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紅葉最好選擇壹個霜降時節上山。此時的香山,方圓數萬畝坡地上楓樹黃櫨 紅艷似火,遠遠望去,會誤以為是飄落的花瓣,走近看才辨清是橢圓的樹葉。觀賞此等美景有十處最佳點:玉華岫、看雲起、森玉笏、雙清別墅、蟾蜍峰、靜翠湖、香爐峰、香霧窟、和順門、馴鹿坡。絕佳處在森玉笏峰小亭,從亭裏極目遠眺,遠山近坡,鮮紅、粉紅、猩紅、桃紅,層次分明,瑟瑟秋風中,似紅霞排山倒海而來,整座山似乎都搖晃起來了,又有松柏點綴其間,紅綠相間,瑰奇絢麗。
1 香山簡介?
分布
每到秋天,漫山遍野的黃櫨樹葉紅得像火焰壹般,霜後呈深紫紅色。這些黃櫨樹是清代乾隆年間栽植的,經過200多年來的發展,逐漸形成擁有94000株的黃櫨樹林區。
特征
香山紅葉
觀賞紅葉最好選擇壹個霜降時節上山。此時的香山,方圓數萬畝坡地上楓樹黃櫨 紅艷似火,遠遠望去,會誤以為是飄落的花瓣,走近看才辨清是橢圓的樹葉。觀賞此等美景有十處最佳點:玉華岫、看雲起、森玉笏、雙清別墅、蟾蜍峰、靜翠湖、香爐峰、香霧窟、和順門、馴鹿坡。絕佳處在森玉笏峰小亭,從亭裏極目遠眺,遠山近坡,鮮紅、粉紅、猩紅、桃紅,層次分明,瑟瑟秋風中,似紅霞排山倒海而來,整座山似乎都搖晃起來了,又有松柏點綴其間,紅綠相間,瑰奇絢麗。
2 歷史信息 編輯
1185年,金代皇帝在這裏修建了大永安寺,又稱甘露寺。寺旁建行宮,經歷代擴建,到乾隆十年(1745)定名為靜宜園。1860年和1900年慘遭搶劫和焚毀,1949年後陸續修復了大部分名勝。
3 著名景點
主要景點有鬼見愁、玉華山莊、雙清別墅等。玉華山莊位於山脈中部,是庭院型風景點,院內古樹參天,榕樹成行,泉流淙淙,亭臺層層,是幽雅宜人的好地方。
4 相關散文?
楊朔
《香山紅葉》——楊朔
早聽說香山紅葉是北京最濃最濃的秋色,能去看看,自然樂意。我去的那日,天也作美,明凈高爽,好得不能再好了;人也湊巧,居然找到壹位老向導。這位老向導就住在西山腳下,早年做過四十年的向導,胡子都白了,還是腰板挺直,硬朗得很。
我們先邀老向導到壹家鄉村小飯館裏吃飯。幾盤野味,半杯麥酒,老人家的話來了, 慢言慢語說:“香山這地方也沒別的好處,就是高,壹進山門,門坎跟玉泉山頂壹樣平。地勢壹高,氣也清爽,人才愛來。春天人來踏青,夏天來消夏,到秋天——”壹位同遊的朋友急著問:“不知山上的紅葉紅了沒有?”
老向導說:“還不是正時候。南面壹帶向陽,也該先有紅的了。” 於是用完酒飯,我們請老向導領我們順著南坡上山。好清靜的去處啊。沿著石砌的山路,兩旁滿是古松古柏,遮天蔽日的,聽說三伏天走在樹蔭裏,也不見汗。
老向導交疊著兩手搭在肚皮上,不緊不慢走在前面,總是那麽慢言慢語說:“原先這地方什麽也沒有,後面是壹片荒山,只有壹家財主雇了個做活的給他種地、養豬。豬食倒在壹個破石槽裏,可是倒進去壹點食,豬怎麽吃也吃不完。那做活的覺得有點怪,放進石槽裏幾個銅錢,錢也拿不完,就知道這是個聚寶盆了。到算工帳的時候,做活的什麽也不要,單要這個石槽。壹個破石槽能值幾個錢?財主樂得送個人情,就給了他。石槽太重,做活的扛到山裏,就扛不動了,便挖個坑埋好,怕忘了地點,又拿壹棵松樹和壹棵柏樹插在上面做記號,自己回家去找人幫著擡。誰知返回來壹看,滿山都是松柏樹,數也數不清。”談到這兒,老人又慨嘆說:“這真是座活山啊。有山就有水,有水就有脈,有脈就有苗,難怪人家說下面埋著聚寶盆。”
這當兒,老向導早帶我們走進壹座挺幽雅的院子,裏邊有兩眼泉水。石壁上刻著“雙清”兩個字。老人圍著泉水轉了轉說:“我有十年不上山了,怎麽有塊碑不見了?我記得碑上刻的是‘夢趕泉’。”接著又告訴我們壹個故事,說是元朝有個皇帝來遊山,倦了,睡在這兒,夢見身子坐在船上,腳下翻著波浪,醒來叫人壹挖腳下,果然冒出股泉水,這就是“夢趕泉”的來歷。
老向導又笑笑說:“這都是些鄉村野話,我怎麽聽來的,怎麽說,妳們也不必信。”
聽著這個白胡子老人絮絮叨叨談些離奇的傳說,妳會覺得香山更富有迷人的神話色彩。我們不會那麽煞風景,偏要說不信。只是壹路上山,怎麽連壹片紅葉也看不見?
