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河南靈寶荊山;
3.河北涿鹿
4.甘肅正寧
壹.陜西中部縣;
黃帝姓公孫,名軒轅,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相傳五千多年前,他聯合炎帝,戰勝蚩尤,統壹中原部落後,融合黃河中下遊直至長江流域的眾多部落,建立了中華民族的前身華夏族。黃帝率領先民始制衣冠,造舟車,養蠶桑,創文字,建醫學,定算數,發明指南車……,由此結束蠻荒渾濁,開創了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
黃帝陵坐落在陜西省延安南部的黃陵縣,是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陵墓的所在地。這裏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是著名的遊覽勝地。
傳說黃帝生於山東壽丘,逝世於河南荊山,葬在陜西橋山。橋山位於黃陵縣城北1公裏。陵冢在橋山之巔橋山有沮水環繞,群山環抱,古柏參天,有大路可通山頂直至陵前。山頂立壹石碑,名為下馬石,上“文武百官到此下馬”字樣。古代凡祭陵者,均須在此下馬,步行至陵前,陵前有壹祭亭,亭中立壹高大石碑,上有郭沫若題“黃帝陵”在三個大字。祭亭後面又有壹塊石碑,上書“橋山龍雙”四字。
黃帝陵冢在山頂平臺的中央,陵冢高3.6米,周長48米,有磚砌花護圍。四周古柏成林,幽靜深邃。歷代政府對保護黃陵古柏都很重視,宋、元、明、清都有保護黃陵的指示或通令。據黃陵縣誌記載,橋山柏林約4平方公裏,***63000余株。
西漢時就有祭拜黃帝陵的先例,但祭祀的地點壹直沒有統壹,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起,關於黃帝陵的祭祖有壹個劃時代的轉變,此以前對黃帝陵的所在地說法不壹,祭掃也不專在壹地,象位於靈寶市區西20公裏陽平鎮的荊山黃帝陵至今都很有名,洪武四年(1371),遣中書省管勾致祭,此時基本確定皇帝陵 在中部縣橋山。二十九年秦王遣專官致祭。此後,永樂、宣德、景泰、天順、正德、嘉靖、隆慶、萬歷、天啟年間,明王朝均派遣專官致祭者14次,陜西黃陵縣橋山黃帝陵得到了歷史的認可。
陵墓封土高3,6米,周長48米,環冢砌以青磚花墻,陵前有明嘉靖十五年碑刻“橋山龍馭”,意為黃帝“馭龍升天”之處。在前為壹祭亭,歇山頂,飛檐起翹,氣宇軒昂。
亭內立有郭沫若手書“黃帝陵”碑石。陵園區周圍設置紅墻圍護,東南側面為欞星門,兩側有仿制的漢代石闕。陵園區內地鋪著磚。顯得古樸典雅。黃帝廟前區氣勢恢宏,面積約10000平方米的入口廣場的地面。選用5000塊大型河卵石鋪砌,象征中華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
史料證據。《國語?晉語》載:“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這是我們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記載炎帝、黃帝誕生地的史料。《竹書紀年》載:炎帝“育於姜水,故以姜為姓。”《帝王世紀》載:“炎帝神農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之女,名女登,為少典正妃。遊於華山之陽,有神農首感女登於常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長於姜水,因以氏焉”。