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關於改變面貌的詩句

關於改變面貌的詩句

1.人的精神面貌隨著心態而改變的詩句

1. 寧願跑起來被拌倒無數次,也不願規規矩矩走壹輩子,就算跌倒也要豪邁的笑。

2. 態度決定壹切,實力捍衛尊嚴!人要經得起誘惑耐得住寂寞!

3. 只有經歷過地獄般的折磨,才有征服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唱。

4. 前有阻礙,奮力把它沖開,運用炙熱的激情,轉動心中的期待,血在澎湃,吃苦流汗算什麽。

5. 不要生氣要爭氣,不要看破要突破,不要嫉妒要欣賞,不要托延要積極,不要心動要行動。

6. 生活充滿了選擇,而生活的態度就是壹切。

7. 死亡教會人壹切,如同考試之後公布的結果――雖然恍然大悟,但為時晚矣!

8. 年輕是我們唯壹擁有權利去編織夢想的時光。

9. 自信是成功的第壹訣竅。

10. 不論成功還是失敗,都是系於自己。 ——朗費羅

11. 壹個不註意小事情的人,永遠不會成功大事業。——戴爾·卡耐基

12. 不是每壹次努力都有收獲,但是,每壹次收獲都必須努力。

13. 心小了,所以小事就變大了;心變大了,所有的大事都變小了。

14. 靠山山會倒,靠水水會流,靠自己永遠不倒。

15. 人所缺乏的不是才幹而是誌向,不是成功的能力而是勤勞的意誌。

16. 成功的奧秘在於目標的堅定。——迪斯雷利

17. 瀑布對懸崖無可畏懼,所以唱出氣勢磅礴的生命之歌。

18. 成功,是內心的造就。——拉爾夫.M.福特

19. 努力是成功之母。——塞萬提斯

20. 同在壹個環境中生活,強者與弱者的分界就在於誰能改變它。

21. 智者壹切求自己,愚者壹切求他人。

22. 沒有壹種不通過蔑視忍受和奮鬥就可以征服的命運。

23. 成功者絕不放棄,放棄者絕不會成功。

24. 當有人說妳是傻瓜時,證明妳離成功不遠了。

25. 有些事情本身我們無法控制,只好控制自己。

26. 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別人才會看得起妳。

27. 生命太過短暫,今天放棄了明天不壹定能得到。

28. 不要對挫折嘆氣,姑且把這壹切看成是在妳成大事之前,必須經受的準備工作。

29. 卓越的人壹大優點是:在不利與艱苦的遭遇裏百折不撓。

30. 莫向不幸屈服,應該更大膽更積極地向不幸挑戰!

31. 人得自知,既然沒種去死,那就找點樂子活下去。

2.寫農村面貌發生了翻夫覆地的改變用詩句

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出處: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作者:岑參原文: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裏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譯文:北風席卷大地,白草被刮得折斷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飛撒大雪。忽然好像壹夜春風吹來,千樹萬樹潔白的梨花鬥艷盛開。

雪花飄散進入珠簾,沾濕了羅幕,穿上狐裘不感覺到溫暖,織錦做成的被子也覺得單薄。連將軍和都護都拉不開弓,都覺得鐵衣太寒冷,難以穿上。

在大沙漠上縱橫交錯著百丈厚的堅冰,愁雲暗淡無光,在萬裏長空凝聚著。在軍中主帥所居的營帳裏擺設酒宴,給回去的客人餞行,胡琴琵琶與羌笛奏出了熱烈歡快的樂曲。

傍晚在轅門外,紛紛大雪飄落,紅旗被冰雪凍硬,強勁的北風也不能讓它飄動。在輪臺東門外送您離去,離去的時候大雪鋪滿了天山的道路。

山嶺迂回,道路曲折,看不見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馬走過的蹄印。賞析:此詩是壹首詠雪送人之作。

天寶十三載(754),岑參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節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武判官或即其前任。

為送他歸京,寫下此詩。“岑參兄弟皆好奇”(杜甫《渼陂行》),讀此詩處處不要忽略壹個“奇”字。

此詩開篇就奇突。未及白雪而先傳風聲,所謂“筆所未到氣已吞”——全是飛雪之精神。

大雪必隨刮風而來,“北風卷地”四字,妙在由風而見雪。“白草”,據《漢書·西域傳》顏師古註,乃西北壹種草名,王先謙補註謂其性至堅韌。

然經霜草脆,故能斷折(如為春草則隨風俯仰不可“折”)。“白草折”又顯出風來勢猛。

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滿天飛雪。“胡天八月即飛雪”,壹個“即”字,維妙維肖地寫出由南方來的人少見多怪的驚奇口吻。