老人說:“妳先別急,壹上半山亭,什麽都看見了。”
香山紅葉
我們上了半山亭,朝東壹望,真是壹片好景。莽莽蒼蒼的河北大平原就擺在眼前 ,煙樹深處,正藏著我們的北京城。也妙,本來也算有點氣魄的昆明湖,看起來只像壹盆清水。萬壽山、佛香閣,不過是些點綴的盆景。我們都忘了看紅葉。紅葉就在高頭山坡上,滿眼都是,半黃半紅的,倒還有意思。可惜葉子傷了水,紅的又不透。要是紅透了,太陽壹照,那顏色該有多濃。
我望著紅葉,問:“這是什麽樹?怎麽不大像楓葉?”
老向導說:“本來不是楓葉嘛。這叫紅樹。”就指著路邊的樹,說:“妳看看,就是那種樹。”
路邊的紅樹葉子還沒紅,所以我們都沒註意。我走過去摘下壹片,葉子是圓的,只有葉脈上微微透出點紅意。
我不覺叫:“哎呀!還香呢。”把葉子送到鼻子上聞了聞,那葉子發出壹股輕微的藥香。
另壹位同伴也嗅了嗅,叫:“哎呀!是香。怪不得叫香山。”
老向導也慢慢說:“真是香呢。我怎麽做了四十年向導,早先就沒聞見過?”
我的老大爺,我不十分清楚妳過去的身世,但是從妳臉上密密的紋路裏,猜得出妳是個久經風霜的人。妳的心過去是苦的,妳怎麽能聞到紅葉的香味?我也不十分清楚妳今天的生活,可是妳看,這麽大年紀的壹個老人,爬起山來不急,也不喘,好像不快,我們可總是落在後邊,跟不上。有這樣輕松腳步的老年人,心情也該是輕松的,還能不聞見紅葉香?
老向導就在滿山的紅葉香裏,領著我們看了“森玉笏”、“西山晴雪”、昭廟,還有別的香山風景。下山的時候,將近黃昏。壹仰臉望見東邊天上現出半輪上弦的白月亮,壹位同伴忽然記起來,說:“今天是不是重陽?”壹翻身邊帶的報紙,原來是重陽的第二日。我們這壹次秋遊,倒應了重九登高的舊俗。
也有人覺得沒看見壹片好紅葉,未免美中不足。我卻摘到壹片更可貴的紅葉,藏到我心裏去。這不是壹般的紅葉,這是壹片曾在人生中經過風吹雨打的紅葉,越到老秋,越紅得可愛。不用說,我指的是那位老向導。
獨愛香山,獨愛那淡淡的散發著靈魂的香味。
香山,坐落在北京的西北角,以前帝王的行宮,著名的避暑山莊,是離北京城中心最近的壹座山,登上香山可以俯看北京城,繁華的京城,即刻間如同壹堆黃沙壹樣的呈現妳的面前,會讓妳的心胸更加開闊,舒坦,宜然……
香山,原名又叫靜宜園,這名字真是美得恰如其分,靜而舒宜,雅靜之園,與世俗相隔。就這麽美的壹個孤僻的靜宜之園,如是世外桃源啊。
香山,以其紅葉著稱於世。每年十壹,漫山遍野慕名而來看紅葉的人,比紅葉還多。可我卻不覺得紅葉有多美,我倒覺得香山之美,不在這些顯而易見的地方,香山之美卻又無處不在,無時無刻不在,不論春夏秋冬,還是炎寒酷暑,還是在香山的任何壹個角落。
香山之美,美在那無時無刻無處不在散發著的淡淡的靈魂的香味,淡而香,香而甜,甜而美,美而潤,潤而淡,淡而靜,靜而無,無而無處無時不在……就像壹位嬌羞的少女,從畫中走來,淡雅彌香……
香山之美,美在其靈魂的韻至……
去年四月底的壹個下雨天,我來到香山找房子,問了壹些人家,後來走到壹條築於大山溝之間的相對狹長小馬路,馬路兩邊都是青翠欲滴的樹,而又下著朦朧的細雨,構成了壹副綠蔭掩映輕潤幽柔的長廊,隨著輕柔的風把細細的雨吹到我的身上,吹入我的鼻子裏,立刻我就好像整個身心都像換了壹個人似的。更加明顯的感覺到,這裏的空氣滋潤泌心,淡香盈人……就像把我以往身上不幹凈的空氣血液與欲念,都更換了似的。她好像在說,親愛的,歡迎妳到我家來。是那樣淡淡的,淡淡的……讓妳把所有的雜念都放棄了下來,回到那淡靜的靈魂之鄉。
就這樣我在穿過那條美的令人陶醉的狹長小路的那個村莊住下了。西營,亦名公主墳!就這樣我成了壹個香山人。