“華山之陽”的“華山”,在此泛指秦嶺,“陽”是指秦嶺的南面。《史記?補三皇本紀》亦載:“長於姜水,因以為姓”。姜水何在?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渭水註》中說:“岐水又東逕姜氏城南,為姜水。”酈氏明確指出,姜水為今寶雞渭水流域的壹條支流。明、清之際的《大明壹統誌》、《鳳翔府誌》、《寶雞縣誌》等誌書均記載“姜水”是指今寶雞市區渭河南的“清姜河”,“姜氏城”是指今“姜城堡”。著名考古學家徐旭生先生考證認為:“姜城堡附近卻有很好的彩陶藝術,在我國歷史的黎明時期就有人類居住。毫無疑問,姜城堡和清姜河的名字,以及很特別的神農廟……全像是淵源有自,並非後人的臆造……姜姓所居舊地,可能性也大。”著名考古學家鄒衡先生說得更為明確。他說:“所謂‘炎帝以姜水成’,我們可以理解為炎帝族最早活動的地方在姜水。古之姜水,據《水經?渭水註》所載是在姜氏城南,即今岐山縣周原壹帶,但不知道確定地點。不過,據《大明壹統誌》:鳳翔府寶雞縣南七裏有姜氏城,城南也有姜水,此姜氏城今名姜城堡,往南即益門堡,堡西有壹水名今仍名清姜河。
“姬水”和“姜水”究竟在哪?學術界目前還在考證。很有可能在陜西。
二.河南靈寶荊山
黃帝陵位於河南靈寶市區西20公裏陽平鎮的荊山上,是華夏民族的始祖軒轅黃帝部落這壹代繁衍生息歷史佐證。
據《史記.封祥書》記載,古時這裏荊山壹帶災情嚴重,軒轅黃帝來到荊山查看。為百姓治病,黃帝采首山之洞,汲湖中之水,鑄鼎於山下。後人到此祭祀拜祖,絡繹不絕。現已修復了象征天神、地神和祖宗的三尊大銅鼎。“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髯垂胡。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余人,龍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龍髯拔墜,墜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胡髯號,故後因名其地曰鼎湖‘其弓曰烏號’ 。”人們把黃帝的靴子埋在鑄鼎塬上,形成了黃帝陵。後來,人們便在此地建立黃帝衣冠冢,並建廟祭祀。
陵的西端有壹高6米,周長42.5主的土堆,傳說就是黃帝陵冢。陵西南有壹龍須溝,傳說是龍須墜落之地,此間生長壹種龍須草,說是龍須所變,周圍皆無。
黃帝陵的建築,歷史上多次毀於兵火,但屢毀屢建。現在已修復的主要遺跡有獻殿、始祖殿、長廊、墓冢、山門、祀功柱、闕樓、驅龍閣等景點,並鑄造了象征天神、地神、祖宗的天、地、人大樽大型鈾鼎。
在河南靈寶鑄鼎原,存在壹系列與黃帝有關的地名:鑄鼎原、鼎湖、荊山、蚩尤山、誇父山、桑園……”不僅老人們會指著這些地點,將黃帝壹生的故事世代相傳,古文獻中也有很多記載,如《水經》河水註有:
“河水右會盤澗水,水出湖縣誇父山……湖水又北逕湖縣東,而北流入於河。《魏土地記》曰:宏農湖縣,有軒轅黃帝登仙處。黃帝采首山之銅,鑄鼎於荊山之下,有龍垂胡於鼎。黃帝登龍,從登者七十人,遂升於天,故名其地為鼎湖。荊山在馮翔,首山在蒲阪,與湖縣相連。《晉書地道記》、《太康記》並言胡縣也。漢武帝改作湖。俗雲:黃帝自此乘龍上天也。《地理誌》曰:京兆湖縣,有周天子祠二所,故曰胡。不言黃帝 升龍也。”熊會貞案:“今此水(盤澗水)曰盤豆河,出閿鄉縣西南秦山,即誇父山也”,楊守敬按:“酈氏因《魏土地記》黃帝登仙之說,詳述黃帝事。言荊山、首山本近湖縣,而以黃帝乘龍為俗說,並證以《漢誌》不言升龍,蓋隱謂鼎湖在此”,“考《西京賦》薛《註》已雲鼎湖在華陰東,華陰之東即湖縣也,則湖縣鼎湖之說古矣”。
