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意文字是壹種用象征性的書寫符號記錄信息,不直接或簡單地表示發音的文字系統。表意文字是壹種圖形符號只代表語素,不代表音節的書寫體系。表意文字在東亞國家廣泛發展和使用。目前,中國使用的漢字、彜語、東巴語、格巴語、水書(部分)以及互聯網上使用的廣義的顏文字和(彩繪文字)都屬於表意文字。
擴展數據
直到公元21世紀,全世界仍在使用的表意文字是彜文、東巴文、格巴文和水書(部分)。
1.彜語:彜族是中華民族的壹員,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傳統文化。它有自己的語言——彜語,是壹種歷史悠久、獨具特色、發展完善的傳統文字。首先,彜語表現為多種載體形式和豐富的文學內容。
2.東巴文字:東巴文字1400余字,文字豐富。他們可以表達微妙的情感,記錄復雜的事件,寫詩和作文。東巴文字是世界上僅存的象形文字,被稱為文字的“活化石”。2003年,東巴古籍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記憶名錄》,並被數字化記錄。
3.格巴文:隨著納西社會的發展和民族文化的相互影響,明末清初,麗江的壹些東巴創造了格巴文。格巴是弟子的意思,格巴文是東巴什羅後裔創造的文字,格巴文是東巴的轉化和發展。
4.水書(部分):水書是繼東巴文之後世界上現存的又壹象形文字,2006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水書在水人的社會生活中仍然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比如婚喪嫁娶,還是按照水部寫的“水歷”來定。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表意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