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烏龍德生膏簡介

烏龍德生膏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普濟方》卷三壹三 2.1 方名 2.2 組成 2.3 主治 2.4 烏龍德生膏的用法用量 2.5 制備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烏龍德生膏 1 拼音

wū lóng dé shēng gāo

2 《普濟方》卷三壹三 2.1 方名

烏龍德生膏

2.2 組成

黃耆1兩,青木香1兩,連翹1兩,玄參1兩,木鱉子(去油殼)1兩,生地黃1兩,桃仁(去皮尖)1兩,防風1兩,川芎1兩,白芷1兩,羌活1兩,白及1兩,白蘞1兩,金銀花1兩,蓖麻子300枚(去殼),亂發1兩(燒灰),桂花頭5錢,五香連翹湯5錢,人參拔毒散5錢,復元通氣散5錢,十奇內補排膿散5錢(1貼)。

2.3 主治

壹切惡瘡腫毒,及小兒腫毒、脾癖堅硬。

2.4 烏龍德生膏的用法用量

如小兒脾疳諸癖等證,量病堅硬大小,用紙或緋帛攤藥貼之,候藥力盡,自脫下再換;小兒疳瀉痢證,貼肚皮上;咳嗽,貼脊梁中心,其病即愈。

2.5 制備方法

上將黃耆等17味、五香連翹湯4藥(口父)咀,用小油3斤半,入鐵鍋內先浸5日,用慢火煎至藥味黃黑為度,以槐1握,柳條1握,不住手攪,再用重絹濾去滓,秤凈油3斤,先將黃丹1斤半炒黑色,下小油壹處,於慢火同熬得所,滴入水中不散成珠;後下雄黃5錢,血竭5錢,乳香(另研)5錢,沒藥5錢,陀僧5錢,輕粉5錢,龍骨5錢,楓香5錢,麝香1錢(加蘇合油半兩火炒),研末,下前膏內化開,攪千余遍和勻,又試水中得所,成膏藥可攤為度。如堅,少加小油;如軟,加些黃丹,須要攪勻成膏。

古籍中的烏龍德生膏 《普濟方》:[卷三百十三膏藥門]總論

成。於瓷盒內盛密封。每用時軟白絹攤。貼患處。烏龍德生膏治壹切惡瘡腫毒。及小兒腫毒、脾癖之類堅硬。黃...

《普濟方》:[卷三百壹下部瘡門]下陰疳蝕

二三個。炙令幹。研為末。加輕粉壹錢和勻。卻用烏龍德生膏藥捏作錠子。蘸藥銀粉散(出危氏方)治下疳瘡。...

《醫學入門》:[外集·卷六]雜病用藥賦

風濕氣姜湯下,麻木麻痹蔥煎湯下,四肢痛風酒下。古烏龍丹川烏、五靈脂各五兩,為末,入腦麝研勻,水丸梧子...

《普濟方》:[卷六十壹咽喉門]喉痹

鑒方)治喉風。膽礬(壹兩別研)白僵蠶(壹兩為末)烏龍尾(壹兩別研)天南星(半兩為末)上和勻。每口。或...

《普濟方》:[卷四十九頭門]烏髭發(附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