塞外苦寒,北風壹吹,大雪紛飛。詩人以“春風”使梨花盛開,比擬“北風”使雪花飛舞,極為新穎貼切。

“忽如”二字下得甚妙,不僅寫出了“胡天”變幻無常,大雪來得急驟,而且,再次傳出了詩人驚喜好奇的神情。南方人見過梨花盛開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僅是壹朵壹朵,而且是壹團壹團,花團錦簇,壓枝欲低,與雪壓冬林的景象極為神似。

春風吹來梨花開,竟至“千樹萬樹”,重疊的修辭表現出景象的繁榮壯麗。“春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東方虬《春雪》),也以花喻雪,匠心略同,但無論豪情與奇趣都得讓此詩三分。

詩人將春景比冬景,尤其將南方春景比北國冬景,幾使人忘記奇寒而內心感到喜悅與溫暖,著想、造境俱稱奇絕。要品評這詠雪之千古名句,恰有壹個成語——“妙手回春”。

以寫野外雪景作了漂亮的開端後,詩筆從帳外寫到帳內。那片片飛“花”飄飄而來,穿簾入戶,沾在幕幃上慢慢消融……“散入珠簾濕羅幕”壹語承上啟下,轉換自然從容,體物入微。

“白雪”的影響侵入室內,倘是南方,穿“狐裘”必發炸熱,而此地“狐裘不暖”,連裹著軟和的“錦衾”也只覺單薄。“壹身能擘五雕弧”的邊將,居然拉不開角弓;平素是“將軍金甲夜不脫”,而此時是“都護鐵衣冷難著”。

二句兼都護(鎮邊都護府的長官)將軍言之,互文見義。這四句,有人認為表現著邊地將士苦寒生活,僅著眼這幾句,誰說不是?但從“白雪歌”歌詠的主題而言,這主要是通過人和人的感受,通過種種在南來人視為反常的情事寫天氣的奇寒,寫白雪的威力。

這真是壹支白雪的贊歌呢。通過人的感受寫嚴寒,手法又具體真切,不流於抽象概念。

詩人對奇寒津津樂道,使人不覺其苦,反覺冷得新鮮,寒得有趣。這又是詩人“好奇”個性的表現。

場景再次移到帳外,而且延伸向廣遠的沙漠和遼闊的天空:浩瀚的沙海,冰雪遍地;雪壓冬雲,濃重稠密,雪雖暫停,但看來天氣不會在短期內好轉。“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裏凝”,二句以誇張筆墨,氣勢磅礴地勾出瑰奇壯麗的沙塞雪景,又為“武判官歸京”安排了壹個典型的送別環境。

如此酷寒惡劣的天氣,長途跋涉將是艱辛的呢。“愁”字隱約對離別分手作了暗示。

於是寫到中軍帳(主帥營帳)置酒飲別的情景。如果說以上主要是詠雪而漸有寄情,以下則正寫送別而以白雪為背景。

“胡琴琵琶與羌笛”句,並列三種樂器而不寫音樂本身,頗似笨拙,但仍能間接傳達壹種急管繁弦的場面,以及“總是關山舊別情”的意味。這些邊地之器樂,對於送者能觸動鄉愁,於送別之外別有壹番滋味。

寫餞宴給讀者印象深刻而落墨不多,這也表明作者根據題意在用筆上分了主次詳略。送客送出軍門,時已黃昏,又見大雪紛飛。

這時看見壹個奇異景象:盡管風刮得挺猛,轅門上的紅旗卻壹動也不動——它已被冰雪凍結了。這壹生動而反常的細節再次傳神地寫出天氣奇寒。

而那白雪為背景上的鮮紅壹點,那冷色基調的畫面上的壹星暖色,反襯得整個境界更潔白,更寒冷;那雪花亂飛的空中不動的物象,又襯得整個畫面更加生動。這是詩中又壹處精彩的奇筆。

