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部分人所知道的焚書坑儒,是指公元前213-212年間,秦始皇下令大規模焚毀外來文獻,埋葬術士。
“焚書”的起因是當時淳於越和李斯圍繞郡縣制產生了矛盾,秦始皇聽從李斯的建議,下令將除季芹以外的其他國家文件全部焚毀。其中,壹些儒家經典也被燒毀,因為許多儒家學者引用儒家思想作為反對理由。可見,秦始皇下令焚書並不是專門針對儒家的,而是為了進行改革的需要,而壹些農學、藥學的古籍並不在此範圍內。
那麽,“坑儒”的原因是什麽?公元前212年,也就是焚書後的第二年,有兩個人自稱是術士,會煉仙丹,騙走了秦始皇的大量金銀財寶,逃之夭夭。秦始皇大怒,下令把他們和與他們有關的460多人都殺了。其實這400人和儒生沒有直接關系,只是當時儒家思想盛行,有壹個龐大的儒生群體。人們傳播虛假信息,把這種行為稱為“欺儒”。
可見,“焚書”和“焚書坑儒”是兩件沒有直接關系的事情。它們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歷史學家落筆之前,今天已經被曲解為“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