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分析聊齋誌異中櫻寧的人物形象和含義

分析聊齋誌異中櫻寧的人物形象和含義

《嬰寧》主要內容:莒縣秀才王子服,上元節出遊時,遇壹位笑容可掬、美麗至極的女子嬰寧,相思而病。表兄怕他由癡而亡,哄說該女子家住三十裏外的山中,王生欣然尋找。果然找到嬰寧壹家,養母鬼媽媽說王子服與嬰寧還是表親,答應讓嬰寧隨王生探親。原來嬰寧為其父與狐所生,活潑開朗,聰慧美麗,經常笑聲不斷,鄰居婦女都願與她為友。王生與嬰寧完婚後,種花嘻笑,甚至變成朽木捉弄對她不懷好意的男子。又為嬰寧死去的母親和鬼媽媽遷墳合葬答謝養育之恩。年後生壹子,與嬰寧壹樣愛笑。嬰寧敢說敢笑天真爛漫,大膽追求自由幸福的愛情生活的形象,躍然紙上,壹掃封建閨閣女子形象。

今天就讓我們來簡要分析嬰寧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特點如下:

壹、刻畫人物,虛實相襯,“癡憨”相襯,眾星捧月,以優美的景色襯托人物美好的心靈。

嬰寧是壹個美麗純真、嬌憨活潑的女子。作者十分巧妙的應用虛實相襯的手法。雖寫的是王子服、老媼、婆婆、西鄰之子和自然環境,但實際上卻處處落筆在嬰寧身上。王子服是小說裏的壹個關鍵人物,他推動了情節的發展,在塑造嬰寧形象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 小說開頭只用“容華絕代”來概括,並沒有具體描寫嬰寧的美貌,而是通過王子服的巧遇、思念、尋找等細節,從側面來描寫,襯托出嬰寧的沈魚落雁、鉤人心魄的美貌,使人感到呼之欲出。王子服初遇嬰寧,在嬰寧美貌之前,如醉如癡,忘記男女之別“註目不移,竟忘顧忌”;嬰寧離開後,他“拾花悵然,神魂喪失,懨懨而行”,達到失魂落魄的地步;回到家裏,因思念嬰寧,茶飯不思“不語亦不食”、“肌革銳減”;被其表兄哄騙得知嬰寧消息後,“喜溢眉宇”、“飲食漸加”;久不得嬰寧消息,他又把玩嬰寧遺棄的梅花,睹物思人,陷入無限思念中,難以忘懷。這些雖帶有誇張的色彩,但也通過王子服的動作、心理、喜怒無常的情緒變化中,真實地從側面寫出他對嬰寧的刻骨銘心的思念。為了找到他的壹見鐘情的“夢中情人”,王子服不顧千山萬水,只身前往山中尋找心上人。當他在園亭中發現嬰寧時“心驟喜,但念無以階進。欲呼姨氏,顧從無還往,懼有訛誤。門內無人可問,坐臥徘徊,自朝至於日昃,盈盈望斷,並忘饑渴”。這樣充分寫出了王子服對嬰寧的壹片癡情。

這樣通過以虛寫實,虛實相襯,既間接地寫出嬰寧的美貌,又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出現了“有壹千個讀者,就會有壹千個嬰寧”。

其次,王子服和嬰寧“癡憨”相襯,以癡襯憨,頗具喜劇色彩。王子服在嬰寧家呆了壹個晚上,因無法向嬰寧傾訴愛慕之情,急的象熱窩上的螞蟻,此時天賜良機,嬰寧從樹上落下來。王子服先是“扶之,陰捘其腕”,嬰寧毫無反應; 乃出袖中花示之,嬰寧接之,不以為然說:“枯矣!何留之?”;王子服只好含蓄的說:“此上元妹子所遺,故存之”,想“以示相愛不忘”,然而,嬰寧卻要“喚老奴來,折壹巨捆負送之”;王子服無奈之中,只好開門見山的表白:“我非愛花,愛拈花之人耳”。但嬰寧仍不會意,“葭莩之情,愛何待言”。最後,王子服不顧什麽禮節明白告訴他此乃“夫妻之愛”、“夜***枕席耳”,嬰寧仍無所悟:俯首思良久,曰:“我不慣與生人睡。”後竟告訴母親“大哥欲我***寢。”生大窘,急目瞪之。王曰:“此背人語”、“背他人,豈得背老母?且寢處亦常事,何諱之?”在如此憨呆的嬰寧面前癡情的王子服無計可施。

作品中的其他人物大多都在塑造嬰寧的性格上具有壹定的作用。如作品通過“老媼”的對嬰寧的介紹“頗亦不鈍,但少教訓,嬉不知愁。”、“年已十六,呆癡如嬰兒”這就通過老媼之口,從側面精妙地點出嬰寧的性格特征。

最後,作品多次描寫優美的環境,用世外桃源般的環境來襯托嬰寧活潑靈秀、純真爛漫、孩子般無邪的內心世界。王子服因不得吳生消息,懷梅袖中,負氣自往,但望南山行去,但見山中之美景:“亂山合沓,空翠爽肌、寂無人行,止有鳥道。遙望谷底叢花亂樹中,隱隱有小裏落。下山入村,見舍宇無多,皆茅屋,而意甚修雅。北向壹家,門前皆絲柳,墻內桃杏尤繁,間以修竹,野鳥格磔其中”。用“絲柳、桃杏、修竹、野鳥”修雅茅屋,描寫出壹個與世隔絕、幽深寂靜、純潔優美的世界,襯托出嬰寧純真爛漫、不拘禮節的性格;作者又借王子服之眼,來描寫嬰寧家的鳥語花香的溫馨的環境:“見門內白石砌路,夾道紅花片片墜階上,曲折而西,又啟壹關,豆棚花架滿庭中。肅客入舍,粉壁光如明鏡,窗外海棠枝朵,探入室中,裀藉幾榻,罔不潔澤”。這就用嬰寧愛花、愛草的性格特征,暗示嬰寧純真爛漫的性格;最後還再次描寫了舍後有小園的環境“次日至舍後,果有園半畝,細草鋪氈,楊花糝徑。有草舍三楹,花木四合其所”。