送客送到路口,這是輪臺東門。盡管依依不舍,。

3.有沒有形容家鄉變化的詩句

1、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2、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3、滯雨長安夜,殘燈獨客愁。故鄉雲水地,歸夢不宜秋。

4、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宋之問《度大庾嶺》

5、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6、人人盡道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韋莊《江南好》

7、人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歸》

8、誰家玉笛暗飛聲,散人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國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9、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10、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薩蠻》

11、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12、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維《雜詩三首》

13、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

14、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漢樂府民歌《悲歌》

15、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

16、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雲遮。

17、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灝《黃鶴樓》

18、客舍並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鹹陽。無端更渡桑幹水,卻望並州是故鄉。——劉皂《旅次朔方》

19、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采薇》

20、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故鄉的面貌,卻是壹種模糊的悵望。仿佛霧裏的,揮手別離,離別後,鄉愁是壹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席慕蓉《鄉愁》

21、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22、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壹帆懸。

23、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

24、故鄉的歌是壹支清遠的笛。

25、嶺外音書斷,經冬復立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文《渡漢江》

26、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27、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遊子吟》

4.之後變化挺大的詩句或成語很長時間沒

變化挺大的成語:

1、煥然壹新:煥然:鮮明光亮的樣子。改變舊面貌,出現嶄新的氣象。

2、扭轉乾坤:乾坤:天地。比喻從根本上改變整個局面。

3、洗心革面:清除舊思想,改變舊面貌。比喻徹底悔改。

4、感慨萬千:因外界事物變化很大而引起許多感想、感觸。

5、物是人非:東西還是原來的東西,可是人已不是原來的人了。多用於表達事過境遷。因而懷念故人。

6、天翻地覆:覆:翻過來。形容變化巨大。也形容鬧得很兇。

7、恍如隔世:恍:仿佛;世:三十年為壹世。仿佛隔了壹個時代。指壹種因人事或景物變化很大而引起的感觸。

8、千變萬化:形容變化極多。

9、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地、斷然分開的樣子。形容兩件事物毫無***同之處。

10、隔世之感:世:古代以三十年為壹世。指因人事或景物變化大而引起的、象隔了壹個時代似的感覺。

11、桑田滄海:桑田:農田。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

12、今非昔比:昔:過去。現在不是過去能比得上的。多指形勢、自然面貌等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13、日新月異:新:更新;異:不同。每天都在更新。

14、刮目相看:指別人已有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15、變幻莫測:變幻:變化不可測度。變化很多,不能預料。

16、翻天覆地:覆:翻過來。形容變化巨大而徹底。也指鬧得很兇。

17、瞬息萬變:瞬:壹眨眼;息:呼吸。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有很多變化。形容變化很多很快。

18、滄海桑田:桑田:農田。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

19、日異月殊:每天每月都有差異。形容變化大。

20、變化多端:端:頭緒。形容變化極多。也指變化很大。

21、面目全非:非:不相似。樣子完全不同了。形容改變得不成樣子。

22、改頭換面:原指人的容貌發生了改變。現多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內容實質不變。

23、物換星移:物換:景物變幻;星移:星辰移位。景物改變了,星辰的位置也移動了。比喻時間的變化。

5.描寫絕美女子面貌的語句和壹些詩句~

沈魚落雁 閉月羞花 傾國傾城 國色天香 亭亭玉立 雍容華貴 儀態大方 面若桃花 呵氣如蘭 壹笑傾城 閉月羞花之容, 沈魚落雁之貌 婀娜多姿 貌美如花 香臉輕勻,黛眉巧畫宮妝淺 雙蝶繡羅裙。

東池宴,初相見。朱粉不深勻,閑花淡淡香。

細看諸處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亂山昏,來時衣上雲。

鶯鶯燕燕春春,花花樹樹真真,事事風風韻韻,嬌嬌嫩嫩,停停當當人人 日日雙眉鬥畫長,行雲飛絮***輕狂。不將心嫁冶遊郎。

濺酒滴殘歌扇字,弄花熏得舞衣香。壹春彈淚說淒涼。

雲壹渦,玉壹梭,淡淡衫兒薄薄羅,輕顰雙黛螺。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壹方。

遡洄從之,道阻且長。遡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淒淒,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遡洄從之,道阻且躋。遡遊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遡洄從之,道阻且右。遡遊從之,宛在水中沚。

