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活血解痛膏簡介

活血解痛膏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中藥部頒標準 2.1 拼音名 2.2 標準編號 2.3 處方 2.4 制法 2.5 性狀 2.6 檢查 2.7 功能與主治 2.8 用法與用量 2.9 註意 2.10 規格 2.11 貯藏 附: 1 古籍中的活血解痛膏 1 拼音

huó xuè jiě tòng gāo

2 中藥部頒標準 2.1 拼音名

Huoxue Jietong Gao

2.2 標準編號

WS3B199595

2.3 處方

辣椒 1000g 幹姜 1500g 生川烏 1500g 獨活 1000g 甘松 1000g 樟腦 200g 冰片 200g 丁香油 110g

2.4 制法

以上八味,將冰片、樟腦研細,辣椒、幹姜、生川烏、獨活、甘松粉碎 成粗粉,照流浸膏劑與浸膏劑項下的滲漉法(附錄17頁),用90~95%乙醇作溶劑,浸漬 24小時後進行滲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成稠膏。另取清藥肉 20000g用文火熔化,待 溫度略降後,加入上述稠膏及樟腦、冰片、丁香油,攪勻,分攤於布或紙上,即得。

2.5 性狀

本品為攤於布或紙上的黑膏藥;氣香。

2.6 檢查

應符合膏藥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18頁)。

2.7 功能與主治

祛風散寒,活血止痛。用於扭傷,挫傷,風濕骨痛,腰背酸痛。

2.8 用法與用量

加溫軟化,貼於患處。

2.9 註意

孕婦忌用。

2.10 規格

每張凈重 9g

2.11 貯藏

密閉,置陰涼幹燥處。 註 清藥肉的制法 取棉籽油 20000g,用直火加熱,煉至滴水成珠,加入紅丹5700 g,攪勻,收膏,浸泡於水中,即得。

古籍中的活血解痛膏 《本草求真》:[上編卷七食物]黑大豆

。痘瘡濕爛。得此則消。非其入腎去水之力歟。頭項強痛。卒中失音。得此則除。非其制風之力歟。(此虛風也...

《重訂通俗傷寒論》:[第九章·傷寒夾證]第四節·夾血傷寒

前、蜜炙蘇子。補血加生地、鮮藕。繼用胡氏保肺悉尼膏。(悉尼六十枚、壓取汁二十杯、生地、白茅根、生藕...

《馮氏錦囊秘錄》:[雜癥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卷四十二谷部]豆

花、玄參、川芎。天麻、芽茶、荊芥、烏梅,治偏頭風痛有神。淡豆豉,諸豆皆可為之。惟黑豆入藥,有鹹淡二...

《瘋門全書》:正治諸方

痹作熱用之)川連焦梔檳榔銀花牛子大黃苦硝枯芩生石膏條甘草燈心大黃苦硝二味。俟起藥時放下。令二三沸止...

《藥性切用》:[卷之三上木部]楓脂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