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劉三姐是哪裏人?

劉三姐是哪裏人?

宜州市

2006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宜州市申報的“劉三姐歌謠”,入選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民間文學項目類別,序號23。 經國家考證研究決定:宜州市作為劉三姐故鄉。

2004年7月6日,流河鄉更名為劉三姐鄉。 2005年6月13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同意調整宜州市部分鄉鎮的行政區劃:撤銷三合鄉,整建制並入劉三姐鄉,劉三姐鄉政府駐地不變;

撤銷拉利鄉,整建制並入北牙瑤族鄉,北牙瑤族鄉政府駐地不變;

撤銷拉浪鄉,整建制並入龍頭鄉,龍頭鄉政府駐地不變;

撤銷太平鄉,原太平鄉太平社區和思欖、山灣、三興、下維、圍村5個村劃歸慶遠鎮管轄,原太平鄉拉並村劃歸石別鎮管轄,原太平鄉建安村劃歸北山鎮管轄;

撤銷矮山鄉,原矮山鄉矮山社區和畔塘、宜畔、東屏、蘇村、六坡、洛巖、嶺坪、城障8個村劃歸慶遠鎮管轄,原矮山鄉六橋村劃歸同德鄉管轄;將劉三姐鄉馬安村和懷遠鎮葉茂、龍村2個村劃歸慶遠鎮管轄。2014年5月,宜州區撤銷洛東鄉、劉三姐鄉,設立洛東鎮、劉三姐鎮。

擴展資料:

關於劉三姐的最早記載大概要數南宋王象之《輿地紀勝》的《三妹山》:“劉三妹,春州人,坐於巖石之上,因名。”

這條文獻被清代《蕉軒隨錄》做了放大:“廣東陽春縣北八十裏思良都銅石巖東之半峰,相傳為李唐時劉三仙女祖父墳,今尚存,春夏不生草。

劉三仙女者,劉三妹也。《寰宇記》、《輿地紀勝》均載陽春有三妹山,以三妹坐巖上得名,今不知何在。”

更多的調查發現,在廣東陽江、茂名等地,還有“劉三媽傳說”,如乾隆以及道光年間《陽江縣誌》即記載說:“六月村落中,各建小棚,延巫女歌舞其上,名曰跳禾樓,用以祈年。俗傳跳禾樓即效劉三媽故事。聞此神為牧牛女得道者,各處多有其廟。”

另外,在廣東陽山、連縣、羅定,廣西富川等地,還有不少“劉三姑傳說”,也是傳說劉三姑曾在某壹巖石上唱歌,後來因某壹原因死於當地,當地人就在巖上給她立壹紀念物。

更奇妙的是,在廣東電白、高州壹帶,還有“劉三太傳說”,當地方言中,太是太婆的意思。傳說她不僅在這壹帶傳歌,還因歌聲曼妙,得了路人許多賞錢,但她除了自己衣食之用外,把多余的錢都送給路邊的窮人了,後來遇仙,坐化於電白赤嶺,至今山上還有劉三太廟。

據此,有些學者得出結論說,劉三姐大概是唐代的壹位職業歌手,以唱歌賣藝為業,遊走於兩粵之間,像壹些著名歌星,到處走穴。

百度百科-劉三姐

百度百科-宜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