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世紀元帝國兩次入侵日本,蒙古人進攻日本是因為日本拒絕歸順蒙古帝國。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多次派使者到日本,要求日本臣服朝貢。高麗王也曾致信日本人,要求他們歸順蒙古人,但日本人每次都輕蔑地拒絕了忽必烈的請求。
至於13世紀元帝國兩次入侵日本的慘敗,當時從東亞到歐洲的許多史書都有記載,但最原始的記載來自三個方面:壹是元帝國的記載;1.朝鮮的記錄;日本的記錄。這三個記錄是偏頗的,矛盾的。好在不是孤立的證據,有考古發現作為旁證。經過相互比較,我們不難發現真相。
其中,朝鮮人的地位與外人接近,與戰爭關系不大,所以他們的記載更可信。蒙古人對日本的進攻是由於日本拒絕臣服於蒙古帝國。忽必烈多次派使者到日本要求日本臣服朝貢,高麗王也曾致函日本人要求他們臣服蒙古人,但日本人每次都輕蔑地拒絕了忽必烈的要求。面對這樣的進攻,天下稱王的蒙古可汗當然不能容忍,所以武裝進攻日本是必然的。要知道,第壹次進攻日本的時候,南宋還沒有滅亡,忽必烈只是控制了北方的中國。當時元帝國正在集結重兵準備南征,進攻日本的兵力不多,漢人也不是這次入侵的主力。
忽必烈決心控制日本,除了顯示大汗的權威,還有很多更現實的考慮。雖然蒙古大汗富甲天下,但由於蒙古貴族對奢侈品的強烈需求和蒙古人理財不善,蒙古帝國的財政經常捉襟見肘。在忽必烈汗之前,貴由和蒙哥這兩位大汗都是以揮霍聞名的。他們主要用貴金屬支付奢侈品,甚至用未來的戰利品抵押部分欠款。
忽必烈和阿裏不哥為了汗位激烈爭鬥了四年。這場蒙古人之間的內戰無利可圖,自然惡化了蒙古帝國的財政狀況。日本幾百年來壹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銀生產國和出口國,而這個富裕的島國在急需硬通貨的蒙古貴族眼裏無疑是壹塊肥肉。
公元1274年,進攻日本的遠征軍從朝鮮起航前往九州島。遠征軍由2.5萬人組成,包括蒙古人和朝鮮人,還有部分女真人和少量漢人。遠征軍總司令是蒙古人胡敦,兩位副統帥是朝鮮人洪茶秋和漢族人劉福恒。元軍航行至博多灣,先攻占並蹂躪對馬島和壹歧島,後在九州三地登陸並入侵內陸。三路侵略軍中,壹路是主力,兩路是協同,主力的登陸地點大概在長崎附近。
第壹次“蒙古出擊”
面對第壹次“蒙古進攻”,日本鐮倉幕府調集了部分正規軍進行抗擊,九州沿海宗族也緊急組織武士和民兵參戰。苦戰持續了二十多天,日軍戰術相對落後,初戰傷亡巨大,但仍成功阻擋了元軍的前進。
經過幾天的僵持,日本人逐漸適應了蒙古人的戰術,開始反擊。主要由武士組成的日本重騎兵特別勇敢。在弓箭手的支援下,冒著箭雨攻擊敵人,與敵人近距離作戰,使蒙古人的弓箭優勢失效。劉福恒在壹場激戰中陣亡。之後,元軍損失了超過
這場戰役在日本歷史上被稱為“文永之戰”。蒙古人在東亞第壹次遇到了裝備訓練和膽識不亞於自己的對手。高麗人主要負責近戰作戰,因為日軍的正面沖擊損失慘重。所以韓國民眾對日本軍人的戰鬥力,尤其是日本戰刀印象深刻。據說元軍普通士兵的刀和日本刀碰在壹起就斷了。
相對來說,使用弓箭的蒙古人損失較少。在他們看來,日本人的弓箭雖然厲害,但是射程短,無法和蒙古人的角弓相比。
下面簡單介紹壹下日本的戰刀:當時日本的冶煉和制刀技術是世界壹流的,日本戰刀的性能只有北印度和西亞生產的大馬士革鋼刀可以媲美。在古代,最好的鋼材按性能順序是大馬士革鋼、日本鋼和馬來鋼。
國內最好的鋼材其實是焊接的花紋鋼,性能不如馬來鋼。中國最好的劍壹般都是進口馬來鋼做的。大馬士革鋼是壹種高級合金鋼,冶煉工藝復雜,成本高,具體制造技術已經失傳。在古代,大馬士革鋼刀壹般只有貴族擁有。最頂級的大馬士革鋼刀是簡自豪鋼刀,產於印度,其次是謝爾彎刀,產於波斯。舍爾彎刀的做工和裝飾精致奢華,是蒙古貴族的最愛。
相比之下,日本的鋼鐵並沒有太多的特點。日本戰刀的優異性能主要來源於其獨特的後期淬火工藝。大馬士革鋼刀性能優異,但日本刀制造成本低廉,普通日本民兵也能擁有壹把好刀。
平心而論:如果妳勤勞,當時的蒙古兵是無敵的。必要時,他們可以靠吃生馬肉和喝馬血為生。蒙古人作戰時機動性最強,壹般只帶很少的物資。士兵的溫飽問題主要是通過在戰爭地區掠奪平民來解決的。但在這場戰爭中,蒙古人發揮不出自己的特長,也無法打入內地的居民區,所以沒有平民可供他們掠奪。因此,日本人的戰術可謂非常高明。當然也需要日軍的戰鬥力作為後盾。
