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盤是中國傳統的計算工具。中國人在長期使用算籌的基礎上發明的,是中國古代的壹項偉大、重要的發明,在阿拉伯數字出現前是全世界廣為使用的計算工具。
關於算盤的來歷,壹說最早可以追溯到漢末三分時期,關羽所發明,據說我國當時就有了算板。古人把10個算珠串成壹組,壹組組排列好,放入框內,然後迅速撥動算珠進行計算。
據公開資料顯示,“珠算”壹詞最早見於東漢徐嶽所撰的《數術記遺》,其中有雲:“珠算控帶四時,經緯三才。”北周甄鸞為此作註,大意是:把木板刻為3部分,上、下兩部分是停遊珠用的,中間壹部分是作定位用的。每位各有5顆珠,上面壹顆珠與下面四顆珠用顏色來區別,後稱之為“檔”。上面壹珠當五,下面四珠每珠當壹。而今天的解釋是:算盤為長方形,木框中嵌有細桿,桿上串有算盤珠,算盤珠可沿細桿上下撥動,通過用手撥動算盤珠來完成算術運算。
古時候,人們用小木棍進行計算,這些小木棍叫算籌,用算籌作為工具進行的計算叫籌算。後來,隨著生產的發展,用小木棍進行計算受到了限制,於是,人們又發明了更先進的計算工具--算盤。
到了明代,珠算不但能進行加減乘的運算,還能計算土地面積和各種形狀東西的大小。 算盤究竟是何人發明的,無法考察。但是它的使用應該是很早的。東漢末年,數學家徐嶽《數術紀遺》載:“珠算控帶四時,經緯三才。”北周甄鸞註雲:“刻板為三分,位各五珠,上壹珠與下四珠色別,其上別色之珠當五,其下四珠各當壹。”漢代即有算盤,但形制與現今不同 。不過,中梁以上壹珠當五,中梁以下各珠當壹,則與現代相同,又據徐嶽說,他的老師劉洪曾問學於道家天目先生,天目先生解釋了14種計算方法,其中壹種就是珠算,可見至遲在東漢已經出現算盤。有些歷史學家認為,算盤的名稱,最早出現於元代學者劉因(1249——1293年)撰寫的《靜修先生文集》裏。在《元曲選》無名氏《龐居士誤放來生債》裏也提到算盤。劇中有這樣壹句話:“閑著手,去那算盤裏撥了我的歲數。”公元1 274年,楊輝在《乘除通變算寶》裏,1299年朱世傑在《算學啟蒙》裏都記載了有關算盤的《九歸除法》。公元1450年,吳敬在《九章詳註比類算法大全》裏,對算盤的用法記述較為詳細,張擇瑞在《清明上河圖》中畫有壹算盤,可見,早在北宋或北宋以前我國就已普遍使用算盤這壹計算工具了。
我國的算盤由古代的“籌算”演變而來。“籌算”就是運用壹種竹簽作籌碼來進行運算。唐代末年,已見籌算乘除法的改進,到宋代產生了籌算的除法歌訣。15世紀中期,《魯班木經》中有制造算盤的規格。由於算盤普及,論述算盤的著作也隨之產生,流行最久的珠算書是1593年明代程大位所輯的《算法統宗》。《算法統宗》是壹部以珠算應用為主的算書。全書***17卷,有595個應用題,多數問題摘自其他算書,但所有計算都改用珠算。書中載有算盤圖式和珠算口訣,並舉例說明如何按口訣在算盤上演算。其中開平方和開立方的珠算法是程大位首先提出來的。書末附錄“算經源流”記載了宋元以來的51種數學書名,其中大部分已失傳,這個附錄便成了寶貴的數學史料。由於珠算口訣便於記憶,運用又簡單方便,因而在我國被普遍應用 ,同時也陸續傳到了日本、朝鮮、印度、美國、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隨著算盤的使用,人們總結出許多計算口訣,使計算的速度更快了。這種用算盤計算的方法,叫珠算。在明代,珠算已相當普及,並且出版了不少有關珠算的書籍,其中流傳至今,影響最大的是程大位(1533~1606)的《直指算法統宗》(1592)。