我國很多地方都有黃帝的傳說與相關地名,古老的地名往往隨著人的遷徙被帶到四面八方,濃縮了祖先業績的地名融入新居地的山山水水,化作永世不朽的紀念碑。然而在靈寶不僅鼎湖之說來源很早,地下還埋藏著同壹歷史時期豐富的文化遺存,地上地下互相呼應,卻是少見的。
《史記》中關於黃帝與鼎的故事有兩種說法,其壹為黃帝“獲寶鼎,迎日推莢”,見《五帝本紀》,其二為有司曰:“昔聞太帝興神鼎壹,壹者壹統,天地萬物所系終也。黃帝作寶鼎三,象天地人也。禹受九牧之金,鑄九鼎,皆烹於上帝鬼神。遭聖則興,遷於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淪伏而不見。”還載齊人公孫卿曰:“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須下迎黃帝”,見於《孝武本紀》、《封禪書》。
古代文人墨客紛紛前來瞻仰,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等著名詩人都曾到此拜謁,題詩作賦,發出過“樊蘿來絕頂,瞻拜意何勝”的慨嘆!年年農歷二月初九前後人們絡澤不絕前往祭祀瞻拜。
著名詩人賀敬之在鑄原即興吟誦:“中華五千年,史證靈寶見。荊山登高望,古今兩驚嘆。
三.河北琢鹿
1.黃帝廟遺址。
黃帝廟遺址,在橋山主峰正南、小礬山村東北約3裏的黃土坡地上,面積約100余畝。黃帝廟大殿基址近於方形,東西長17米,南北寬14.5米,高8米。廟基表面有大量磚瓦堆積,堆積層中有西漢繩紋磚及板瓦、桶瓦,北魏磚瓦,遼、金磚瓦,多種紋飾瓦當,龍形磚雕。從廟基正南所暴露剖面所見:廟基頂平面0.5米以下,為遼、金磚瓦層,厚30公分,遼金磚瓦層下為75公分厚的夯土層,夯土層下又為漢、魏磚瓦層,漢魏磚瓦層下又為夯土層,再往下的6米多因積土覆蓋,還有幾層不得而知。由此,可證此廟曾經過多次重修。1998年春耕時節,小礬山村民魏興江在距廟基12米之西掘出精美黑色石斧壹件,出土時,石斧置於四塊板石中間,上面蓋有石板壹塊。若此為黃帝廟西北角之奠基物,則此廟址東西寬為40多米,其始建年代當在龍山文化時期以前。①、② 《明史?禮誌》。③ 《明史?太祖紀》。④ 《中部縣誌》。
大殿基址正南不遠處,有壹高臺建築物基址,基址東西各約50米分布著兩大片對稱的文物散布地面,地面所見物有表面磨光、胎壁3毫米左右的黑衣暗紋陶片、灰陶片,紅陶極少見到,其陶片都為輪制,其胎壁都很薄,燒制溫度較高。可辨器物有鼎足、鬲足、豆足,其飾紋有弦紋、繩紋、附加堆紋等。鄭光先生兩次實地觀察,認為其灰陶年代早的為西周,至於黑衣暗紋陶,因他對北方文物接觸較少,在缺乏文物對比的情況下,不敢做時代確定。
在廟址北存有方石鑿成的半塊石臼,這半塊石臼很大,三個人合力才可移動;在黃帝廟址東南的溝壁上,塌露出壹眼古井,井筒1米見方,鑲嵌柏木板,井深約40米左右。
2、不明建物巖石基址。
在橋山主峰向南延伸處約100米,有不明建物巖石基址壹個:長、寬各1.5米見方,高1.5米的巖石基座,系由山巖鑿成,下部與山梁巖石連為壹體,不知此是否為《山海經?大荒西經》所記之“軒轅之臺”?因在遠處仰首望此,酷似壹方石桌安放於山巔,故當地民眾呼作“石桌”,言為黃帝與仙人對弈之處。唐人李白《北風行》詩:“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元人鮮於樞《橋山》詩中“仙弈未終人世換”句,都是指此而言。
