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是中國古代周王朝的自稱。而壹直以來中國都自稱華夏兒女,而華夏兩個字究竟從何而來呢?真的和壹個女人有關嗎?
從?華?字來看,和上古母系時代時的華胥部落的女首領華胥氏有關。史書中曾經記載過,她頗具神話色彩,?蛇身人首,有聖德?,並且?履巨人之跡,意有所動,虹且繞立,因而始娠,生帝於成紀,以木德王,為風姓?。華胥氏為了生存繁衍,沿著黃河流域不斷遊徙,黃河流域都有他們的足跡。華胥氏創造了中國的農耕文化,同時也開創了偉大的中華文明史。華胥氏的後代都非常的優秀,因此華胥氏就被後人譽為?人祖?。?華夏?的?華?正是來源於此。
而?夏?字,在古代經常與華字通用,兩個字意思相近,華就是夏,夏即為華。《左傳》中定公十年載孔子語雲:?裔不謀夏,夷不亂華。?這裏的?華?就是?夏?。孔子視?夏?與?華?為同義詞。所以從編著《尚書》起,我國古籍上開始將?華?與?夏?連用,合稱?華夏?。
所以說華夏的來源確實和壹個女人有關,這個女人就是華胥氏,是她創立了壹個優秀的民族,有著壹群優秀的後代。
追溯歷史,早在周朝時,凡是?遵守周禮,守禮儀?的諸侯,都稱為諸夏。華夏當時也是周王朝的自稱,之後也是漢族的別稱,到現在我們都自稱華夏兒女,華夏已經成了中國的另壹個名字,成為了我們中國人引以為傲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