已經進入了電子計算機時代,但是古老的算盤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中國,各行各業都有壹批打算盤的高手。使用算盤和珠算,除了運算方便以外,還有鍛煉思維能力的作用,因為打算盤需要腦、眼、手的密切配合,是鍛煉大腦的壹種好方法。
中國是算盤的故鄉,在計算機已被普遍使用的今天,古老的算盤不僅沒有被廢棄,反而因它的靈便、準確等優點,在許多國家方興未艾。因此,人們往往把算盤的發明與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相提並論,認為算盤也是中華民族對人類的壹大貢獻。然而,中國是什麽時候開始有算盤的呢?從清代起,就有許多算學家對這壹問題進行了研究,日本的學者也對此投入不少精力。由於缺少足夠的證據,算盤的起源問題直至今天仍是眾說紛紜,莫衷壹是。歸納起來,主要有三說。
壹是清代數學家梅啟照等主張的東漢、南北朝說。其依據是,東漢數學家徐嶽寫過壹部《數術記遺》,其中著錄了十四種算法,第十三種即稱“珠算”,並說:“珠算,控帶四時,經緯三才。”後來,北周數學家甄鸞對這段文字作了註釋,稱:“刻板為三分,其上下二分以停遊珠,中間壹分以定算位。位各五珠,上壹珠與下四珠色別,其上別色之珠當五,其下四珠,珠各當壹。至下四珠所領,故雲‘控帶四時’。其珠遊於三方之中,故雲‘經緯三才’也。”這些文字,被認為是最早關於珠算的記載。當時的五珠中算盤不是穿珠算盤——珠中無孔(沒有檔),名曰珠盤和盤珠。那時把塗有不同顏色的算珠放在壹個刻有壹排排縱向弧形槽內的木盤上。但是壹些學者認為,此書描寫的珠算,充其量不過是壹種記數工具或者只能作加減法的簡單算板,與後來出現的珠算,不能同日而語。
二是清代學者錢大聽等主張的元明說,即算盤出現在元朝中葉,到元末明初已普遍使用。元代陶宗儀《南村輟耕錄》第二十九卷《井珠》,引當時諺語形容奴仆說:“凡納婢仆,初來時曰擂盤珠,言不撥自動;稍久,曰算盤珠,言撥之則動;既久,曰佛頂珠,言終日凝然,雖撥亦不動。”後人稱此為“三珠戲語”。把老資格的奴婢比作算盤珠,撥壹撥動壹動,說明當時的算盤已很普及。宋末末元初人劉因的《靜穆先生文集》中有壹首以《算盤》為題的五言絕句:“不作翁商舞,休停餅氏歌。執籌仍蔽簏,辛苦欲如何。”這也是算盤在元代出現的明證。至於明朝,永樂年間編的《魯班木經》中,已有制造算盤的規格、尺寸,還出現了徐心魯《算珠算法》、程大位《直指算法統宗》等介紹珠算用法的著作,因此算盤在明代已被廣泛使用,這是毫無疑問的了。
隨著新史料的發現,又形成了算盤起源於唐朝、流行於宋朝的第三說。其依據是,壹,宋代名畫《清明上河圖》中,畫有壹家藥鋪,其正面櫃臺上赫然放有壹架算盤,經中日
