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殘暴的君王是誰?
在距今三千壹百年的殷商末年,曾出現過壹位身材高大,力大無窮,能徒手與猛獸格鬥的古代“超人”。他的才智足以對復雜事物迅即作出準確判斷,他的氣力足以托梁換柱,能壹手抓九牛尾巴,將九牛拉得向後倒退,即史書上所載的“有倒拽九牛之威,具撫梁移柱之力”。他曾經攻克東夷,把疆域拓展至長江流域,又經營東南,傳播中原文明。 這位智勇雙全的古代“超人”,便是被後世搞惡成“紂王”的商朝末代君主帝辛。 《史記·殷本紀第三》記述帝辛是“資辯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帝辛雖非長子,卻深得父君帝乙喜愛,被立嗣繼承君位。帝辛即位後,廢除殺戮奴隸舊制,讓奴隸為社會創造財富,還使用奴隸參加國家公務。他改變刀耕火種的生產方式,實行大規模的集體生產,開始使用耕牛、灌溉排水等農耕技術,使農業生產發展迅速。同時,大興手工業,使商王朝再度復現中興盛世。因此,孟子認為帝辛有“故家遺俗,流風善政”。 那麽,各類古籍中有關帝辛暴虐的記述又源出何處呢?郭沫若認為“後人是深受周人宣傳的毒。”常見有網友憤然而言:誰又在搞惡歷史!說到搞惡歷史,“超人”帝辛就被周人徹底搞惡、甚至妖魔化了。人家帝辛本名受,卻偏偏稱其為紂王,“紂”意或“賤仁多累”,或“殘義損善”。取代殷商的周室禦用文人們,從名稱上即把帝辛妖魔化為“紂王”,弄得司馬遷在《史記》中也只好腆著老臉說“天下謂之紂”。什麽“天下”,周室的“吹鼓手”而已。如此貶損的意圖自然是讓世人覺得帝辛暴虐昏庸,武王伐紂便是興“正義之師”,周室取代殷商更是人心所向。 於是,幾千年來,人們講到商朝覆亡,往往歸咎於古書上所載的紂王荒淫無道,以酒為池,懸肉為林,寵幸妖妃,剜忠臣心,設制炮烙……這紂王的罪惡竟像“滾雪球”似,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越來越多,最多達70余條。而帝辛的歷史功績則被完全抹殺了。奢侈荒淫、鎮壓反叛、剪除異己,本是歷代帝王的***性,卻讓這位“紂王”獨領風騷。明人的小說《封神演義》,更是把商紂王寫成有史以來頭號暴虐魔王。歷史演義對正史的“搞惡”,往往使後世之人用文學形象取代歷史形象,而且是根深蒂固。演義的負面影響由此可見壹斑。 本人認為應該是尼祿,他是古羅馬帝國朱裏亞·克勞狄王朝的最後壹任皇帝,是古羅馬乃至歐洲歷史上有名的殘酷暴君。被譽為“人民公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