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
唐(627-712)京兆石屏(今陜西興平)人,唐朝宰相、名將。
唐早年先後升任潁州胡曹、豐州司馬、安溪副都督、西州都督、魏、涼州都督、隴右軍州使。後來在紅原谷擊敗吐蕃,升任右武威、右金吾等職。
長安三年(703),唐·秀京參拜。
他擔任鳳閣、欒臺三品,求轉太子右庶子,後來又加了壹個輔國將軍,把宋國公累壞了。
神龍二年(706),他做官,但很快又被恢復為太子少師和同鐘書的第三子。
延河元年(712),唐病逝,追授為荊州刺史,謚號鐘。
2.唐建
唐鑒(公元579-656年)晉陽(今山西太原)人。
唐朝大臣,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壹。
北齊尚書左仆射隋朝戎州刺史唐勇之孫、唐鑒之子。
父親唐鑒與唐高祖·唐高祖成了朋友,當唐高祖在太原開戰時,唐鑒參與了策劃。
武德元年(618),升任中書侍郎。
第二年(619),唐鑒和永安李等人被劉武周俘虜,獄方從處得知獨孤懷恩要造反。
獨孤懷恩駐守周浦,唐鑒派人揭發獨孤懷恩謀反。
李世民擊敗劉武周後,唐鑒成為禮部尚書,將大將軍公署尚書授予側田,並授予齊桓公爵位,特免極刑。
貞觀初年,朝廷派唐鑒使突厥投降,李靖行軍。
李靖突然襲擊了突厥,卻活捉了黎傑可汗,唐鑒也從亂軍中逃脫。後被封民政部部長(見唐與突厥之戰),因懶政被貶。
唐高宗永輝初年,他在家做官,去了嘉特金。
鹹清源卒於656年,享年78歲。謚號開復義同氏、並州,謚號為輔,昭陵隨葬。
3.唐慎微
唐慎微,字申遠。
他出生於壹個醫生家庭,以對經典方劑的深入研究而聞名。
在統治時期(1086 ~ 1094),他奉蜀段之命,到成都行醫,住在華陽(當時成都東南郊)。他說他是周樹金原(今四川重慶)人,後遷居成都。
他成了華陽人。
唐雖然語言樸實,但睿智敏感,醫術精湛,醫德高尚。
病人不分等級,無論何時召喚,風雨無阻,都會去。
對於讀書人的待遇,從不收錢,只求得到名方秘籍的回報,所以讀書人喜歡交朋友。
每次拿到經書、史書上的藥方、藥物,都要記錄下來,互相請教。
從而積累了豐富的藥學資料。
經過多年的搜集整理,現已編成31卷和1卷目錄。
4.唐寅
唐寅(1470 3月6日-1524 65438+10月7日)生於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於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
“伯虎”二字後改為“”,數字六如俗人、桃花庵法師、魯的、脫禪的神仙等。他是南直隸蘇州府吳縣人。
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詩人。
唐寅的祖先是前涼州金昌縣靈江將軍唐慧,這也直接影響了唐寅。他還經常在自己的書法和繪畫標題中使用“金昌唐寅”。
唐初,他的祖先唐鑒跟隨李淵作戰,被封為“居公”,所以唐寅也自稱“魯國唐生”。
明朝時,他的祖先唐泰是兵部主將,在土木堡之戰中犧牲。
唐泰後裔多散居在蘇州吳縣白下和李嶠壹帶。
唐寅出生在這壹帶,他的父親唐廣德經營著壹家酒館。
父親要他讀書成名,但唐寅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十六歲,中蘇州政府第壹次嘗試學習。
28歲參加中南直隸鄉試第壹名,次年進京。
因卷入弘治十二年科舉案而被貶官。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唐寅失去了主動,從此浪跡江湖,埋沒在詩畫之中,最終成為壹名著名的畫家。
5.唐順之
唐順之(1507 165438+10月9日-1560年4月25日),本名英德,詞義有所修正,取名京川。
漢族,武進(今江蘇常州)人。
明代儒學大師、軍事家、散文家、數學家、抗日英雄。
嘉靖八年(1529),官翰林首試,後調任兵部。
當時倭寇屢次入侵沿海地區,唐順之以兵部尚書兼浙江都督,親自率領運兵船到崇明,在海上破敵。
嘉靖三十九年(1560),升任右都時宇,巡撫鳳陽,不幸在抗擊日寇途中病死於通州(今南通)。
崇禎年間,他追擊文祥。
學者稱他為“京川先生”。
百度百科-唐順之
百度百科-唐寅
百度百科-唐慎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