兩國珠算專家將畫面攝影放大,確認畫中之物是與現代使用算盤形制類似的串檔算盤。二,1921年在河北巨鹿縣曾挖掘到壹顆出於宋人故宅的木制算盤珠,已被水土淹沒八百年,但仍可見其為鼓形,中間有孔,與現代算珠毫無兩樣。三,劉因是宋末元初人,他的《算盤》詩,與其說是描寫元代的事物,還不如說是宋代事物的反映更為確切。同樣,陶宗儀的“三珠戲語”所見元人諺語中已有算盤珠之說,也反映出“是法盛行於宋矣”(《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算法統宗”條)。四,元初的蒙學課本《新編相對四言》中,有壹幅九檔的算盤圖,既然在元初已為訓蒙內容,可見已是尋常之物,它的出現,至少可上推到宋代。此外,宋代的算盤從形制看已較成熟,沒有新生事物常有的那種笨拙或粗糙。因此,較多的算學家認為,算盤的誕生還可上推到唐代。因為宋以前的五代十國時期戰亂不斷,科技文化的發展較為滯緩,算盤誕生於此時的可能性較小。而唐代是中國歷史上的盛世,經濟文化都較發達,需要有新的計算工具,使用了兩千年的籌算在此時演變為珠算,算盤在這時被發明,是極有可能的。 算盤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有關它的起源卻爭論了上百年,無法統壹。但願有更多的有誌者投入進壹步的探索與研究,早日得出科學的結論,以告慰於古人、無愧於後代。 清景德鎮窯青花嬰戲算盤是按照中國的傳統計算器具造型而成,長29.7厘米,寬13.9厘米,厚3厘米,重1702克。長方形,仿木制算盤燒造,由矩形瓷框內均等排列壹串串等數目的算珠,中有壹道瓷橫梁把珠子統分為上下兩部分,算珠內貫直柱,可沿細桿上下撥動,分為11檔,檔中橫梁上2珠,每珠為5,梁下5珠,每珠為1,其中斷了壹小檔2顆珠子,余下***有75顆。
算盤四周內壁施釉不及底,外壁飾青花嬰戲紋,孩童肥臉矮身,生動活潑,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算珠施白釉,泛青,底部內外都露胎,不施釉,胎質粗糙。器身有幾處裂紋,已修復過。
此件文物青花色澤淡雅 ,釉面光亮瑩潤,胎色白中閃黃,有明顯火石紅斑,胎質堅實,胎體厚重,為研究清代景德鎮青花瓷制作工藝提供了實物見證。其算盤形制,也是研究中國古代傳統計算工具的實物見證,對於研究古代的科技發展水平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1996年,IBM科學家用10個原子生成了世界上最小的算盤。 壹、高檔材質的算盤值得收藏。據國家文化藝術品網介紹,按算珠和邊框材料,算盤可分為金、銀、銅、鐵、玉、竹、木、象牙、水晶、大理石等 ;按立柱材料,包括鐵、木、銀、銅、鋁、竹等。算盤材質越好,收藏價值越高,升值潛力自然就強。舉例來說,普通木質算盤的身價低於象牙算盤,而貴金屬制成的算盤,價值就更高了。
另外,算盤上的立柱,即俗稱的“檔”,也有高低之分。算盤的價值還可以通過做工和品相來衡量。
二、上乘木質算盤升值前景好。國家文化藝術品網訊,如果收藏木質算盤,紫檀、紅木、花梨木的藏品為上乘。上乘木質的算盤不會上油漆,因為木質好的算盤更註重原色,經過歲月的洗禮,好的木頭會越用越亮,算珠也會越來越光滑。只有壹般材質的木算盤,才會塗上厚重的油漆以遮蓋木質的平庸。
梨木、松木、沈香木、柏木屬於中等材質,雜木則屬於低檔材質。
三、異形算盤身價逐漸走高。圓形、扇形、拱形、筒形、寶塔等造型奇特的算盤,因為工藝考究、妙趣橫生,是收藏家追捧和尋覓的對象。
由於算盤的檔數通常都是奇數檔,例如九、十壹、十三、十五、十七等,帶有賞玩性質的偶數檔算盤的身價就比奇數檔的高。而小巧玲瓏的袖珍算盤以及21檔以上的大型算盤,無疑豐富了算盤的文化內涵,也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