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孟茜筆談》,《長興集》和《梁芳》是沈括最重要的作品。《長興集》是壹部綜合文集,保存了他的詩文創作,被評為“長興縣開國者”。全書41卷,現存19卷;其余22卷,明代按宋版再版時丟失。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吳刻制《沈氏先生文集》,見《長興集》始末不全。他做了壹些編纂工作,補充了前三卷:第壹卷是《騷賦·詩》,二十五* *。第二卷是“序言”,由三篇文章組成。第三卷是“討論與理論”,共五篇。在第三十卷的末尾,我加了壹段“自述”。這是目前比較完整的壹本書。然而,賈雲從未見過《資治通鑒》這部長篇大論。因此,書中收錄了沈括的重要話語,如《清浙浙縣嘉寶》、《論河北邊防事宜》、《論浙浙家役錢》等。以及沈括在文中引用的《自錄》和註釋,如《論鹽為蛾》、《論錢荒》;均未被收錄,但大體上保留了沈括的原貌,而且,由於是沈括主要活動時期的政論和文章,對研究變法運動的發展史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李玉民認為,《良方》壹書編纂於寧載熙十年(1077)至元豐二年(1079)(沈括著作若幹問題,載《沈括研究》)。張家駒認為世界傳記不是原創的。宋人將蘇軾的《醫學雜文》附於此書,改名為《蘇神梁芳》,編為十卷。原書還是明中葉刻的,修訂《四庫全書》時沒有看到。是從《永樂大典》編纂的,這本書的內容多是沈括寫的。首先,在序言中,沈括發表了比較全面的醫學理論,然後記錄了他壹生中收集到的有效方劑,詳細介紹了其食用方法和醫療效果。尤其是沈括在描述世界的傳單中所表現出的細致、科學的態度,自然引起了人們的關註,被公認為中醫的珍貴遺產之壹(張家駒中國歷史人物叢書沈括,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胡道靜在新校勘的《孟茜筆記》中附了沈括著作目錄。沈括著作30余部,涵蓋易、李、越、春秋、小學、文書註釋、刑法、地理、儒學、農民、小說家、歷法、兵書、雜藝、醫書、選本、文集、文史等。這樣看來,這些著作涵蓋的範圍很廣,《宋史·沈括傳》中“凡與天文、地方誌、音樂、醫學、占蔔有關的著作,包括博學、好文在內,應有盡有”的說法並不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