3、拱型石橋及石室。
橋山東峰南側,正與主峰不明建築物基址對正處,為天然生成的拱型石橋,站在此山下仰首上望,透過石橋孔洞,可視藍天、白雲,鮮於樞《橋山》詩中壹開頭壹句的“旁通日月上星辰”,即描繪此景。石橋東北側山崖上有人工開鑿石室壹個,人可攀巖而入其中。石室坐可容十余人,睡可容三、五人,洞口很小,用壹捆柴即可堵死。
4、“墓冢”樣山體。
在橋山主峰以南的東、西山谷中,各有天然形成的“墓冢”樣獨立山丘為四周群峰環繞。東面山谷中的壹個,於深谷中兀突聳起,巖石壁立,上生山花、山樹、綠草,十分壯麗。峰頂略呈凹形,在其凹陷之處踏之,山體發出沈悶的“空空”聲,此山北面巖石中下部,巖石斷開壹個門洞之形,覆以土及山石,柴草生長茂密;由於此山谷中的小山之北,又有壹道從東峰延伸下來的山梁交叉到主峰東側,山谷中南流山水先被導之西流,爾後折轉回到此山後面緊貼似為人工開鑿而又覆土處之下流過,故後面山體被人工鑿斷,出現壹處明顯的改水豁口。豁口呈“▽”形,上寬約十米,深約十余米。
古代帝王常有鑿山為墓之例,我們疑此墓冢樣有多種異兆體現之山,或即黃帝長眠之處。
5、鑿於山頂上的石臼。
橋山主峰東北山頂,發現有鑿於山頂巖石上的石臼壹個,這種與整個山體連為壹體的石臼當然沒有任何人能移動它。這證明鑿石臼的古人,有世世代代永住此山的觀念。
6、積石冢群。
在鑿有石臼山頂的北坡。有布滿山坡的積石冢群,總數約三十多個,直徑約1.5米左右,高約0.5米。積石冢群北的山下,即是《魏土地記》所說的橋山下溫泉及溫泉上雕檐華宇祭堂,以及《魏書?帝紀》中所說的“溫泉宮”遺址所在處。
7、橋山北麓古道遺跡。
橋山北麓現在只有壹條小礬山通向溫泉屯村的羊腸小道,沒有人知道在山柴草叢之中隱藏著壹條官道遺跡,這是筆者在十五年前的壹次調查中發現的。此道路斷續保存的完整處,都是1.5米寬,過山坡修平而砌石鋪出路面,坡度較緩;遇山崖則鑿石通路,道路保存相對更好。在壹處無人居住、沒有耕地的荒山中,古代曾有這樣寬闊的道路修築實屬罕見。疑此正是從古代的“溫泉宮”上橋山的道路。
9.皇帝廟
按照涿鹿橋山黃帝廟址以石斧奠基,漢魏、遼金多次重修及龍山、西周、戰國文物的發現,以及參照“溫泉宮”遺址發現文物情況而定,涿鹿橋山黃帝廟之建,當在仰韶文化末、龍山文化早期之間,商、周、漢、北魏、遼、金多次葺修,這與今所見到的古籍地名記載、祭祀記載,都是壹致的,它比中部縣“橋山黃帝陵”要早將近四千年的歷史。
河南靈寶
待考證
甘肅正寧“橋山”:
無遺址,無文物可考。
陜西中部“橋山”:
在中部縣城北1裏,山下為軒轅黃帝廟,為明代建築;有“軒轅黃帝手植柏”,“漢武帝掛甲柏”;廟中過亭內有明、清兩代祭黃帝碑刻七十多塊;山上,有軒轅黃帝“墓冢”,高3?6米,直徑16米。“墓冢”前有壹碑亭,碑亭內石碑碑文為“橋陵龍馭”四字;再往前面,有清乾隆四十壹年(1776年)陜西巡撫畢沅所立“古軒轅黃帝橋陵”石碑壹塊;陵的南側有壹石碑,上刻“漢武仙臺”四字,傳為漢武帝祈仙之處。
此外,見不到明代以前的任何古跡與文物。此山,在明代以前叫作“譙石山”①。
其壹,河北涿鹿橋山是與溫泉宮、軒轅之丘、蚩尤城、阪泉、歷山堯、舜廟、舜都潘城等壹大批古遺址、遺跡緊密聯系在壹起的遺址,絕非壹個與黃帝史事不相關聯的孤立歷史遺址和歷史記載。黃帝壽命很長,他晚年之時已是壹個太平盛世,沒有戰亂與意外政治變故,他也不是如舜、禹赴外地巡視而死,而是受涿鹿大地震自然災害而亡。黃帝南巡,其正妃嫘祖死於衡山,黃帝尚且命嫫母監護於道,運回都城安葬,黃帝死後,又正值地震大災之後急需救災安民之際,有什麽理由不安葬於都城西北的古有熊國穹山陵地,而要勞民傷財地運往千裏之外的陜北或者甘肅去安葬呢?
