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可愛的動物是帝企鵝。
帝企鵝把繁殖日期定在最冷的季節和最冷的地方。此時天敵較少,環境穩定,是繁殖的好時機;雛鳥換羽毛下水的時候,恰好是海洋食物最豐富的時候。
企鵝蛋孵化期間,公企鵝和母企鵝都不吃東西,餓了就只能啃地上的雪。
母企鵝只負責下蛋。完了就把蛋給公企鵝,它們還要壹起去覓食,補充體力,為下次懷孕儲存食物。
雄性企鵝接管孵蛋的責任,把蛋放在腿上,用肚子上的皺皮為孩子建造壹個溫暖的家。
交換企鵝蛋時要特別註意,不要讓它完全暴露在空氣中超過十秒鐘。由於缺乏經驗,許多年輕的企鵝夫婦經常在孵化前死亡。
即使企鵝蛋已經孵化成功,企鵝爸爸也不能掉以輕心。它們還是要低著頭,彎下腰,這樣既方便小企鵝保暖,又能防止調皮的小企鵝跑出來凍死。
在此期間,會有許多暴風雪。企鵝爸爸們會組成壹個團體來抵抗暴風雪,為孩子們建造圍墻,抵禦寒冷,等待雌企鵝的歸來。
當母企鵝回來時,她帶著小企鵝,輪到饑餓的企鵝爸爸出發尋找食物了。
如果壹只母企鵝不幸被吃掉,就意味著她丈夫和孩子的命運。
隨著雛鳥壹天天長大,它們的父母開始把它們趕出去。當他們遇到壹些想待在父母腳下的雛鳥時,父母是不會手下留情的。
當他們走出父母的懷抱,他們將開始與南極的寒冷作鬥爭。雛鳥也向父母學習,組成壹個圈子。
有時候父母都會出去覓食,它們會留在“幼兒園”,在那裏聚在壹起取暖,壹起對抗天敵。
父母沒有及時回來,凍死餓死了,壹個彈幕評論跳出來說為什麽攝影師救不了那些可憐的企鵝。
人類習慣了自己的育兒模式,試圖用不健康的育兒模式去影響自然,我覺得有點悲哀。多麽悲傷。
能救壹時,能保壹世嗎?大自然本來就是壹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地方。
我們人類對待後代習慣性的小心翼翼,唯恐不撞不撞。遇到問題,會忍不住幫孩子解決。
我們在保護他們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除了我們,還有誰會這樣保護他,寵他?
我們也忽略了有壹天我們會老去,會死去,彼此沒有孩子。
有些東西,不是天生的,需要無數次的適應和磨煉,才能適應社會生存和發展的要求。
所以如果我們以為他長大了就好了,那就全錯了。如果企鵝的父母壹直把小企鵝抱在懷裏,以為它長大了就沒事了,那麽這只小企鵝註定要死了。
臺風過境,自然生長的樹和人工種植的樹是有區別的。同樣級別的強風總會把人工種植的樹吹倒。
因為它們的根是浮在表面的,不像自然的樹,它們的根是深埋在地下的,所以不容易被風吹倒。它們和別人埋的不壹樣。
教孩子生存比幫助他們生存更明智。當我們能看到他們的時候,他們的痛苦和苦難往往是可控的。
孩子壹旦步入社會,遇到什麽人,受什麽苦,都是我們力所不及的。
等他習慣了,吃飯的委屈會比小時候更甚。孩子能不能抗拒,還是兩個字。畢竟每年的自殺率不是拿來玩的。
同樣奇怪的是,繁衍後代,不同的職業,不同的分工,通常都不是針對某壹方的,而是需要大家共同完成的。
分工合作在本質上是正常的,但在人與人之間,是有高低之分的。
全職保姆通常被看不起,被認為沒有貢獻;或者想想孩子是以誰命名的就覺得好笑。
子孫後代,兩個人血脈的延續,為什麽非要把責任劃分的這麽明顯,還要看家庭貢獻的大小。
徒然,我們總是稱自己為高級動物。這種行為真的沒有動物那麽明確。
希望大家早日醒悟,夫妻努力建立家庭,照顧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