第二次海上入侵
第壹次侵日戰爭後,忽必烈認為日本人領教了蒙古人的厲害,於是再次派使者到日本要求臣服,但日本人幹脆將蒙古使者斬首。忽必烈自然不會忍氣吞聲。統壹中國後,他著手準備第二次海上入侵。招募中國、蒙古、朝鮮各地的軍隊到沿海地區進行登陸作戰訓練,從全國各地源源不斷地征集遠征軍的糧食補給。與此同時,朝鮮和中國東南沿海的造船廠夜以繼日地制造軍艦和運兵船。
如此大規模的探險準備工作自然不能保密。日本人密切監視著元帝國的動向,為即將到來的第二次“蒙古進攻”做了充分的戰爭準備。此時日本政局穩定,對鐮倉幕府和日本諸侯的控制遠勝從前,日本人得以用更多的人力物力抗擊入侵。幕府在九州征用民夫,在博多灣敵軍最有可能登陸的地區沿海灘修築石墻,以阻礙蒙古騎兵。當敵軍進攻日期臨近時,北島宗盛和北島宗正的精銳善戰軍分別率部前往本州和九州沿海地區進行防禦,北島宗正的鎮西軍後來成為戰鬥主力。與此同時,九州宗親開始動員民兵,日本其他地方的武士也來參戰。
公元1281年,龐大的元帝國遠征軍同時從江浙和朝鮮出發。這次遠征的軍力十分壯觀,各種大小船只近5000艘,兵力約20萬人,其中蒙古人4.5萬人,朝鮮人5萬余人,漢人約10萬人,大部分是新附部隊。遠征軍中的蒙古人自然是戰鬥的中堅力量。北方艦隊在5月底抵達博多灣,正如日本人所料。在等待南方艦隊的同時,蒙古軍輕而易舉地攻占了博多灣的幾個島嶼。島上所有的居民都被屠殺,島上所有的建築都被摧毀和燒毀。6月初,南方艦隊抵達,兩支龐大的艦隊在九州外海相遇。之後元軍開始登陸,登陸地點是九龍山,離上次大戰主力登陸的地方不遠。
這壹次,遠征軍遇到了更加頑強有效的抵抗。日軍以石墻為掩護,不斷擊退元軍的進攻,伺機組織反沖鋒。日本最成功的壹次反擊,擊潰了朝鮮軍隊的主力,朝鮮軍隊指揮官洪察秋被俘身亡,蒙古幾名高級指揮官相繼陣亡。激戰持續了壹個多月,遠征軍的損失已經超過了三分之壹,但依然無法突破石墻。到了7月底,元軍的糧草和箭矢已經基本告罄。這個時候蒙古人和日本人大概都以為這場戰爭的結局會和上次壹樣,隨著元軍的撤退而結束。
元軍損失慘重。
8月1日,太平洋上突然刮起了猛烈的颶風。風暴持續了四天,元軍南方艦隊的船只基本被摧毀,北方艦隊的船只也損失了大部分。北方艦隊剩余的船只載著指揮官和部分逃離戰場返回高麗的蒙古軍和高麗軍。南軍司令和壹些高級官員無奈,只好丟下自己的大部隊,乘南軍艦隊剩余的船只逃離。此時,九龍山沙灘上還剩下近十萬元大軍。這些人已經失去了補給和退路,無法突破日軍防線。現在他們只能等待死亡。三天後,日軍開始反攻,將殘存的元軍趕到壹個叫芭蕉島的狹窄地帶,然後縱兵進攻。
元軍大部分被殺,剩下的兩萬人被俘。按照蒙古人的標準,日本人的俘虜分為四等,前三等即蒙古人、色目人、女真人、朝鮮人、北方漢人全部處死,第四等唐人死後免於成為奴仆。今天的博多灣還有壹座小山,名為“元觀丘”,相傳是元軍將士的集體墓地。
在這次慘敗中,只有三名邦聯士兵逃脫。他們拼湊了壹條小船,幸運地漂回了中國。忽必烈最終通過這三個幸存者得知了戰敗的真相。副司令範被斬首,其他官員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懲罰。
日本史稱第二次蒙古入侵為“紅安之戰”。在這場戰爭中,日軍的質量和數量都遠遠優於文永之戰,蒙古人在戰術上也沒有優勢。按照日本人的說法,蒙古人的戰鬥力並沒有想象中那麽強,日本武士各方面都優於他們,尤其是裝備和戰術。
日本裝備的優勢不僅在於戰刀,還在於武士的盔甲。據說蒙古弓箭只要距離遠壹點就穿不透武士的盔甲。日本武士完全沒有工作,從小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他們的戰鬥技巧比蒙古人強也不足為奇。蒙古人記載說日本人擅長單打獨鬥,日本人的說法可以證實這壹點。
日本人對元軍漢人的評價最低。在他們看來,漢軍是標準的魚腩部隊,因為怕死,士氣低落。但是漢人不能打仗,做奴隸是應該的,所以日本人最後赦免了壹部分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