其二,中國歷史上在戰國以前沒有橋梁之建,所以,在戰國以前的歷史上沒有“橋”字。因此,在漢代以前、至少是戰國時代以前,沒有“橋山”這樣壹個實際的歷史地名,黃帝的葬地是“穹山”,《山海經》記之為“窮山”,太史公“北過涿鹿”依實際所見窮山山峰橋樣天然孔洞,按“窮山”之音,依所見之實,用當時已有之“喬”字而記作“喬山”。這已從商代祭祀“先穹”黃帝廟之刻辭、《山海經》所記窮山黃帝葬地地理位置、歷代正史關於涿鹿縣“喬山”、“橋山”的史籍記載,以及北魏帝王明確無誤地祭祀軒轅黃帝於涿鹿橋山的大量史實中得到了充分的證實;
其三,河北涿鹿橋山有歷史文字記載可查的、對軒轅黃帝祭祀為三千四百多年以前至元代末年;河南靈寶、甘肅正寧兩處所謂“橋山黃帝陵”都沒有壹次的祭祀歷史記錄;而陜西中部縣橋山從明洪武四年至今,其祭祀年代只有六百三十年的歷史。孰真孰偽,豈不明白?
其四,河北涿鹿橋山黃帝廟古代建築基址尚存,已發現龍山時期石斧之類石器、陶片。依其文物所見其建廟年代當為仰韶文化末期、龍山文化初期,其後商、周、戰國、漢、北魏、遼、元都進行過修葺,與見於文字祭祀記載相合,如此,在中華大地上不同地理位置所記載的黃帝陵之中,孰真孰偽,已是明明白白的。
四.甘肅正寧
華夏民族的始祖之壹——軒轅黃帝,死後到底葬在了哪裏?黃帝陵是在陜西黃陵縣嗎? 陜西黃帝陵令眾多海內外華夏兒女心神向往,紛紛前去謁拜,尋根問祖。這似乎證明黃帝陵就應該在陜西黃陵。
然而,隴東學院張耀民先生經過15年潛心研究,證據鑿鑿,不僅《史記》對黃帝陵位於何處有明確記載,而且正寧縣五頃塬鄉的“黃帝冢”今天依然存在。於是,他著書論證:真正的黃帝陵不在陜西黃陵縣,而是在甘肅正寧縣五頃塬鄉。
何謂軒轅?郭沫若先生在研究了《獻侯鼎》等銘文後說:“天黿二字,銘文多見,舊譯為子孫,余謂當是天黿,即軒轅也。”因此,他認為,“天黿就是軒轅”。天黿是軒轅的氏族名稱、氏族的徽號、氏族的圖騰。黿,是水族動物,黃帝以天黿作圖騰,說明他的圖騰就是水族動物。
張耀民先生認為,“環江翼龍”的發現,為天黿圖騰提供了有力的證據。1978年5月上旬,在今甘肅慶陽地區的慶陽縣三十裏鋪,群眾在采石時,在炸開的石板層中發現了翼龍的化石。此翼龍系水族動物,頸長、尾短,沒有背椎,頭骨低長、牙齒多而較纖細。身無羽毛,體面光滑,但卻有兩個大“翅膀”,兩翼展開長達兩米,但不能作遠距離飛行,只能在水邊、疏林中滑翔,以啄撈小魚為生。
張耀民將“環江翼龍”化石與《獻侯鼎》等天黿銘對照,相互參證,發現兩者不僅形似,且印證揭示了惟獨軒轅黃帝死後乘龍升天的奧妙——天黿不僅是龍,而且能飛翔。天黿就是翼龍,也就是軒轅。翼龍化石的發現,為軒轅氏族部落的存在,提供了實物圖騰的證據
