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 kǒu
2 註解忌口 治療學術語。見《金匱要略》。指根據病情及治療需要,要求病人忌食某些食物。《靈樞·五味》:“肝病禁辛,心病禁鹹,脾病禁酸,腎病禁甘,肺病禁苦。”《金匱要略》九痛丸方後註:“忌口如常法。”《傷寒論》桂枝湯方後註:“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臨床常見水腫忌鹽,黃疸、腹瀉忌食油膩等。忌口還包括調節飲食,忌暴飲暴食等內容。
古籍中的忌口 《張氏醫通》:[卷八七竅門上]痘疹余毒證上者。急取益母草煎湯熏洗。日三度。更以鱔血點之。忌口及夜啼。乳母亦忌口。須痘瘡痊可。其眼漸開。眼中之...
《瘴瘧指南》:[卷上辨證]瘴病中將息法凡才病瘴時。切須忌口。非惟生冷油膩不可食。尤忌酒肉魚面之類。飯亦可住。只可食粥。仍戒葷食。不得已吃白...
《幼幼集成》:[卷三]治病端本澄源至要口訣
診視小兒,無論病之輕重,證之順逆,稍長者令其本身忌口,乳子即令乳母忌口,嚴禁葷酒油膩,酸鹹辛辣,但可...
《瘍醫大全》:[卷三十四諸瘡部(上)]楊梅瘡門主方入前藥並胰子壹付去油凈,同煎壹碗,空心服,取汗。忌口如前,虛弱甚者,加人參。豬肉茯苓湯(《說約》)。...
《慈幼便覽》:神授外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