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道教中臘月初壹到初八要背什麽經典?

道教中臘月初壹到初八要背什麽經典?

★大家會背道經嗎?

不是這樣的。而道經卻是佛的金口傳誦,皇帝用筆記錄,至高無上,彌足珍貴,不容絲毫褻瀆。所以很多經書裏都寫得很清楚:“養而敬之,非人勿視之。”意思是不能把經書給沒有道學道理的人看,或者講給他聽。避開他這種不信大道,卻搬弄是非,給自己惹麻煩的人。

古代有壹個盛大的授經儀式,受經者要向天地和授經的師傅宣誓,才能受經。現在的經書教學已經不像以前那麽宏大了,而是壹些重要的經書,比如玉帝經典,杜仁經典,玉樞經典,北鬥星經典等等。,還是需要知名大師來教,俗稱“經典”。誦經儀式結束後,大師會教弟子誦經的方法,經文的秘密信息,在哪裏念,在哪裏不念,有些字發出什麽樣的聲音,在哪裏念,寫什麽符號,如何使用符號,如何節省精神,敲多少次牙等等。按照這套佛經來說,修行背誦壹卷佛經,比弟子背誦幾百卷佛經要有效無數倍!還能延年益壽消災,治病消災,濟世救人,降妖除魔。不過這些都是師徒口述的,外人不會懂,也不會用。

★普通信徒和初學者可以背誦哪些經文?

初學者可以選擇不需要老師教,可以自己練的經典:

修身求精:太上老君說自己壹向清靜恬淡,太上老君從內觀經,天音子,坐忘論。

生活用品類:太尚感應,銀筆文,太尉賢君功德經外日用。

理解與領悟:《道德經》、《莊子》、《觀音子》、《列子》、《尹福經》。

三官經、南鬥經、北鬥經。

過度推薦死魂靈:洞玄靈寶救苦妙經,元尊救血湖真經,元尊說天道得道真經。

釋冤釋結:太上道君釋冤拔罪妙經,太上三生釋冤妙經,東嶽玄凡咒妙經。

辟邪:真武苗晶,北鬥精。

考證推廣類:梓潼帝原願經,梓潼帝圓滿經,南鬥經。

發財利市:三官經,北鬥經,南北鬥經。

★怎麽念誦經?

選擇單壹的經文修行,多了就會迷茫,心亂。早晚焚香靜坐,展經理氣,如金榮,每日功課不缺,謂之課誦。《太上玄門日早晚功課朗誦序》說:“做功課者,能有所貢獻。自律,修身。經典是經典,是前聖賢之心;咒是咒,是古代神仙的妙法。誠心念誦者開悟,誠心修行者受法律考驗。明朝以後,道是內縮,法是外考。經明法檢驗,既完美,又內外兼修。”初學誦經,只要念到會誦為止,通過誦經達到壹種身心平和的狀態,然後在日常生活中逐漸領悟其中的含義,就容易理解了。否則壹邊念經壹邊想經文的意思,本來就是不用心的。更何況,我們怎麽能以我們普通人的傲慢來衡量佛祖的神聖意誌呢?只有先消除自己所有的妄想,達到壹種寧靜的狀態,才能理解經文的真諦。念誦時,身體要坐直,摒除雜念,誠心念,自然會被理解。不要貪圖把經文背很多遍,而是根據自己的時間和環境,畢恭畢敬地讀經文,總比隨便背幾千遍好。

★念經有哪些禁忌?

誦經的環境要安靜,不能亂七八糟或者閑人走動。念佛前要安靜,洗澡燒香,衣著要整潔。如果條件不允許,至少要洗手漱口。念咒時註意語速,不要太快,快了會傷口氣;不要太慢。慢的話會覺得昏昏沈沈,容易打瞌睡。語速適中,心平氣和地念經。劇本是用來讀的,不是用來寫的。不得已,拿鉛筆當筆記,背完就擦。念經時,若突然有雜念,應合上經書,靜坐片刻,雜念消除後再誦。念經前不要吃肉、蔥、蒜,誤食要漱口。不能在廁所等汙穢的地方開經、念經。唱誦應該面向東方或北方。如果條件不允許,正面幹凈整潔,經書擺放正確即可。不要躺在妳身邊念經;經文不要帶進廁所等不幹凈的地方。性交後不要誦經,五壹節也不要誦經。如果念經過程中有人或事打斷了妳,妳要畢恭畢敬地合上經文,念完之後再從頭念壹遍。如果經文被損壞,它應該被完全修復。如果無法修復,可以畢恭畢敬地焚燒,埋在幹凈的地方或者撒在流水裏,以免被人畜踐踏。另外,背壹些特殊的經文也有壹些特殊的禁忌,比如背禦經,下午不允許打開,背鬥經,需要教經的師傅口述,這裏就不介紹了。

★誦經時壹定要唱韻打樂器嗎?

不是的,自從道教全真派創始人創立叢林體系後,就規定天下所有的道教弟子都可以來學習,參觀道教。由於叢林中規矩森嚴,早晚功課不能落下,來自三山五山五湖四海的道士弟子誦經時音調無法統壹。因此,創始人制定了誦經之韻,同時借助木魚、鐘鼓、鐺叉、鈸、編鐘等打擊樂器,以及胡琴、古箏、蕭聲、笛子等絲竹樂器,達到聲韻和諧。此後,各地寺廟、叢林紛紛效仿,此舉逐漸形成了道教的地方韻文化,對中國古代音樂的發展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家修行的山新和道家弟子不需要像關公的道士那樣敲打樂器,以免擾民。念經時,他們可以用普通話或當地方言直接背誦或背誦。