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嘲 ? 宋代:陸遊
少讀詩書陋漢唐,莫年身世寄農桑。
騎驢兩腳欲到地,愛酒壹樽常在旁。
老去形容雖變改,醉來意氣尚軒昂。
太行王屋何由動,堪笑愚公不自量。
譯文
少年時候讀詩書,連漢唐的武功也不放在眼裏,到老卻寄身農桑。
騎在驢身上兩腳快要到地,喜愛喝酒,酒杯常在身旁。
老去以後容貌雖然變改,醉了以後意氣仍然軒昂。
太行王屋兩座山究竟是怎麽被移動的?可笑我自己就像愚公壹樣不自量。
陸遊(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
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陸遊具有多方面文學才能,尤以詩的成就為最,自言“六十年間萬首詩”,存世有九千三百余首,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46歲入蜀以前,偏於文字形式;入蜀到64歲罷官東歸,是其詩歌創作的成熟期,也是詩風大變的時期。
由早年專以“藻繪”為工變為追求宏肆奔放的風格,充滿戰鬥氣息及愛國激情;晚年蟄居故鄉山陰後,詩風趨向質樸而沈實,表現出壹種清曠淡遠的田園風味,並不時流露著蒼涼的人生感慨。
參考資料來自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