏齊楚三強範式,君上有何評判?”
秦君:“強國範式不同?尚未想過,請先生指教”
衛鞅:“魏國範式 甲兵財貨之強,齊國範式 明君吏治之強,楚國範式 山河廣袤之強。而這三強,皆非根本之強,不足效法。”
秦君:“魏齊楚三國之強,還不足效法?!”
衛鞅:“三強之不足效法原因在於在於只強壹時,不強永遠,遇明君則強,遇常君則弱,遇昏君則亡。根本原因,便在於三國變法只走半途,法令半新半舊,名為法制,實為人治。如此邦國,起伏震蕩不定,無法長期聚集國力而穩定強大。秦國要崛起,就要走根本強大之路!”
秦君:“先生終顯大才本色啊!”
第十九至二十集:衛鞅與秦君爭論私鬥刑殺事宜
秦君:不能變了?
衛鞅:法立如山!
秦君:不能緩?
衛鞅:法貴時效!
秦君:不能減?
衛鞅:減刑潰法!
秦君:不能特赦?
衛鞅:法外無恩!
衛鞅:“國治,斷民王;斷官強;斷君亡…… ”
衛鞅:“小政在朝不在民,大政在民不在朝。大道之行,根在民心,世族非議,不足道哉!”
衛鞅:“法貴正義,法貴公平;有功於前,不為損刑:有善於前,不為虧法!唯此,法治可立。”
第三十三集:收復河西前衛鞅與秦君議國力
秦君:“單說軍力,秦國似乎沒有必勝的把握。”
衛鞅:“可戰場之道,不全在軍力。”
秦君:“秦國富強了,但是也很難說國力超過了魏國。”
衛鞅:“君上所言,僅僅指財貨國力,而不是全部國力。”
秦君:“全部國力?”
衛鞅:“民心民氣,軍心戰力,君臣聚合,廟堂運籌,盡皆國力。”
秦君:“大良造的意思是說,秦國的整體國力已經強過魏國?”
衛鞅:“正是,財貨豐厚,歷來不是國力之魂。”
秦君:“那國力之魂在哪?”
衛鞅:“根基在庶民,魂魄在廟堂!”
其他
孝公:鳥!!
玄奇:唉呀,粗粗粗。
秦公與衛秧生死誓言:
變法強秦,生死相扶
君為青山 我為松柏
粉身碎骨 永不相負
最多的壹句話,壹曲歌:糾糾老秦 復我河山 血不流幹 死不休戰
商鞅曰:今日就再來壹局大盤滅國!
秦公與玄奇愛情誓言“不離,不棄,不移,不易”
最讓人動心的壹句話 如果真有那個女子對我這樣說 我肯定會被融化-----------" 我比妳更懂妳 ” 白雪對商鞅說的 。
老甘龍:颶風過崗,伏草唯存!
天明之前,其黑尤烈!(恰似當今金融風暴,股市危局!)
秦公嘆秦國圖變求強:窮國絕境,拼命而已!
墨家總壇:
黑卡:何為壹
玄奇:壹為圓 壹中同長也
黑卡:何為二
玄奇:兩物相異 為二
黑卡:兩物相異 何能壹道
玄奇:相異不相左 是為壹道
凜冽寒雪,秦公嬴渠梁血書國恥碑:寫在國恥日
世間還有另壹種人 他們從不盤算 個人的生死歸宿
更不會以此作為進退依據
國家要強大就是要付出血的代價
民眾的血 貴族的血
戰場的血 刑場的血
壯烈的血 冤屈的血
國家就是壹顆大樹
國人要敢於用鮮血澆灌
方能茁壯參天延綿相續
商鞅:大仁為不仁
對商君人品之評價:“極心無二慮,盡公不顧私 ”
玄奇: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商君:可與不可不重要,想與不想才是關鍵!
魏王名句:大爭之世,實力說話!(凡有血氣,必有爭心!)
我為什麽敢接秦國割地,實力使然! 不就是這麽回事嗎?
白雪對衛秧:
妳的內心湧動著有為之士的無盡激情,妳的血液裏奔流著強烈的權力欲望。
妳是天生的鐵腕執政家。
妳的意誌,妳的靈魂,妳的秉性,妳的智慧,都是為政、為治、為法而生的。
為了自己的治國信念,妳可以去做犧牲,無怨無悔,妳的品性,妳的才華,註定了妳更適合創造烈烈偉業要妳舍棄為政生涯,而去譜寫生生死死的情愛奇跡,是將棟梁化作柴火。
縱然有壹片光焰,也只是燃燒自己而已。
妳追求用法令創造國家秩序,沒有了權力,沒有了運用權力改變天下的地位,妳的生命價值就會失去最絢爛的光彩。
壹個生機勃勃的政壇巨子,就會消失隕落在平凡瑣細的消磨中。
而妳生命中最堅實的根基,已經化成了流沙,妳的靈魂就會不由自主地沈淪。
而我,也只會更加痛苦,我所深愛的那個強者,已經不復存在。
我寄托在他身上的人生情懷,也化成了泡影。
我們的田園生活,我們今日所能想想的詩情畫意,甚至我們的愛,到頭來也會化作索然無味的相互折磨。
而這壹切,都會因為我們今天的輕率與沖動消散凈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