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

勞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憂受兮。

勞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紹兮。

勞心慘兮。 清平調1 ——李白 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 會向瑤臺月下逢。 清平調2 ——李白 壹枝紅艷露凝香, 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 可憐飛燕倚新裝。

清平調3 ——李白 名花傾國兩相歡, 常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 沈香亭北倚闌幹。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壹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 佳人難再得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膚如凝脂,面如白玉 沈魚落雁,羞花閉月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美女妖且閑,采桑岐路間。

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攘袖見素手,皎腕約金環。頭上金爵釵,腰佩翠瑯玕。

明珠交玉體,珊瑚間木難。羅衣何飄飄,輕裾隨風遠。

顧盼遺光彩,長嘯氣若蘭 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國;楚國之麗者,莫若臣裏;臣裏之美者,莫若臣東家之子。東家之子,增之壹分則太長,減之壹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

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編貝 碩人 碩人其頎,衣錦褧衣。齊侯之子,衛侯之妻。

東宮之妹,邢侯之姨,譚公維私。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碩人敖敖,說於農郊。四牡有驕,朱幩鑣鑣。

翟茀以朝。大夫夙退,無使君勞。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鮪發發。

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譯文] 窈窕淑女體修長,披風罩在錦衣上;齊侯女兒多嬌貴,嫁給衛侯到吾鄉。

她和太子同胞生,也是邢侯小姨妹,譚公是她親姐丈。 雙手白嫩如春荑,膚如凝脂細又膩;脖頸粉白如蝤蠐,齒如瓜子白又齊; 額頭方正蛾眉細,笑靨醉人真美麗,秋波流動蘊情意。

窈窕淑女身材高,駐馬停車在城郊;四匹雄馬多矯健,馬轡兩邊紅綢飄, 鳥羽飾車好上朝;諸位大夫該早退,別讓國君太操勞。 黃河之水聲勢大,奔騰向北嘩啦啦;撒開魚網呼呼響,鳣鮪跳躍潑剌剌, 蘆荻稠密又挺拔。

陪嫁女子服飾美,媵臣英武又高大。 《碩人》是《詩經》“衛風”中的壹首,是贊美是齊莊公的女兒,衛莊公的老婆莊姜夫人的詩。

莊姜夫人如詩中提到,是當時齊國太子得臣的妹妹——可別小看這句“東宮之妹”,這是明寫莊姜夫人跟太子是壹母所生,也就是王後所生,凸顯她嬌貴的身份。有人說這位美麗的莊姜夫人嫁給衛莊公之後,受到了冷落讒嫉,沒有子嗣,所以衛人同情她,為她做了這首贊美詩——這個“有人說”來自《左傳》,力挺者是朱熹,不過這個解釋向來很有爭議,後人多認為這首詩看不出什麽同情憐憫的成分,純粹是贊美,是莊姜嫁到衛國時衛國人拍馬屁的詩。

從解釋的不同看起來,朱夫子也不是純粹道學,相當有人情味兒——我也寧願相信這是人民同情美而無子的王後所做的詩也不願相信這是無聊文人拍新女主人的馬屁寫的應制歌。 就算不看詩中的生僻字,單從字面也很好理解這首詩贊美的是莊姜夫人的美麗——其實這首詩裏多數的語句還是在寫莊姜的出身和排場,真正的外貌描寫不過是“碩人其頎,衣錦褧衣”這壹句和“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這壹段。

簡單解釋壹下:“碩人”,原意是高大白胖的人,引申為美女,可見公元前七百多年的春秋時代,人們(至少是衛國的人們)喜歡高大豐滿、皮膚白皙的美人,健康美還是比較吃香的。由此我們可以聯想起古希臘羅馬時代的女神雕像,無論哪壹個都是高大豐腴、有著結實的臂膀、修長的雙腿和壹個圓潤的小肚子——可見在人類的“先民”時期,無論東方還是西方,都是喜歡那種高大豐碩型的美女,可以說,其審美觀是十分健康的。

究其所以,還是“美與善相統壹”的規則在起作用,先民時期的人們,受自然條件所限,壽命沒有現在長,高大健碩的女人至少代表著健康、宜生養,所以,是“好”的,因此也就是美的。女人圓潤豐滿的身體,就如灌滿漿的稻谷,代表了壹種生命力,在與天地戰鬥、生命權得不到保障的歲月裏,還有什麽比這更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