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花椒用作房屋保溫。
漢代皇後的宮殿,為了保暖會選擇壹種特殊的原料來塗抹,那就是“花椒”。據古籍《三輔黃圖》中記載,漢代在未央宮中設有椒房殿,以花椒和泥塗墻壁做保溫材料,“取其溫而芬芳也”,冬天置身其內,有禦寒保暖之效。
在當時,花椒已被視為壹種防寒保暖材料,搗碎和泥,制成墻壁保溫層,椒房殿的墻壁還掛有錦繡壁毯,地上鋪著厚厚的西域進貢毛毯,設火齊屏風,還用大雁羽毛做成幔帳。
到後來,“椒房”幾乎成了皇後的代稱,成為後宮女權的象征,而這種特殊的保暖建築方法,也被後人效仿,據《世說新語》載,西晉全國首富石崇便“以椒為泥塗室”。
古代“紙衣”禦寒
紙,最早可能出現在戰國時期,到東晉時取代了簡帛,成為書畫的載體。到南北朝時期,人們開始制紙衣。唐宋時期,由於戰亂,加之官府橫行暴斂,人民缺衣少食,只好以紙為衣,制紙衣、穿紙衣更為流行。
漸漸地,貧民用紙衣蔽體,僧隱用紙衣修身,士兵有用紙衣套穿甲胄的,就連士大夫出行也有穿紙衣的。唐代用麻紙,纖維強度高,抗老化、防蛀蟲。宋代用樹皮紙,拉力強、耐折磨。
此時專門有加強禦寒效果而特意加厚的紙衣,稱作“紙裘”,原料壹般采用較厚而堅的楮皮紙縫制而成,質地堅韌,不但耐穿,還可以抵擋風寒,透氣性也相對較好,加上造價便宜,簡直是貧民士子出門必備首選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