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òu pǔ dà huáng tāng
2 《金匱要略》卷中:厚樸大黃湯 2.1 厚樸大黃湯的別名枳樸大黃湯(《赤水玄珠》卷四)。
2.2 處方厚樸15克 大黃18克 枳實9克
2.3 功能主治治支飲胸滿者。
2.4 厚樸大黃湯的用法用量
上三味,以水1升,煮取200毫升,分二次溫服。
2.5 摘錄《金匱要略》卷中
3 《金匱》卷中 3.1 方名厚樸大黃湯
3.2 厚樸大黃湯的別名枳樸大黃湯
3.3 組成厚樸1尺,大黃6兩,枳實4枚。
3.4 主治支飲胸滿。腹痛,脈數,應下之癥。
3.5 厚樸大黃湯的用法用量上藥以水5升,煮取2升,分2次溫服。
3.6 各家論述1.《金匱玉函經衍義》:凡仲景方,多壹味,減壹藥,與分兩之更重輕,則異其名,異其治,有如轉丸者。若此三味,加芒消則謂之大承氣,治內熱腹實滿之甚;無芒消,則謂之小承氣,治內熱之微甚;厚樸多,則謂之厚樸三物湯,治熱痛而閉。今三味以大黃多,名厚樸大黃湯,而治是證。上三藥皆治實熱而用之。
2.《千金方衍義》:此即小承氣湯,以大黃多,遂名厚樸大黃湯;若厚樸多,即名厚樸三物湯。此支飲胸滿,必緣其人素多濕熱,濁飲上逆所致,故用蕩滌中焦藥治之。
3.《金匱要略心典》:胸滿疑作腹滿。支飲多胸滿,此何以獨用下法?厚樸大黃與小承氣同,設非腹中痛而閉者,未可以此輕試也。
3.7 附註枳樸大黃湯(《赤水玄珠》卷四)。
古籍中的厚樸大黃湯 《醫宗金鑒》:[卷三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三]甘遂半夏湯方之,則水之病,自無遁情矣。@@@支飲胸滿者,厚樸大黃湯主之。按支飲胸滿之「胸」字,當是「腹」字...
《醫宗金鑒》:[卷三藏府經絡先後第壹]痰飲欬嗽第十三當是「臍」字,當改之。支飲「腹」〔胸〕滿者,厚樸大黃湯主之。按支飲胸滿之「胸」字,當是「腹」字...
《醫宗金鑒》:[卷五痘中雜證]腹痛(芍藥防風湯)升麻防風陳皮桔梗川芎白芍藥炒甘草生厚樸姜炒枳實麩炒引用生姜水煎服。(方歌)芍藥防風解表...
《醫宗金鑒》:[卷五失血門]便血苦楝人,腸風須加艽防行。(平胃地榆湯)蒼術炒陳皮厚樸姜炒甘草地榆引用生姜水煎服。(方歌)便血濕盛腹不...
《醫宗金鑒》:[卷二辨太陰病脈證並治全篇]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