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到底什麽是宋體2號字

到底什麽是宋體2號字

“宋體”是字體的形式,“2號字”是指字號的大小。

宋體字的特點是:字形方正,筆畫橫平豎直,橫細豎粗,棱角分明,結構嚴謹,整齊均勻,有極強的筆畫規律性,從而使人在閱讀時有壹種舒適醒目的感覺。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主要用於書刊或報紙的正文部分。

擴展資料:

其他字體:

1、行書

行書是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壹種書體,大約出現在西漢晚期和東漢初期。它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筆勢不象草書那樣潦草,也不要求楷書那樣端正。楷法多於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於楷法的叫“行草“。行書始於漢末。

2、楷書

楷書也叫正楷、真書、正書。從程邈創立的隸書逐漸演變而來,更趨簡化,橫平豎直。《辭海》解釋說它“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書。始於漢末,通行至今,長盛不衰。

楷書的產生,緊扣漢隸的規矩法度,而追求形體美的進壹步發展,漢末、三國時期,漢字的書寫逐漸變波、磔而為撇、捺、且有了“側”(點)、“掠”(長撇)、“啄”(短撇)、“提”(直 鉤)等筆劃,使結構上更趨嚴整。如《武威醫簡》、《居延漢簡》等。

3、隸書

隸書也叫“隸字”、“古書”。是在篆書基礎上,為適應書寫便捷的需要產生的字體。就小篆加以簡化,又把小篆勻圓的線條變成平直方正的筆畫,便於書寫。是在監獄裏創造出來的字體。分“秦隸”(也叫“古隸”)和“漢隸”(也叫“今隸”),隸書的出現,是古代文字與書法的壹大變革。

百度百科-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