這樣由遠及近、由大到小、由外到內,層層深入地不斷渲染整個優美的環境,也正是這樣的環境才能更好的襯托出嬰寧的性格。

二、抓住個性特征,反復渲染愛花、愛笑的特點,使嬰寧人物形象躍然紙上。

笑聲塑性格,鮮花配美人。小說開頭“笑容可掬,拈梅花壹枝”、“ 遺花地上,笑語自去”點出了嬰寧的“愛花、愛笑”的兩個性格特征。

首先,嬰寧的笑千姿百態、不拘禮節。為了突出嬰寧的獨特個性,作品極少雷同的寫出她千姿百態的笑:含笑、隱笑、嗤笑、復笑、狂笑、大笑、憨笑、濃笑、忍笑

這種種笑聲,時時處處都有:郊遊時、會客時、拜見婆婆時、捉弄西鄰之子時、走路時站著時、坐著時、下樹時

這種種笑聲可解憂“每值母憂怒,女至壹笑即解”;可去苦“奴婢小過,恐遭鞭楚,輒求詣母***話,罪婢投見恒得免”;可博人愛“鄰女少婦,爭承迎之”;可增其媚“然笑處嫣然,狂而不損其媚,人皆樂之”。

這笑聲由遠及進,極有層次地描寫,使人覺得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將出來會見王子服時“良久,聞戶外隱有笑聲”、到門口時“嗤嗤笑不已”、進門後“猶掩其口,笑不可遏”、被老媼斥責後“忍笑而立”、當王子服問“妹子年幾何矣?” 後,嬰寧再也忍不住“復笑,不可仰視”。

其次,“愛花”是嬰寧另外壹個突出的特性。她無論在哪裏哪裏就是花的世界:“遺花地上、拈梅花遙望谷底叢花亂樹、門前皆絲柳、墻內桃杏尤繁;執杏花壹朵、含笑拈花而入;窗外海棠枝朵,細草鋪氈,楊花糝徑、有草舍三楹,花木四合其所;愛花成癖,物色遍戚黨;竊典金釵,購佳種,數月,階砌藩混無非花者”。從這裏可以看出,花是嬰寧生活的壹部分,她愛花著象征著她的心靈美。

三、亦憨亦黠,寫狐寫人,表達了對自由幸福的愛情生活的大膽追求。

嬰寧是壹個復雜的人物形象,性格上具有“亦憨亦黠”的特點,作者寫狐目的是為了寫人。嬰寧是人和狐的和身。在她的身上既有人性,也有狐性,因為她與人壹樣也有七情六欲,感情豐富:時而大笑,時而哀哭,時而憨語,時而傷感,時而任性。她比誰都勤勞,她比誰都孝順。作者這樣對美的構想反映了當時人們對美的追求、美的渴望、美的向往和頌歌。

嬰寧的形象,壹是“孜孜憨笑,似全無心肝”,二是“墻下惡作劇,其黠孰甚焉”。既天真又狡猾。狡黠是嬰寧的陋處,也是嬰寧的真處。嬰寧出生於幽谷,受育於鬼狐,不審三從,不知四德,無視長幼之序,不用進退之儀,用笑聲蔑視、笑聲動搖壹切封建禮教的束縛。 值得註意是嬰寧的悲啼——哭求丈夫為母遷葬的。這悲啼是我們了解嬰寧性格復雜的原因,認識嬰寧天真狡黠之間關系的鑰匙。我們容易被嬰寧的笑聲所迷惑,她不僅是個天真嬌憨的姑娘,更是深沈早熟的姑娘。笑是她試探人生、應付生活、取得勝利的手段。她自己解釋由笑轉為零涕時說:“曩以相從日淺,言之恐致駭怪。今日察姑及郎,皆過愛無有異心。直告恐無妨乎?妾本狐產。母臨去,以妾托鬼母,相依十余年始有今日。妾又無兄弟,所恃者惟君。老母岑寂山阿,無人憐合厝之。九泉輒為悼恨。君倘不惜煩費,使地下人消此怨恫,庶養女者不忍溺棄”。 她對至親又兼阿婆的老人,甚至對同床***枕的情人尚如此不肯輕易袒露,尚必待仔細審查後方傾訴內心的願望,嬰寧的心靈是何等的深沈,何等的細致,又何等的善於控制啊!這也可見當時封建社會摧殘人性的力量是多麽強大。這正是其性格產生的社會根源,嬰寧天真狡黠的出發點。她有意遺花地上,引起王子服的相思,在王子服面前,明罵似賊、卻暗送秋波,引來了王子服後又故作癡呆,不解***寢,甚至似知非知,似癡非癡地說出:“背他人何得背老母”,這壹切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真是黠得無與倫比。嬰寧是當時大膽追求自由幸福的愛情生活的女子的影子,表現了當時人們反對封建禮教“三從四德”的束縛,表達了人們對自由幸福的愛情生活的渴望和追求,這正是嬰寧形象的光輝所在,也正是《嬰寧》這顆明珠的奪目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