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譜之於音樂,猶如古書之於歷史。它以特殊的方式把稍縱即逝的古曲鐫刻下來,讓後人部分還原原曲,“重彈老調”。音樂史與其他學科史的區別在於它的聲音,大量的古譜是它的基礎。就像文字的發明壹樣,用高、低、長、短不同樂音記錄的樂譜的發明和完善也經歷了壹個漫長的過程。
前面說過,打擊樂器是古代音樂的主體。於是,擊鼓節奏成了中國樂譜最早的使者。《禮記·投壺》載有魯國、薛國射禮時鼓的節奏譜:壹個符號畫為圓,壹個符號畫為盒。它們無疑是兩種鼓形象形文字。壹般來說,不管是哪種譜,都應該有兩個作用,壹個是記憶音高,壹個是記憶節奏。中國早期的光譜公式大多采用圓圈或點、框“敲擊”的方法。
現存歷史上最早記載的樂譜是唐代寫的古鋼琴曲《碣石調幽蘭》。據《序》記載,《幽蘭》為六朝秋明(493-590)所傳。事實上,它是壹篇有4954個漢字的文本,詳細記錄了每個音在古琴上屬於哪根弦,在哪裏,怎麽彈。從字譜發展到在漢字中使用象形筆畫,組合成符號,是以樂器產生的記譜法為基礎的(比如右手中指勾第壹弦,左手中指按七字壹串)。唐代人曹柔首創此法,晚唐陳康時、陳卓等編著了大量的琴譜。自宋元以來,經少數音樂家進壹步完善。古琴曲,中國傳統音樂的瑰寶,能保存至今,主要得益於減法記譜法。
唐代的《樂言半字譜》也是以樂器的音位和技法為基礎的。分為串譜和管譜。現代在敦煌發現的《唐琵琶譜》記載了四根弦上各個位置的符號。如果可以確定調音,基本可以恢復原調。這本珍貴的敦煌曲譜,寫於晚唐(933年)明朝長興四年。還有日本發現的平衡琵琶譜。抄寫時間為唐玄宗天寶六年(747)。唐代詩人白婕儀寫過壹首詩《琵琶行弟子謝女師曹獻新曲譜》:“琵琶大師在九重城,忽喜驚書。壹張紙展開壹個非舊譜,四弦原來是新音。”可見,在唐代,燕樂的半字譜是真正流行的。
宮池譜是我國使用最廣泛的點名譜。規範字由尚、茍、遲、公、範、劉、(和)、吳、乙等漢字組成,有“固定點名法”和“初始點名法”兩種。記錄節奏的板(強拍)眼(弱拍)符號也發展得更加完善。調號標有鞏崢調和肖紅調的名字。宋元以後,中國流傳下來的樂譜大多是用宮池記譜法書寫的。其中,器樂作品和歌劇唱腔數量最多。
古代音樂譜對於音樂傳播和信息記錄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古代文化研究領域的擴大,我們不僅從樂譜的音調和旋律中欣賞傳統,而且從記譜法的方式中審視傳統。中國歷代曲式中的象形簡筆畫,暗示性強,清晰含蓄,更加嚴謹,浸透著中國審美精神的獨特性。先秦美學那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實用精神,魏晉佛禪,以及民間的傳承習慣,那種心念耳教,都不同程度的體現在中國古代音樂節奏的記下方式上,旋律簡單到可以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