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音寺位於江蘇省宜興市方橋鎮。古寺,山青,水藍,天藍。歷史:全國有三大陰超寺廟:宜興潮音寺、天津潮音寺、海南潮音寺,其中宜興方橋潮音寺為最早的寺廟。根據古籍《佛典集》?寺院記載:東漢末年佛教傳入江南,潮音寺原名景山殿(供奉鰲魚觀音),是吳棟皇帝孫權的母親吳國太於興平二年(公元195年)在洋縣(宜興古縣名)修建的“兩殿”之壹。當年,15歲的孫權,以孝廉為楊憲之令,其孫女吳國太為楊憲之古城,當時是個旖旎之地,以佛法教化市民。武帝即位後,改建成“潮音殿”。香火時節,有很多信眾男女,進山進香,甚至攔河。寺內香煙繚繞,梵音繚繞,是聞名中外的宜興第壹古剎。當時,漢武帝為了方便他的母親吳國太去朝陰寺燒香拜佛,還特意挖了壹條直通太湖的河叫“燒港”,這條河的名字壹直沿用至今。後來,母親很孝順的將軍金建威(公元304年被晉惠帝封為周小侯,是第壹個仰慕楊的人)聽從母親的遺願,重建了古寺。後來,為了紀念以忠孝著稱的周初將軍,在潮音寺東建了江南第壹古亭——孝感亭。當時寺內僧人眾多,招牌高立,祥雲包壯位於東南。所以在佛教名山中,有“戴華山在先,太華山在後,九華山在後”的說法。
還可以在飛豬上看到更多關於潮音寺及周邊景點的介紹和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