史記》記載了黃帝葬處
《史記》雲:“黃帝崩,葬橋山”。《史記集解》引皇覽曰:“黃帝冢在上郡橋山”。《史記索隱》引《漢書.地理誌》雲:“橋山在上郡陽周縣,山有黃帝冢也”。《史記正義》引《括地誌》雲:“黃帝陵在寧州羅川縣東八十裏子午山”。
張耀民在查閱歷史史料中發現,這些記載其所指均為壹地,即後世所謂的寧州橋山,也即今慶陽地區正寧縣五頃塬鄉。
那麽,黃帝陵的所在地為什麽會出現種種說法?又緣何移位至陜西黃陵縣呢?張耀民認為,原因之壹是壹些史學家對地理變遷不清。查《二十五史》,在宋代之前,對黃帝冢所在地的記載,均是“寧州羅川縣東八十裏子午山”,從《金史》開始,將橋山由原陽周縣(即今慶陽地區正寧縣)移入中部縣(今陜西黃陵縣)。明洪武三年,明太祖將中部縣的“橋陵”壹地,誤認為是軒轅黃帝“橋陵”之後,《明史》則將橋山、黃帝冢壹並記入中部縣城北。
如此看來,宋代以前的記載說黃帝冢在寧州橋山,均無異議。只是在明清時期,特別是明代,將橋山、陽周縣、黃帝冢“搬來移去”,弄得真假難分,是非難辯,不能不說是個歷史性的鬧劇。隴東學院政法系講師陳亞峰從小在五頃塬長大,對於黃帝冢非常認識。他告訴記者,黃帝冢的土層不是自然的土層,土層是夯築而成的,並且層數清楚。他還說,這搭的許多地名有“龍頭目”、“龍嘴子”的叫法,它們的名稱都跟軒轅黃帝有關,本地人把黃帝冢叫“疙瘩墳”、“神仙墳”等等。現存於正寧縣文化宮的“大宋寧州承天不雅之碑”的碑文中也提到了“軒丘”,即黃帝冢。總歸壹句話,“黃帝陵在寧州羅川縣東八十裏子午山”的記載,終由其原冢遺址給我們作出了無可頂抗的論斷。
《二十四史》記載了黃帝葬處
《二十四史》雲:“黃帝崩,葬橋山”。《二十四史集解》引皇覽曰:“黃帝冢在上郡橋山”。《二十四史索隱》引《漢書.地地誌》雲: “橋山在上郡陽周縣,山有黃帝冢也”。《二十四史正義》引《括地誌》雲:“黃帝陵在寧州羅川縣東八十裏子午山”。張耀平易近在查閱歷史史猜中發明,這些個記載其所指均為壹地,即後世所說的的寧州橋山,也即今慶陽地域正寧縣五頃塬鄉。為什麽說軒轅黃帝冢在今慶陽地區正寧縣五頃塬?從地理實際看,隋羅川縣(今正寧縣羅川鎮)在橋山上的秦直道西側,而橋山(即軒丘)上的秦直道在羅川縣東九十裏,按《括地誌》雲:“黃帝陵在寧州羅川縣東八十裏子午山”來看,羅川縣在橋山之秦直道之西九十裏,而黃帝冢則在秦直道西十裏。此西十裏,正是今正寧縣五頃塬地。
