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學術兼職有:陜西省文史館研究員、中國秦漢歷史學會理事兼副秘書長、中國古都學會理事、陜西省歷史學會理事、陜西省司馬遷研究會副會長兼副秘書長、秦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陜西省秦俑研究會副會長。
科研工作
出版了8本書,發表了60篇論文,還有很多膾炙人口的文章。有些研究填補了空白,有些研究得到了學術界的肯定。出版的書籍和論文有:
(1)作品:
《秦建築文化》(第壹作者),陜西教育出版社出版,1994。
《秦始皇陵兵馬俑》由陜西教育出版社出版,1994。
《秦政治思想概論》(第壹作者),陜西教育出版社,1995。
世界第八大奇跡――秦陵兵馬俑,Xi安出版社出版,1995。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副主編)文物出版社6月出版1999。
中國秦文化大辭典,西北大學出版社2000年6月5438+10月出版。
《秦俑秦文化研究》(副主編),陜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出版。
秦都研究,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月出版,1999。獲陜西省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地下軍陣》,浙江文藝出版社2002年3月出版。
2002年6月,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的《秦公帝陵》。
《秦漢文化史詞典》(副主編)於2002年6月由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
《司馬遷與史記》(第五集),陜西人民出版社編輯,2002年6月出版。
《秦都鹹陽與秦文化研究》,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2003年6月出版。
《夢回大秦帝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4月出版。
《司馬遷與史記集(下)》(主編),陜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
秦漢歷史地理,三秦出版社,2005年2月出版。
《司馬遷與史記集(第七集)》(主編),陜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
秦王掃六合,三秦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
《早期秦文化研究》(主編)2006年8月由三秦出版社出版。
(2)論文:
1,秦漢都城文化研究
關於秦與西漢都城的定位——與西北大學出版社7月出版的《秦文化隨筆》第六輯楊寬先生商榷1998。
秦歷史地理考察關中,文博,5號,1998。中國人民大學同年第6期《先秦秦漢史》全文轉載。
關於秦甘泉宮的位置,《陜西歷史博物館學報》第五版,西北大學出版社6月出版1998+00。
秦都小知識,光明日報第65438期+0999年8月6日,士林版博士論壇。
鹹陽地方行政,秦鬥,陜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3期,1999。
鹹陽的壹些問題,秦鬥,鹹陽師範學院學報,第5期,1999。
《論秦都研究》,浙江學術期刊,第6期,1999。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地理》(2000年第2期)全文轉載。
《論秦出宮》,陜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周與秦文化研究》。
《春秋戰國時期秦與各國首都比較研究》、《秦俑秦文化研究》於2000年6月5438+10月由陜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關於天水附近秦都城的考察,周秦漢唐文明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三秦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5438+0。
鹹陽、秦都與漢都長安的關系,秦文化系列之八,陜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
《永城秦都考》,秦漢史叢書(中國秦漢史研究會編),雲南大學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5438+0。
秦代李陽,寶雞師範學院學報,1992,1。
《涇陽秦都考》,中國歷史理論叢書,第1998號,第1號。
2002年7月,西北大學出版社出版了《秦都研究的現狀與展望——秦文化系列叢書之九》。
《周秦漢唐都城關中與自然環境的關系》,陜西歷史博物館第九期,三秦出版社2002年出版。
秦都城禮制建築研究,人文雜誌,2004年第1期。轉載中國人民大學報刊信息中心出版的《先秦秦漢史》2004年第3期全文。
《鹹陽城垛體系再研究》,《秦都》,《文博》2003年第6期。
秦代郡縣歷史定位研究,中國歷史理論叢刊,第1期,2005。
鹹陽自然環境的改造與利用,秦鬥,鹹陽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
出土文獻與秦文化研究,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2006。
2.秦漢園林文化研究
秦和文博花園5號,1990。
西漢上林苑宮殿及文博宮殿調查,第4號,1991。
“扶留宮”和“考古文物”第1992號。1.
秦建築文化概論青海師範大學學報第4期,1992。
《論秦漢園林的特點》,《秦漢史》第六輯,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
西漢《上林苑》與文博的幾個問題,第4期,1994。
3.論秦漢文字
、陸《春秋》和《秦史人物論》由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993。
1993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秦景公與秦公壹號墓及秦史人物論》。
關於司馬遷對秦始皇的評價,《司馬遷史記集》1,陜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94。
論司馬遷的商業思想漢中師範學院學報第4期,1994。
《秦文化系列之五和子述評》,西北大學出版社,1995。
西北大學出版社7月出版的《秦文化系列之六·湖裏病考》1998。
4.秦漢陵墓文化研究
文博秦公陵考,2號,1999。(《先秦秦漢史》全文,同年第4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資料復制中心轉載)。
秦公陵發展演變的特點及其歷史地位,《文博》第6期,2001。(《先秦秦漢史》全文,2002年第2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資料復制中心出版)。
秦宮四陵及其成因,秦文化系列叢書(第九輯),西北大學出版社2002年7月出版。
秦東陵考證,《鹹陽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5期。
5.秦漢建築文化研究
秦建築與秦社會史分析陜西師範大學學報第2期,1994。(轉載中國人民大學報刊信息中心(8號,1994)《中國古代史》全文。
秦瓦當簡介(臺灣省)歷史月刊,2001,1。
雄偉的秦長城(臺灣省)歷史月刊第2期,1995。
6.其他人
漢初經濟繁榮及其原因,函授教育,第6期,1995。
秦兵馬俑藝術特征分析,陜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秦兵馬俑藝術集》1995。秦隋猝死原因比較研究,陜西師範大學學報,1997,1。
秦墓銅車馬科技,科技館(臺灣省)第1998號,第1號。
《論西戎的位置及其與秦的關系》,《秦文化》系列7,西北大學出版社5月出版1999。
《爵位制度與秦社會》,秦漢文化比較研究,三秦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
2001秦漢史研究綜述,《中國歷史研究動態》,2002年第12期。(《先秦秦漢史》全文,2003年第2期,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和報刊信息中心出版)。
《秦代法家思想新論》,秦文化系列10,三秦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
《秦漢區域文化研究述評》,《中國歷史研究》第4期,1999。
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歷史地理視角,中國歷史地理理論叢書,第3期,1997。
《唐代以後Xi安失去全國政治中心的原因》,《陜西歷史博物館學報》(第10期),三秦出版社,2003年出版。
法家思想與秦亡關系新論,西北大學學報,2005年4期。
獲獎記錄
秦政治思想簡介1998獲陜西省第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2001《秦都研究》獲陜西省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秦建築文化1995獲市第二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壹等獎。
2003年,秦公陵發展演變的特點及其在歷史上的積極地位獲得Xi市第四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2005年秦公陵獲陜西省教育廳人文學科優秀成果壹等獎。
得到基金的支持
2004年獲國家社科基金“秦漢時期都城與自然環境演變關系研究”,資助8萬元。
2003年獲陜西省教育廳“秦漢帝王墓葬比較研究”項目,資助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