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甘肅天水市北道區中灘鄉西30裏處王鐘峽,有女媧山及女媧墓,每年正月十六(生日)和七月十九(忌日)均舉行活動,近年演變成了由政府出面的女媧文化節;
2、山東泰安市城北七裏處,有石,傳為女媧煉石補天處;
3、陜西平利縣距城40裏處有女媧山(中皇山?)被說成是女媧出生處,稱為女媧之鄉。年年都舉行活動,近年連續舉行了三屆女媧文化節,對招商、旅遊推動很大,以引起安康市、陜西省的重視,在全國亦有影響。
4、山西洪洞縣,有宋太祖敕建的女媧廟,時間是宋開寶四年(971年);
5、河北涉縣有中皇山,傳為女媧誕生與煉石之處,已舉辦了三屆女媧文化節,成為國內較有影響的紀念女媧的節日。
6、山西洛城市魏家店,有明萬歷年間的石碑,記女媧事跡。
7、河南輝縣市八裏溝有女媧谷,當地亦每年舉行活動;
8、遼寧朝陽市轄淩源,建平兩縣交界處牛河梁村,有廟,像及石。開發較晚,尚未形成規模;
9、四川雅安市有女媧補天雕塑,立於繁華鬧市區。據稱市內有女媧沐浴處,稱為女媧瑤池;
10、重慶忠縣距縣城45公裏處有石寶寨,有女媧補天剩下的石塊,被稱為寶石,寨因此得名,近年偶有活動開展。
11、陜西潼關黃河南岸,有女媧墓,當地人認為現住東山之人,即為女媧所造人之後裔。因其面臨黃河有水,又有黃土,故為摶土造人之說增添了條件。該地從2003年起,每年都舉行女媧文化節(按:《華陽國誌》稱:“陜界黃河中有小洲島,雲為女媧墓”,是否與此地有關?待考);
12、山東濟寧市西40裏的承住山,相傳為女媧煉石補天處。其文化內涵尚等進壹步開發研究。
以上十二處,所稱其根據來源於各該地明清時期的縣誌和民間傳說。
13、湖北竹山縣城西80裏處,麻家渡鎮屬地內。拋棄民間傳說不真,古籍中有以下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