那末,黃帝陵的地點地為啥子會呈現種種講法?又緣何移位至陜西黃陵縣呢?張耀平易近以為,緣故原由之壹是壹些歷史學家對於地輿變遷不清。查《二十五史》,在宋代以前,對於黃帝冢地點地的記載,均是“寧州羅川縣東八十裏子午山”,從《金史》起頭,將橋山由原陽周縣(即今慶陽地域正寧縣)移入中部縣(今陜西黃陵縣)。明洪武三年,明太祖將中部縣的“橋陵”壹地,誤以為是軒轅黃帝“橋陵”然後,《明史》則將橋山、黃帝冢壹概記入中部縣城北。
雲雲看來,宋代以前的記載說黃帝冢在寧州橋山,均無貳言。只是在明清期間,出格是明朝,將橋山、陽周縣、黃帝冢“搬來移去”,弄患上真假難分,是駁詰辯,不克不及不說是個歷史性的鬧劇。
“黃帝冢”遺跡在正寧縣
原《正寧縣誌》雲:黃帝陵在縣東南湫頭鎮東北西頭村之橋山,當谷壹峰聳起,草木蔥蔚,上有荒冢,旁立壹碑,鐫字曰:“黃帝葬衣冠處”。此黃帝冢,恰是漢武帝所祭的黃帝冢。
黃帝冢今天傲然高高聳立在正寧縣五頃塬鄉的黃土塬上,雖經幾千年的水土流掉,但仍很壯不雅。除冢東面塌入谷地外,原冢基本保存完好。冢高10-60米,西半部現修程度層式梯田18階,每階高1-3米,階面寬1-2米不等於,上邊栽植可成果的核桃子樹近千棵。冢頂部原來呈長方“覆鬥”形,此刻為卵形,南北長約70米,工具寬約30米,平面或物體表面的大1500-1800平方米。
黃帝祠、廟在河北、河南、山西等地都曾有過,有的至今尚存,都是根據“黃帝崩,葬橋山,但均未見有力的證據,惟有黃帝冢“在寧州羅川縣東八十裏子午山” ,有根有據。
本著非常崇敬中原各族的***同祖先軒轅黃帝,和中華民族尊祖的感情,張耀民認為,無論在何時何地建祀軒轅黃帝祠、廟都是崇高的,無可非議的,“祭如在”嘛!但軒轅黃帝冢究竟在何處?弄清楚,還歷史本來面目,也不是沒有必要的。
1993年11月,張耀民先生去了陜西黃陵縣,拜謁了“黃帝陵”及“軒轅廟” ,考證了其許多宣傳資料和現存的文物,與有關人士進行了磋商,並提出了許多質疑之處。如提出“黃帝手植柏”有無證據?對方答道:“妳看嘛,這麽大的柏樹,五千年了,不是黃帝手植再是誰來?”此等笑話昭然若揭。“陜西的黃帝陵沒有任何歷史證據,只不過是由當地壹座軒轅廟得來的。”張耀民在記者采訪時這樣說。 我們如何對待黃帝陵的陵址呢?張耀民認為,我們應該尊重歷史,不可與中華民族的歷史開玩笑,不可數典忘祖,去隨意篡改史實;對歷史的記載,要毫不含糊的承認,不能有半點虛謊之詞。黃帝陵的所在地,除“寧州羅川縣東八十裏子午山”的記載外,《史記》之前,再無壹處有實際葬地的記載,我們只有老老實實地承認,才可能真正地避免中外人士對黃帝陵的生疑,以還黃帝陵本來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