不到香山妳就不知道香山的美,不住到香山妳更不知道香山竟是如此之美,美得讓人驚嘆,美得讓妳的靈魂傾其所有與她傾心相交,就像是男女間的戀愛,不愛倒也罷,越愛就越深,越愛就越交融到壹起,身心的升華和諧統壹,直到生命結合到壹起無法分開,就是那樣的愛,但又沒有戀愛那般的濃烈,她淡而彌香,像清口的綠茶,回味無窮,她不會像戀愛那樣可能會傷害到妳。她就像最美的空氣,最美的環境氣場,時刻滋潤著妳的身心,像母親呵護她的兒子,在他睡著的時候,幸福的親吻他的面頰,而他不能感覺到受擾,卻又切身的享受著那份母愛的芬芳……
每每從市裏面回到香山,妳會仿佛感覺到,繁華都是虛假的甚至帶有太多的醜惡,而香山的自然才是最真實的,最美的。夜晚在香山我住的村裏就能俯視到整個北京城的夜景,喧囂與雅靜形成鮮明的對比,妳更能深刻的體會到這種靜美的彌足珍貴,散散步,去那充滿古色古香氣質的雷音琴院,聽聽那跳出古琴琴弦之外的音符,仿佛聽到的是自己的心靈在天地間跳動,是那麽的靜徹明晰,如同世界之外就沒有了別的音響,這就是最美的靈魂之音啊。
香山的夜間,這種靜美似乎達到了壹種無以復至的境地,如似天賴,如似生活在天堂……靜美無言……淡雅彌香…
妳想想在這樣的環境中睡壹個晚上,那種美就不言而喻了。今春我感冒了,在市裏面住了兩個星期都沒有好,回到香山來住了壹晚上,就好了許多,回到市裏住了兩個晚上就又犯嚴重了,後來我回香山接連住了三個晚上,就完全好了,我想這也是香山純凈的空氣氣場滋潤的結果吧。
每每周末,在香山間穿行,拿本書,帶點幹糧和水,約幾個朋友或者獨自壹人,在千年古樹下,在靜翠綠草間,在山花野果旁,在山巒轉角處,在幽谷密林之中,在峭巖山顛之上,在見心齋,在靜翠湖,在香山寺遺址,在雙清別墅,在香爐峰,在香山的每壹處地方,妳都能感覺到,那空氣的淡雅,那環境的芬芳,那泌人心魂的書香氣質,那純潔舒美靜宜的自然……
自由安詳的享受著心靈在天地自然間盡情交融的歡暢
自然,自然就是最美的詩,就是最美的篇章,最美的圖畫,最美的風景,最美的生活居所,最適宜生活的環境。
在香山間走動,不論是什麽季節,不論是什麽時候,總能聞到空氣中那淡淡的清香,總能感覺到那清靈的空氣滋潤身體與靈魂的芳香!不用妳去撲捉,而是她會撲面而來,不是急竄而入,而是那悄悄靜默潛入靈魂的淡雅。這種美無所不至,無處不在,無時不去浸潤妳的心房……
我去過全國的壹些地方,北京的各大公園也都去了,但沒有壹個地方,有香山如此的淡雅,如此的滋潤人的靈魂。如此的能提升人的心性,如此的充滿了淡淡的香味,亦讓人更加的純潔與生靈。
香山之美,美在千年來的原始自然純靜……
香山之美,美在千年來的淡靜靈韻的氣息……
美山之美,美在其靜,美在其新,美在其韻……
香山之美,美在其空氣的雅靜清新,清新中有著書香氣,清新中有著與靈魂緩緩交融的氣息,有那淡淡的香味……
香山之美,美在其是個修心養性的好場所,累了來走壹走,坐壹坐,呼吸下千年來凝練的純凈空氣,享受下那淡美宜人的氣息。享受與純潔的自然交融的歡樂。讓身心亦更加的放松純真與生靈……
香山之美,需要用靜心去體察,需要用靈魂去感知,需要用愛去呵護,需要生命與去之交融……
在香山這風水寶地,在這龍脈之上,在這北京城最有靈氣的地方,住了壹些文化人,詩人,作家,畫家,書法家,各色閑雲野鶴的人住了不少,也有不少企業家,甚至還可能住著經天緯地,雄才大略的臥龍鳳雛,香山可謂是藏龍臥虎啊,這也天人交融的結果吧。
只可惜香山這樣的風水寶地,還沒有壹個書院。還沒有壹個公***的文化平臺,這壹點太可惜了,若能在香山建壹個書院,讓聖賢之音,讓聖賢之德來滋潤這遍神聖的土地,那這香山就有韻味了。
獨愛香山,獨愛那壹草壹木的雅靜,淡然,安詳,純潔,獨愛那無時無刻不散發著的淡淡的靈魂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