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中國第壹位女教授,曾經跟胡適有什麽關系?

中國第壹位女教授,曾經跟胡適有什麽關系?

在古代的時候,中國壹直處於男尊女卑的社會環境中,女性的地位壹直是比較低的。等到民國的時候,女性的地位才開始得到進壹步的提高,很多女性才有機會做出家門,去學校念書。正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出現了許多才華橫溢的女子,那個年代的人就把這些女子成為才女。而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位才女很厲害,他是中國第壹位女教授,也是胡適先生壹生都難忘的紅顏知己。

作為中國的第壹位女教授的陳衡哲,出生於江蘇武進的壹個書香門第。她的祖父當過杭州知縣,父親是舉人出身。在她從小的時候父親就開始教他《爾雅》、《黃帝內經》等古籍;而她的母親莊曜孚是和吳昌碩、齊白石齊名的書畫大家,所以她年幼的時候對中國的文學和藝術都有所了解。

陳衡哲13歲那年告別父母,去了舅舅身邊接受教育,學習了很多的西方文化,在這些文化理念的灌輸下,她做出了壹個大膽的舉動,提出了解除婚姻的想法。原來在陳衡哲很小的時候,她的父母就給她定下了壹門親事。深受西方文化影響的陳衡哲誓死反對包辦婚姻,不願意和自己的未婚夫完婚。等到陳衡哲18歲那年,自己直接就把這門親事退了。

陳衡哲在24歲的時候取得了清華大學在上海招收留美學生的資格,獲得了出國深造的機會。出國後的陳衡哲去了美國的瓦沙女子大學、芝加哥大學攻讀西洋史、西洋文學,對西方的科學和文化很了深刻的了解,先後獲學士、碩士學位。回國後受蔡元培的邀請,成為北京大學世界史教授,中國第壹位大學女教授。

在美國的這些年,她遇到了壹個讓她心動的男子,他就是胡適。那時候的胡適是《留美學生季報》的總編輯,在好友任鴻雋的推薦下,開始了與陳衡哲通信。那時候兩個人在信中談文學、談人生、談國家的未來,彼此之間產生了好感。留美學生在討論中國文學的改革時,經常發生激烈的爭辯,即使兩個人私交再好,在文學立場上也是各不相讓的。當胡適倡導白話文的時候,在整個文化界引起了軒然大波。那時候沒有人看好他,此時的胡適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尷尬境地。

當時的陳衡哲雖然從來不參與辯論,卻接連發表了許多的白話詩文,在行動上給予胡適鼓勵和支持。胡適後來再後來回憶這段時光的時候,曾說過這樣的壹句話:“她對於我的主張的同情,給了我不少安慰與鼓勵,是我最早的壹個同誌。”

由於長時間的書信來往,兩個人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密切。正當準備有進壹步發展的時候,胡適接到了家中的來信:家中已經為他定好了親事,讓他盡快回去完婚。胡適的父親很早就去世了,由母親撫養長大成人,他對自己的母親十分孝順,只能聽從母親的意願回國結婚了。當陳衡哲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心情十分復雜,胡適對於她而言,既是朋友又是知己,當胡適選擇結婚的時候,兩人的關系只能永遠停留在朋友上。

跟當時的眾多悲慘的女才相比,陳衡哲的命運是比較幸運的。從小就受到新式教育的她,有了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權力,雖然沒有能夠和胡適在壹起,卻成為了胡適壹生難忘的紅顏知己。之後也收獲了自己的愛情,嫁給了中國近代科學的奠基人任鴻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