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是戰國以來流行的軍事著作。古今中外的軍事家都用其中所論述的軍事理論來指導戰爭。而且其中論述的基本理論和思想也被應用到現代商業決策和社會管理中。然而,這本書的作者是誰?學術界的討論很多。壹種認為是春秋時期吳國孫吳所作,壹種認為是孫臏所編,壹種認為是戰國初年山林處士所作,壹種認為是三國時期曹操所編。直到1972年4月,在山東臨沂銀杏山發掘的兩座漢墓中,發現了用竹簡書寫的《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就這樣,幾百年的爭論結束了,《孫子兵法》的作者被確認為春秋時期吳國的大將孫武。隱逸的吳國所寫的《孫子兵法》名叫長慶,後人尊稱他為孫子、孫武子。公元前535年左右生於齊國樂安(今山東廣饒),具體生卒年月無法考證。孫武的祖先名叫孫毅,是魏康叔的後人。孫武善於學習,閱讀古代軍事典籍《軍政要義》,了解黃帝戰勝四皇的作戰經驗和伊尹、姜太公、管仲用兵的史實。此外,當時戰爭頻繁,兼並激烈。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善於帶兵的將軍。他從小也聽到和目睹了壹些戰爭,這對少年孫武的軍事訓練非常重要。然而,孫武生活的齊國內部矛盾重重,危機四伏。齊景公初年,左封為右相。於是田、包、鸞、高四人合力驅離清風。後來內亂愈演愈烈,齊政府與四大家族的矛盾以及四大家族之間的爭權奪利愈演愈烈。孫武對這種內部鬥爭極為反感,不想卷入其中。他萌生了遠走他鄉,另辟蹊徑施展才華的想法。當時由於壽孟稱王,南吳聯合晉國攻楚,國家強盛,有了新氣象。孫武認為,吳國是他施展理想才能、實現抱負的地方。齊景公三十壹年(公元前517),孫武正值壯年,享年18歲。他毅然離開樂安,告別齊國,長途跋涉,來到吳國。孫吳壹生事業始於吳,死後葬於吳。因此,吳越春秋。《河呂傳》稱孫武為“武人”。
孫吳來到吳國後,在武都(今蘇州)郊區遇到了楚國的伍子胥。伍子胥是楚國著名的大臣,因其父吳社和其弟吳尚被楚平王殺害,於公元前522年逃往吳國。他決心起兵攻打楚國,為父親和哥哥報仇。孫武認識伍子胥後,非常投機,成了密友。此時吳國局勢也動蕩不安,兩人便隱居起來,袖手旁觀。公元前515年,吳國的兒子趁國家空虛,以顓頊為刺客,攻打並殺死了吳王僚,然後自立為王,自稱何呂。闔閭即位後,重用下士李習安,任命了伍子胥等壹批賢臣。他體恤民情,不貪美食,不聽淫樂,不入女色,註重發展生產,節約糧食,修築城墻,訓練軍隊,從而贏得了民心。吳呈現出壹派欣欣向榮的景象。何呂也註意搜羅各種人才,決心使吳更加強大,有時發展到長江中遊,滅楚稱雄。隱居在武都郊外的孫武對自己的未來看得更清楚。在他僻靜的地方,壹邊灌溉花園,壹邊耕種,壹邊寫兵法,請伍子胥自我介紹。最後孫武寫了13篇兵法。孫臏(?-316)前,本名孫伯苓(其家譜可查山東孫氏),我國戰國時期軍事家,漢族,山東鄄城人。生於戰國時期,齊國與齊國之間(今山東省陽谷縣阿城鎮,鄄城縣北)。
孫臏是孫武的後代。七尺長約161cm(壹周壹尺為23.1cm),龐涓拜鬼谷子學兵法。孫臏的智力高於龐涓,引來龐涓的嫉妒。後來龐涓當上了將軍,把孫臏騙到了魏國,誣陷孫臏通敵,用了髕骨刑(古代砍下膝蓋骨的酷刑)。馬嶺之戰,住戰車,以砍竈誘龐涓獨自大膽出招,射殺龐涓,大敗魏軍,著作有《孫臏兵法》,部分已失傳。1972年山東臨沂銀鵲山出土殘簡,壹萬壹千余字。另壹方面,孫臏的處罰其實是錯誤的。太史公書序中提到“孫子腳肥,孫子兵法修訂”,說的是孫臏的膝蓋骨被砍,不是腳。直到1972,失傳近兩千年的《孫臏兵法》重新出現,謎底終於解開。孫子兵法失傳1700臨沂古城南有壹座低矮的小山,名叫“銀合歡山”。1972年4月,臨沂衛生局進行基本建設,在銀合歡山上發現壹座古墓。經確認為大型漢代墓葬群。考古學家從墓葬中發現了大量的竹簡。這些竹簡多為兵法古籍,包括《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劉韜》等20余部著作,其中不少是佚書或首次發現的古籍。最珍貴的是失傳700多年的《孫子兵法》和《孫臏》的佚文。這壹考古成果在上世紀70年代被列為“新中國30年十大考古發現”之壹。90年代為“新中國50年最具影響力的考古發現”之壹;20世紀初,被命名為“20世紀中國100考古新發現”之壹。
更重要的是,證實了《史記》中關於孫武和孫臏的記載是完全正確的,他們都有自己世代相傳的軍事著作。出土的《孫子兵法》竹簡顯示,古代兵法實際上是13篇,而不是壹些古籍記載的82篇。孫臏《孫子兵法》中很多文章的大寫都寫成“孫子曰”,其中“孫子”指的就是孫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